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pdf
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 张 冰 张兴海 (长春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摘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 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而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 经验。这些历史经验,同样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对百年奋斗 历史经验的总结,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确保全党步调 一致向前进,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奋斗 历史经验 重大意义 DOI:10.16034/j.cnki.10-1318/c.2022.02.002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促进党和 人民事业的发展。1945 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有力促进了中国 革命事业的发展。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对推 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2021 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以下简称《决议》)中对党的百 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于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对于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党对百年奋斗历史经 验的总结,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一)更切实地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这条历史经验在党的全部历史经验中处于首要地位。 《决议》中关于党的领 导的论述和要求,有助于我们在新征程上更加切实地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决议》简要回顾了鸦片战争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历史, · 10 · 既肯定了这些斗争的积极意义,又指出了这些斗争的失败原因,即没有新思想的引领和没有新 力量的领导。 《决议》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一百多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 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 有的光明前景。 《决议》从 10 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扭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取得,其根本 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 [2] 伟大复兴” 。 《决议》在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时,第一个方面也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党的领导制 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能力显著增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从而“推 [3] 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 《决议》还对坚持党的领导提出了要求。如全党必须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 [4] 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等。 《决议》重申了习近 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建设总要求,并指出: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5] 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 ,等 等。这些要求是更切实地坚持党的领导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二)更有信心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总结党百年奋斗 的历史经验,有助于我们更有信心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决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 光明前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和不断进取,近代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中 国,已经实现了高度统一和民族团结;近代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并 进入繁荣富强的阶段;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在中 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这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两大奇迹。 “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 [6] 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 《决议》中的这些论述,指出了一百年来 中华民族的深刻变化其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就从历史的角度提升了开 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信心。 《决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决议》从党的 领导、从严治党、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政治建设、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这 13 个方面做了说明。这些方面 的成就和变革,不但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 奋斗目标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 [7] 力量” 。这些成就和变革,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坚实基础,极大地增 强了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 《决议》重申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指出全党必须永 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抓好后继有人这 [8] 个根本大计,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这些要求明 确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指导原则,进一步提升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 (三)更有成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党对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和“掌握历 · 11 · [9] 史主动的根本原因” ,必将更有成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 泉。人民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一切依靠人民,是因为中 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是最广 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毛泽东指出: “ 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 [10] [11] 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 。邓小平指出: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 [12] 出: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只要我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 [13] 依靠人民, “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 。 《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就是坚持理论创新、独立自主、 中国道路、胸怀天下、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统一战线。坚持理论创新,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独立自主,就是坚持把党和人民事业 的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不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坚持中国道路,就是从中国 国情出发,坚持走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在现阶段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 持胸怀天下,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拓创新,就是 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坚持敢于斗争,就是勇于应对各种挑战,提高 斗争本领。坚持统一战线,就是发挥全体人民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事业。所有这些方面,既是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也是党领导人民更有 成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要求。 二、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对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 [14] 维护” , “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 。 (一)更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 “四个意识”,是在 2016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 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提出的。在这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全党要增强“四个意识”。党的十九 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 有助于我们更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 。 自觉地坚持、拥护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决议》中所阐明的党百年奋斗的 10 条历史经 验,从党的领导的意义上来说,都是属于政治范畴。可以说, 《决议》中的全部内容,都有助于我 们更自觉地增强政治意识,即增强党的领导的意识。 自觉地正确处理党和国家工作中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局部服从全局,现实服从长远,是中 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决议》中所指出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 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 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等,都有助于我们更自觉地增强大局意识。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邓小平指出: “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 [15] 心,没有领导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决议》中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贡献和党的十八大 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肯定,特别是对“两个确立”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 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论述,进 · 12 · 一步增强了全党的核心意识。 自觉地、不偏离地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去做,按照党的理论的要求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规定 去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 [16] 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 。 《决议》中对“两个确立”的论述, 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论述,都包含着对“看齐意识”的要 求,进一步增强了全党的看齐意识。 (二)更充分地树立“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有一个逐步提出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此作了集中 论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充分地坚定“四 个自信”。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 《决议》指出: “中 [18]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 《决议》 还阐明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我们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所有这些,都更充分地坚定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 的正确理论” 。