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02、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导师简介.pdf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赵明君,男,1964 年 10 月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陕西省名 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7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在附属医院工作至今, 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 管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 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主持省部级课题 2 项,先后主编出版专著八部, 发表学术论文九十余篇,获科技成果奖十项。2003 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多次荣 获师德标兵、优秀医师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zmj7125@163.com 孙永宁,男,1965 年 5 月 12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 师、教授职称,上海领军人才,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西 医结合实验医学分会副主委职务。 1991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 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工作。 从事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 30 年,先后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持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5 项。 联系方式:18930177579 电子邮件:ynsun2002@126.com. 王显,男,1965 年 5 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主任 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脉病证益气活血重点 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 生交流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任委员等。 早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先后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军 区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等单位工作, 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 30 余年,主编主译专著 9 部,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4 项,获得发明专利 8 项,先后培养硕士、博 士、博士后研究生 70 余人。 主要研究方向:1.介入心脏病学与中医药,2.中医药防治慢性心衰、房颤、 轻中度高血压、冠心病合并轻中度抑郁等。 联系方式: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 5 号(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 院,010-84013203,13391861118。 电子邮件:wx650515@163.com 吴美平,男,1975 年 11 月 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上海中 医药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 分会委员。 2001 年 7 月本科、硕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先后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心 内科、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心 血管临床与基础研究。先后出版专著 3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面上项目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干预心室重构 联系方式:13661977245 电子邮件:meipingwu@shutcm.edu.cn 张洁,女,1979 年 12 月 9 日出生,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第五医院科教科科长职务,兼 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专委会常委;陕西省 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常委及副秘书长。西安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西安 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 管分会常委,陕西省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 会心脏学会心肺血管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等职。 2003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延安大学,在西安市第五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心血 管内科临床、科教近 20 年,先后发表论文 20 余篇,主持省级课题 2 项,主持市 级课题 2 项,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心力衰竭方向 电子邮件:1192294485@qq.com 张军茹,女,1970 年 10 月 11 日出生,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 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陕西中医药大 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心病科副主任职务,兼任陕西省中 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心血管病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脑心同治专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中 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重症医学会委员等。 1996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在陕西省中医医院工作,主要从 事心血管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从 1999 年工作至今,先后出版专著 3 部,发 表论文 30 余篇,主持省级课题 4 项,参与国家、省级课题 10 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联系方式:13227018204 电子邮件:shxzhyzhang@163.com 职利琴,女,1960 年 3 月 30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西安市第五 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一级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生 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心血管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中医药管理 局心血管重点学科带头人、西安市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陕西省及西安市中 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及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主任委员、 陕西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委、西安市中西 医结合学会副会长、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 心血管病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西安市政协委员、 “西安之星”,西安市“劳动 模范” 198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先后在西安市中医院医院、西安 市第五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临床、科研、带教及管理工作。从事医疗工作 30 多 年,发表论文 40 余篇,主持省级课题 9 项,主持市级课题 5 项,分别获得中国中 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陕西省科技奖及西安市科技奖。 主要研究方向: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临 床及科研方向 联系方式:15339232118 电子邮件:zhiliqin@163.com 范虹,女,1972 年 12 月 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陕 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医大师雷忠义学术传承人,“沈氏女科” 第二十代传人,国家级名老中医沈绍功、曹利平教授嫡传弟子,陕西省优秀中医 临床人才。现任雷忠义国医大师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传承分 会委员,世中联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专委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 专委会学组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心血管专委会常务委员。 1997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一直在陕西省中医医院心病科工作,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及科研工作。从 1997 年工作 24 年,参与出 版专著 5 部,主编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5 项, 主持与参与省级课题 6 项。 