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研究院工作简报2022年第2期 (总第10期).pdf
山 东 能 源 研 究 院 工 作 简 报 2022 年第 2 期(总第 9 期) 山东能源研究院 2022 年 7 月 19 日 ▲大力推进园区基本建设。一是完成园区精装修、景观、 弱电等方案设计及施工图深化优化。4 月 22 日园区精装修方 案、景观方案通过所务会议审议,并根据所务会意见进行优化, 完成施工图设计,5 月 31 日完成部门联席会意见征询。完成 弱电施工图设计,6 月 13 日组织院相关部门进行弱电及信息 化对接,确认弱电及信息化相关事项。二是全面推进园区施工。 完成园区 10 栋楼体主体结构封顶。各楼栋分阶段进行墙体砌 筑、外墙抹灰、面层施工;完成车库北侧顶板刚性保护层施工, 完成东西坡道回填土。三是推进园区供热供冷系统建设。组织 清洁能源施工单位进场前交底会,清洁能源地埋管施工单位进 场;组织清洁能源方案评审及清洁能源施工专题会。 ▲完成各层次人才引进汇聚。一是组织完成国家级领军和 青年人才、山东省各级人才计划 27 名人选申报;组织完成工 — 1 — 信部海外人才专场线上招聘,150 余位海外学子参与招聘交 流。二是进一步推动科研部门固定岗位人员及博士后招聘工 作,聘用生物、化工、材料学科 6 位科研人员到高级岗位、4 位科研人员到中级岗位工作;引进 31 名博士后及特别研究助 理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6 人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 71 批面上资助、1 人获批国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8 人获批青岛 市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资助。建院至今,合计新聘用编内工作 人员 86 名、院编博士后 127 名、项目助理 444 名、双聘兼职 人员 89 名到院工作。 ▲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工作。一是在原有生物能源菁英班 (中国海洋大学)、新能源化工菁英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菁英班(青岛科技大学)3 个菁英班的基础上, 新增未来生物技术菁英班(山东大学)、绿色能源菁英班(中 国海洋大学)两个一流高校科教融合菁英班,进一步增强了科 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力;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建“菁 英班”合作完成的“面向行业需求的化工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改 革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二等奖。二是 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签署科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与青岛 农业大学签订科教融合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进一步强化校所 合作。三是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 东)材料学院等组织交流,就共建本科生实习基地、研究生联 合培养基地做进一步沟通。在与高校联合培养博士项目支持 下,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三所高校拟录 — 2 — 取博士研究生 5 人。 ▲持续推进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一是莱西市产业技术研 究全面完成 GMP 车间实验室及办公区的建设;联合莱西市发改 局、科协、姜山镇政府等部门,依托研究院共同打造莱西市南 部新城双创示范基地;获批莱西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二是围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与黄河三角洲农业 高新技术开发区针对盐碱地保护与综合利用,签署共建“耐盐 碱功能植物示范基地”,开展种养加一体化等示范验证。三是 作为半岛科创联盟理事长单位,组织参加“百名专家进青岛高 新区暨新技术降本增效方案专场对接会”,会上共 26 家高新区 企业与 19 位专家现场对接交流,7 家企业相约实地考察,3 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与青岛市科技局、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柠 檬豆)联合举办了专场“校企联合新技术发布对接会”线上活 动,向所外 100 余家企业发布生物医学材料、新能源与绿色化 工、高分子新材料、泛能源大数据方面的最新科研进展和成果, 线上参会和讨论人数达到 8000 人。 ▲进一步推动与重点企业、项目的合作。一是持续推动二 代生物柴油及其相关产业技术项目的推广应用。2 月,与国内 最大生物柴油生产企业龙岩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 订 2000 万元技术转让协议,将在福建建设 10 万吨/年生产线;3 月,签订 200 万元油脂双键加氢项目协议。二是与海信集团签 署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新能源和低碳发展领域,以技术成果转 化和市场推广应用为目标,发挥各自优势,搭建技术交流、合 — 3 — 作互助、创新发展的常态化信息沟通平台。三是分别与山东玲 珑公司、青岛万龙高新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橡胶新材 料与先进轮胎制造领域,开展项目研究、工艺包编制、工程设 计、项目推广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发送:山东能源研究院工作推进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 山东能源研究院 — 4 — 2022 年 7 月 19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