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2018年工作要点.docx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文件 中志联发〔2018〕3 号 关于印发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2018 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会员、分支机构: 现将《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2018 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2018 年 2 月 26 日 —1—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 2018 年工作要点 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 键一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着力推动《志愿 服务条例》贯彻落实,着力培育邻里守望、志愿之城、志愿扶贫等 品牌项目,着力激发志愿服务组织活力,着力探索“互联网+志愿 服务”模式,进一步汇聚志愿服务的共识和力量,不断增强人们的 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一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 化 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 治任务,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通过专题辅导、党课、交流研 讨,深刻学习领会其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大力弘扬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全媒体宣传平台作用,深入挖掘并树 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塑造接地气、有温度的鲜活形象,引导广大 志愿者踊跃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 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推动重大志 愿服务项目化,健全完善志愿服务嘉许奖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志愿 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二是贯彻落实《志愿服务条例》,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入 开展 《志愿服务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志愿服务领域的专门性法规, 为志愿服务事业提供了法制保障。把学习《志愿服务条例》与深入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研讨班、 座谈会,交流各地修订志愿服务立法经验,加强对条例精神的宣传、 贯彻和引导。围绕社会关注的法规条款、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关 心的问题,组织专家进行专题性宣讲和针对性解读。按照条例精神, 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坚持融合融入、贯穿结合, 促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 进一步为志愿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是坚持围绕需求立足社区,进一步深化“邻里守望” “志愿之 城” “志愿扶贫”等品牌项目建设 继续深入推进“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按照“宽领域” “广覆盖”“多层次”的建构标准,着力打造一批全国性“邻里守望” 示范社区(村)。在三批 46 个试点城市基础上,继续推进“志愿之 城”活动,促进城市文明进步,提升城市软实力。根据中央关于广 泛动员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部署,积极参与民政部组织 —3— 的深度贫困地区包户脱贫工作,总结各会员单位和分支机构经验, 引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围绕扶贫济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支持 贫困地区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发挥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等 领域行业组织的专业优势,支持和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 务、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光明工程”、中国残联“阳光助残” 主题活动、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烛光行动”、“中国志愿医生边 疆行”等志愿帮扶活动。 四是深化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提升对新时代志愿服务 的规律性认识 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探索的引领和导向作用,重点围绕推 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创建志愿服务社会参与新格局、推进“一带一 路”背景下志愿服务国际化等课题,总结和提炼各地做法,形成专 题性研究报告,为各地推进志愿服务事业提供参考、咨询和借鉴。 发挥专家的“智库”作用,筹备成立志愿服务研究会,指导建立志 愿服务研究基地,广泛吸纳专家学者、领军人物进入专家委员会、 培训师资库,为志愿服务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供平台支撑和智力 支持。继续推进社会进步真实指数(GPI)研究、国内外志愿服务 比较研究等转化应用,编撰出版《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8) 》 (蓝皮书)。 五是落实“十三五”培训工作规划,进一步完善整体联动的培 训格局 充分发挥培训的基础作用,举办秘书长培训班、行业志愿服务 —4— 培训班、基层志愿者骨干培训班、“互联网+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 培训班、志愿服务师资培训班等,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队伍素质, 激发志愿服务组织活力。根据《中国志愿服务培训工作“十三五” 时期发展规划(2016-2020)》 ,依托志愿服务专家团队,顺应各地 志愿服务发展需要,编辑出版志愿服务概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与 项目管理等培训系列教材,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志愿服务培训进学校、 进企业、进社区、进网格。依托各地现有志愿服务教学设施,在推 动河北培训基地、青岛培训基地、百步亭实践基地规范管理的同时, 继续在有条件的区域推进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 合、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分层与分类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 培训基地在全国的合理布局,构建运转顺畅、高效联动的志愿服务 培训格局。 六是加强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志 愿服务”模式 加强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推广、运营和管理,强化对各省 区市的技术服务和培训,保障系统数据安全。积极探索“互联网+ 志愿服务”模式,依托微信公众号开发和推广“邻里守望”微信端 或小程序,助力志愿服务项目发布、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记录与 证明。加强对志愿服务大数据归集、分析、研判和使用,优化志愿 服务管理方式、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实现志愿服务资源和服务需 求精准对接、资源高效统筹、服务精细到位。加强对志愿者和志愿 服务组织的注册率、活跃度等大数据分析,选定试点区域定期发布 —5— 组织活跃度排行榜,对活跃度强、有行业影响力的组织进行褒扬、 扶持和推介,激活志愿服务组织活力。 七是讲好中国志愿故事,进一步促进志愿服务国际交流交往 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 ,加强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等国 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分享志愿服务发展理念和实践成果, 促进国际民生合作及人文交流。深入参与“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计 划及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探索和推进医疗、教育、文 化等领域专业志愿服务国际合作,通过志愿服务增进人民友谊,夯 实沿线国家对华友好民意基础。以迎接 2022 冬奥会为契机,做好 平昌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国志愿服务队培训、服务和保障工作,开 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普及奥运知识,传递志愿服务理念。 八是加强组织体系和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的工作水 平 加强联合会组织体系建设,稳步扩大会员和分支机构规模,团 结凝聚广大志愿者朋友,切实做好会员、分支机构的服务保障,着 力打造全国“志愿者之家” ,不断提升联合会的组织动员力和社会影 响力。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抓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和工会工 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主题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宗旨意识。适应志愿服务发展形势, 不断强化组织联合与工作联动,切实增强志愿服务组织活跃度和志 愿者参与率,进一步汇聚志愿服务力量,为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发 展做出新作为。 —6— 报:刘淇同志、中央文明办、民政部 送: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理事长 发:各会员、分支机构,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 —7—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部 —1— 2018 年 2 月 26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