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心力衰竭 联系方式:15829060615 电子邮件:fanhong_1972@sina.com 范秀风,女,1969 年 8 月 11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职 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二科主任 职务,兼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中西医 结合学会心血管、心脏康复及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陕西省康复医 学会心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心血管专业委员 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及血栓分会委员。 1993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先后在西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 西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二科工作,主要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从事中西医 结合心血管工作 28 年,先后出版著作 2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0 项,省级课题 6 项,主持及参与市级课题 7 项。 主要研究方向:心力衰竭及冠心病临床研究及发病机制。 联系方式:137092181116 电子邮件:1092001897@qq.com 张拓伟,男,42 岁,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市中 医医院心血管病院副院长。 首届中国医师节“西安市最美医生”,西安市卫生 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西安市教科文卫工会“人民健康卫士”,多年医德优秀和先 进工作者,中共西安市委理论讲师团群众宣讲团成员。学术委员会任职:1、陕 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周围血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陕西省体外生命支 持专委会常委。3、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胸痛专委会常委。4、陕西省中西 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委会常委。5、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委会常委。6、陕西 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临床应用基础研究专委会常委。7、国际血管联盟中国 分部血管转化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8、国际血管联盟 IUA 中国青委会委员。9、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会委员。10、陕西省保健协会周围血管专委会委员。 11、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12、西安市中医学会急诊委员会 常委。13、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肺血管委员会委员。14、陕西省中西结合 学会介入医学专委会委员。15、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委会委员。16、陕西 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17、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委员。 18、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电生理专委会委员。擅长:心血管系统疑难复 杂及危重急症、胸痛系列疾病的诊治和抢救。在冠心病系列疾病、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猝死、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病、肺栓塞、周围血管疾病、高血压 等领域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于西中结合、中西汇通的个体化救治理念。 专长:1、高危、复杂冠心病介入手术。2、急性心梗急诊介入手术。3、外周动/ 静脉造影、腔静脉滤器植入、血管腔内成形术等外周动静脉介入治疗。4、永久 性双腔及三腔起搏器+ICD 植入术。5、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术。6、主动脉夹层及 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西医师从世界心血管介入大师、著名心脏病专家--西京医院心内科李成祥教 授。中医师从德高望重的国医大师--陕西省中医院心血管病科雷忠义教授。熟读 经典,把握精髓,较成熟的中西医思维模式及救治方案相辅相成。已完成各种心 血管介入手术 7000 余例。2016 年 5 月人才引进到西安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工作, 培养和带领团队主持开展医院北迁后的心血管常规介入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 入手术,救治了大量急危重症患者生命,高质量的手术得到业内专家的广泛认可。 带领团队积极收治心血管急危重症和复杂疑难病例,为心血管病医院的整体均衡 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使心血管病院的综合实力得 到显著提升。发表 SCI 及核心期刊论文 10 篇,参编心血管专著一部,省级课题 三项。 主要研究方向: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中西医机理研究。 联系电话:18309265920 电子邮件:hotyoungredblood@163.com 雷鹏,男,1965 年 7 月 28 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病院常务副 院长、中医科主任。雷忠义国医大师学术传承人、陕西省第三届名老中医。兼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 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 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9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现: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陕 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从事中医心血管、风湿内科临床、科研工作 32 年, 参编出版专著 3 部。国内外发表论文 20 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及省级课题 10 余项,主持参与国家级新药临床研究 20 余项。目前在研省级课题 1 项、国家重 点研发项目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13891827088 电子邮件:leipengml@163.com 李军,男,1976 年 2 月 4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心血管内科主任 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榆林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主 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 合学会介入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结构性心脏病专 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保健协会心血管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 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 业委员会委员、榆林市中医脑病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榆林市心血管内科学会 副主任委员、榆林市重症医学会常委。 2004 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一直在榆林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工作。从 事心内科工作 20 余年。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 10 余篇,先后参与和主持完 成榆林科技计划项目 2 项,国家级发明专利 1 项,拥有 3 项科研成果,获市级 进步奖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13992246300 电子邮件:401808206@qq.com 刘东敏,女,1974 年 10 月 1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心血管学科秘书、学术继承人,咸阳市中 西医结合诊治冠心病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冠 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理事、陕西省中西医 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 2003 年 7 月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留校后一直从事心血管临床、教 学、科研工作。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20 篇,主持市级课题 2 项,校级课题 2 项,实用专利 4 项。获咸阳市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1 项,咸阳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冠心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联系方式:13279103180 电子邮件:liudongmindr@163.com 马振,男,1976 年 7 月 11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西安市中 医医院曲江院区心血管病科负责人,陕西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优秀教学主任,陕西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内科 教研室秘书,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 四届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等多个学会委员。 2005 年 7 月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专业,一 直在西安市中医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临床、科研及教学工 作。