这个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已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所证明,并且将 [20] 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 [21] 神的时代精神,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归根结底是看这种社会制度能不能保障这个国家的 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我国发展进步的保障作用,已经为改革开放以来的 历史所证明。2019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 持和完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决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2] 党和国家事业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这就更充分地坚定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 [23] 神力量” 。 《决议》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的成就及其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 [24] 信明显增强, “ 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 这些论断,更充分地坚定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三)更坚决地做到“两个维护” 2019 年 1 月,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两个维护”。 “两个维 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 [25] 一领导。 ” 一个政党,核心领导人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 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才干、强烈使命担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并集中 全党的智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 · 13 · 主义新时代。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全党的郑重选择,是历史 和人民的郑重选择。 中国共产党有一个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才能组织起全党全国 人民的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目标团结一致地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了对党和国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推进“五 位一体”, “ 四个全面”协调推进,构建了新发展格局,促进了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事业所取 得的历史性成就,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结果。 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的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指导地位的确立,这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的反映, “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 [26] 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 [27]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是“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这 些论断以及相关论述,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做到“两个维护”的坚定性。 三、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 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党的斗争本领和领导 [28] 能力、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 。党 对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一)更深入地进行党的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之所以始终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其根 本原因在于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不断地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是 [29] 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 。这是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不断成 功的根本所在。 1942 年前后开展的全党整风,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自我革命,收到了巨大成效。在 整风的基础上,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于 1945 年 4 月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 的通过,使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致。随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 [30] 表大会, “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 ,为夺取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最 后胜利和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全面拨乱反正,也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自我 革命。在全党拨乱反正基础上,1981 年 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 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 事件和重要人物做出了评价,特别是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 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统一了全党思想,对推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更好推进改革开放 [31]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也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自我革命。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从党的作风问题抓起,坚持思想建党和制 度治党同向发力,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教育、主题教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指出全面 [32] 从严治党使“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 。 《决议》把坚 持自我革命作为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就一定能够“确保党 · 14 · [33]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 (二)更主动地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可以说是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历史。不断开创新局面,就是不 断开创革命、建设、改革的新局面,其中包括对外工作的新局面。党在新时代“一定要有新气象 [34] 新作为”,这个新气象新作为就是“开创新局面”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当然要充分发挥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优势。 不断开创新局面,就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思想指 导和行动指南。要把学习这一思想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理论成果结合起来,同学习党在现阶段的方针政策、学习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 来,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创造条件,付诸实施, 不断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不断开创新局面,就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坚持了 党的思想路线,党和人民事业就得到发展;什么时候偏离了党的思想路线,党和人民事业就会 受到损失甚至遭到挫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信自强,守正创 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使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 解决的难题得到解决,使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得以办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局面。 不断开创新局面,就要不断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经验的政党,党的百年奋斗 的历史也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历史。延安整风期间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都极大地促进了党和人民事业的胜利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 会对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促进第二 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够克服缺点和弱点,发扬成绩和优势,提高 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三)更加团结统一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奋斗 中国共产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就是要使全党更加团结统一地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继续奋斗。这次全会通过的《决议》,必将对推动全党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 一,对于“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 [35] 远的影响”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对于确保全党更加团结统 一、全党在思想上行动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 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现了坚定信仰信念、鲜明 人民立场、非凡政治智慧、顽强意志品质,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赢得了国际 社会高度赞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不但制定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部署和一系列方针政策,而且出台了一系列 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的条例和规定,制止并纠正了危害党的团结统一的错误行为和错误倾 [36] 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 。这句话指出了实现党的团 结统一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全党更加团结统 一的思想理论基础。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思想理论上的统一是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的 前提。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为整个国家 · 15 · 的行动指南,全党上下、全国上下在思想上理论上达到空前一致,进一步实现了全党的团结统 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统一。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指导下,全党必将更加团结统一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奋斗。 [参 考 文 献] [1] [2] [3] [4] [5] [6] [7] [8] [9] [13] [14] [18] [20] [21] [22] [24]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6]《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1 年版,第 20、95、49-50、50、53-57、92、 90、123、122、96、20、98、39、48、63、72、48-49、50、20、122、27、109、57、101、50 页。 [10]《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96 页。 [11]《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68 页。 [12] [17]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1 年版,第 11、13 页。 [15]《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10 页。 [16] [3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习近平关于“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9 年版,第 108、241 页。 [19] [23]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16-17、17 页。 [25]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9 年版,第 795 页。 [35]习近平: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载《人民日报》,2022 年 1 月 2 日。 (责任编辑:韩永涛) · 16 ·

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