先后出版个人专著 1 部,担任副主编 1 部,参编著作 1 部。发表论文 10 余 篇,参与省市级课题工作 5 项,主持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及西安市卫健委课题各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中西医临床及科研工作 联系方式:029-89626515 139 9289 8139 电子邮件:mazhenyisheng@163.com 王海芳,女,1972 年 12 月生,博士,副研究员,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 硕士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 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委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常务 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分委会委员,陕西省药学会临床 药理专委会委员。 1994 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98 年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 军医大学)获药理学硕士学位,2011 年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先后在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人民医院工作。2007-2010 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医学院进行访问学者研究。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科研与教学工作,在专业期刊发 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其中英文文章 20 余篇。近年来参与国家级课题 6 项,主持 和参与省级及厅局级科研课题 10 余项,参与编写专著 5 部。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炎症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和单体的临床应用、免疫调控作 用和分子机制;基于中草药开展抗炎活性物质的筛选研究。 联系方式:18991901028 电子邮件:wanghaifang@sntcm.edu.cn;wanhaifang03@126.com 宋虎杰,男,1962 年 6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陕西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 医儿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科带头人,陕西省第四批重点中医药学 科(儿科学)学科带头人,陕西省第五批重点学科(中医脑病学)学术带头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性瘫痪诊治方法重点研究室主任;陕西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 (脑病重点研究室)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 作室建设项目----西岐王氏济生堂中医儿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陕西省名中医。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兼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 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儿科分会、康复分会、管理分会、脑病专业 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残疾人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 学会儿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医学会脑病专 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陕西省“渐 冻人”关爱互助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抗癫痫协会常务委员。 2005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岐山县中医医院、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脑积水诊疗中心,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从事脑病中医医疗、教 学、科研、管理的工作。从事脑病工作 30 余年,具备坚实而全面的中西医基础 理论知识,对脑积水、脑瘫、孤独症、智力低下、中风、癫痫、持续植物状态、 脑萎缩等脑病的中西医临床具有较深的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创立 了脑病“三位一体疗法”,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在省级以上刊 物发表论文 50 余篇,主编了《中国特色诊疗专家经验荟萃》、 《脑积水》、《金贵 要略经方药理与应用》、 《邵年方医道与临床》、 《小儿脑病知识问答》等医著。先 后主持及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 19 项。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西安 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中国中医研究促 进会科技进步奖 2 项,获国家专利 4 项。科研成果登记 5 项。 主要研究方向:小儿脑病、脑血管病、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等脑病的中西医 诊疗与康复研究。 联系电话:029—86796711(办公室电话);13909231298(移动电话) 电子邮件:13909231298@139.com 何丽云,女,1963 年 5 月 2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国中 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评价中心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真 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会长。 1981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先后在内蒙古通辽市 传染病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长期从事中医临床评价方法学研究,同时从 事中医内科的医疗工作 36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重 点研发计划项目累计 10 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16 项。发表学术论文 15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临床评价方法学研究 联系方式:13581770875 电子邮件:hely3699@163.com 王 辉,男,1972 年 6 月出生,本科学历,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 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国际部、脑病十六科主任,兼任世界中医 药学会联合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暨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委 会理事、临床科研统计学专委会理事,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 员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 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 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引导式教育和高危儿早期干预学组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 儿童康复专委会常委,陕西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理事,陕西省保健协会儿 童康复专委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中医儿科专委会常务理事, 陕西省妇女健康促进会儿童保健专委会指导专家,西安医学会儿童保健学分会常 务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性瘫痪中医诊疗重点研究室副主任,陕西省中医临 床路径工作专家组成员,西安市残疾儿童评定脑瘫专家组成员。 1996 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先后在西安儿童医院、上海新华医院、解放 军 153 医院、解放军 455 医院学习进修和工作。从事儿童早期发展、高危儿、脑 性瘫痪、脑积水、癫痫、智力低下、孤独症、多动症、遗传代谢缺陷病及运动单 位病等的中西医诊疗与康复、教学及科研工作 25 年。在医院“十一五”、“十 二五”、“十三五”国家中医儿科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性 瘫痪中医诊疗重点研究室的建设中负责脑性瘫痪临床及学科建设工作,主要起草 并负责制定了“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脑性瘫痪”国际标准。参编儿童康复系 列丛书《脑性瘫痪及康复方法》、《脑瘫儿童全人康复指南》、《陕西省名中医 宋虎杰学术经验集》3 部。发表 SCI 论文 1 篇,国家及省级期刊论文 27 篇,参 与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 12 项,负责国家科研专项课题 5 项,主持省级课题 2 项、 主持西安市课题 1 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 主要研究方向:儿童脑发育异常的中西医诊疗与康复 联系方式: 029-81030289(办公室电话);18729228511(移动电话) 电子邮件:wanghui72612@aliyun.com 林海,男,1964 年 12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陕西中 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陕西省名中医,西安市名中医,陕西省三秦人才, 现任西安市中医医院脑病医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 病学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 脑病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 科专委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陕西省 卒中学会中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陕西 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分会副主委陕西省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兼睡眠障碍学组副 组长,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与头痛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西安医学会神经 内科分会副主委,陕西省中医脑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安协作中心主任。 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工作 于西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要从事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脑病医疗、教学、科 研工作 30 余年。先后出版专著 2 部,核心杂志发表论文 40 余篇,主持国家、省、 市级科研课题 8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脑梗死、脑出血、失眠、抑郁、焦虑、 卒中后抑郁、头痛、眩晕、癫痫、帕金森病、痴呆、肌无力等神经内科常见病、 多发病及疑难病。 电子邮件:linhai626@163.com 刘玉堂,男,1972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 研究生指导老师。现任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脑病十三科主任,国家儿科临床重点专 科学术继承人,国家区域中医儿科诊疗中心联盟秘书长,世界中联小儿脑瘫专委 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童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 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儿童健康促进协会常务理事,西安市康复医学质 量控制中心委员,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等职。 1998年7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针灸系针灸专业,曾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455医院(上海) 、世界针联传统医疗合作中心(印尼)等单位从事脑病的临床 诊疗及康复工作,并在复旦大学儿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南方医科 大学康复医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与进修。从事脑病临床诊疗工作20余年,完成国家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订项目2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 参编《儿童常见疾病康复指南》、 《智力发育障碍及干预方法》、 《陕西省名中医宋 虎杰学术经验集》等医学专著5部,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省市级科学技术三等 奖各1项。 主要研究方向: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脑积水,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多 动症,抽动症,癫痫,脑炎、脑外伤、脑缺氧等)及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诊疗与康 复研究。 联系方式:手机:18710820665,固定电话:029-86796771。 电子邮件:18710820665@163.com。 陈霄,男,1974 年 8 月 25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现任西安中医 脑病医院脑病科九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植 物人中医诊疗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 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促进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 中医药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常务委 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专业委 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 结合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非公医疗机构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西安市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榆林市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2001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先后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空军 四六一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诊疗慢性意识障碍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从 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20 年,参与医院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工作,以并 列第一负责人牵头制定了“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标准。 参篇系列丛书 2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SCI 收录 3 篇,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科研 1 项、中医药行业专项科研 1 项、省级课题 4 项,主持省级课题 2 项、区级 课题 1 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 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意识障碍 联系方式:18729228691 杜晓刚,男,1980 年 12 月 30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陕西中医 药大学附属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副院长职务,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 验继承人,西岐中医儿科学术流派第四代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 室负责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主要成员。 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 进会脑病学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社区社 会康复和科普学组副组长,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理事,陕西省渐冻人关爱 互助协会理事,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 药学会五运六气专委会常务委员。《小儿脑病知识问答》副主编、《康复医学临 床技能概论》副主编,《医学信息》杂志编委。 先后在解放军第四六一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 脑病的治疗与研究工作。从临床工作 20 年,先后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10 余篇,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 9 项,主持厅局级课题 1 项,荣获中国中医药研究 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 项,中国康复医学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参与 国家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4 个病种 中医诊疗指南制订。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脑病的诊疗与康复 电子邮件:404208004@qq.com 胡镜清,男,1965 年 12 月 1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二级 研究员,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主 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中医学组组长。 1985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1995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福建 中医学院,1998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先后在广州中医 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 础理论研究所工作。 先后承担 973 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20 余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 10 余项,出版著作 10 余部,发表论文 200 余篇,指导研究生 50 余名。 主要研究方向:老年病证治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电子邮件:gcp306@126.com 闫炳苍,男,1967 年 11 月 28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业务副院长,兼任陕西 省渐冻人关爱互助协会党总支书记兼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副会长,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罕见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非公医疗机构协会脑 病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 西省非公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199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延安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先后在陇县人民医院、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工作。从事脑病临床工作 29 年。先后为《军队伤残病康复》 副主编,《疗养康复指南》 、 《高原适应性训练》编委,《疑难病杂志》《临床医学 研究与实践》编委。发表论文 50 篇,参与及主持省、市级课题 9 项。获得陕西 省、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损伤与康复 联系方式:13379236669 电子邮箱:mexycb@126.com 余亚兰,女,1981 年 04 月 02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 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骨干人才。全 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团队领军人才。三秦人才创新团队主要成员。中国工程院 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学术继承人,西岐中医学术流派第四代主要传承人。 现任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脑病八科副主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兼任世 界中医药学会小儿脑瘫专委会、“亚健康”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体 质分会委员,学术流派分会、脑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医学术流 派分会委员,脑病分会常委;陕西省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委会常委,陕西省中西 医结合脑病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神志病 专委会常委。 毕业后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工作至今,多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脑病的诊疗 与康复及科研工作。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性瘫痪诊治方法重点研究室、陕西 省脑病重点研究室等项目的建设。参与了陕西省脑性瘫瘫创新计划项目的建设工 作。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儿童常见疾病康复指南》、 《小儿脑病知识问答》、《脑积水中医诊疗摄护经验集》、《陕西省名中医宋虎 杰学术经验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大典-西岐王氏济世堂中医 儿科学术流派》、《西岐中医儿科学术流派传习丛书》、《西岐中医儿科学术流 派传承丛书》等著作的编撰工作。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10 余篇,SCI 论文 1 篇。 主要研究方向:睡眠障碍的诊疗与康复 联系方式:13201428365 张玲,女,1967 年 10 月 10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陕西省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现任职西 安中医脑病医院。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 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内科分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 药学会脑病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陕西省分会会员,陕西省医学会医史专业 委员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科专病建设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儿 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针灸学会理事。 1993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医 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从事临床、科研 和教学工作 28 年,先后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参与国家支撑计划项 目 2 项,参与行业专项 2 项,主持省级课题 1 项,主持市级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脑病治疗与康复 联系方式:18691571837 电子邮件:229524305@qq.com 赵宁侠,女,1974 年 6 月 5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脑病十一科主任职 务,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 儿童康复专业委会精神运动康复学组副组长、国家区域中医康复诊疗中心联盟秘 书长等多个社会任职。 2007 年 1 月本科毕业于陕中医学院,先后在西安中心医院、北京天坛医院、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临床医、教、研工作 25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医康复重点专科学术继承人。承担 中医康复重点专科建设工作、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制订工作、陕西省 10 个重 大病种创新计划项目。先后参编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46 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6 项,主持省级课题 5 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1 项,发明 专利 1 项,科技成果登记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儿童脑病孤独症谱系障碍中西医诊疗及康复 电子邮件:18729228830@163.com 闫咏梅,女,1961 年 9 月 24 日出生,岐黄学者、思邈学者、二级教授、 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 承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脑病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名老中医、陕 西省中医药突出贡献专家。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 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中联真实世界研究专 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中联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 副会长(中风先兆学组组长) 、世中联急症委员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医药交流 学会脑病分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陕西 省痰瘀论治中医脑病重点研究室主任、咸阳市医疗鉴定委员会委员。 198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1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 中医学院,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科工作至今,从事中医脑病工作 38 年。 发表学术论文 120 余篇,出版著作 4 部、主编或参编国家统编教材 5 部;主持并 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 10 余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 6 项、厅级科研奖励 5 项;获得专利 5 项。 主要研究方向:卒中后抑郁、颤病、脑小血管病、中风先兆、血管性认知障 碍 电子邮件:13609216551@163.com 王亚丽,女,1966 年 9 月 22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 三级教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获得者。现任医院管理处处长。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临床思维专业委 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1991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后师从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2001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脑病的临床与基础 研究。从事医教研工作 30 年,先后出版专著 6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主持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2 项,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 6 项、厅局级课题 3 项。荣获省部级科 学技术二等奖 3 项,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2 项,陕西省卫生系统科技进步 三等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联系方式:13892908869 电子邮件:wdoctor@126.com 缪峰,男,1972 年 8 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医案委 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脑病分会委员,陕西卒中学会 中医分会常委。 2002 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主要从事中医脑病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从事 中医临床与科研工作 20 余年来,先后主持主持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秦药”开发重点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等各级课 题 6 项,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先后荣获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 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并荣获“陕西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先 进个人”称号。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先后在《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中国中西医结合基 础》等杂志发表论文 30 余篇,出版论著 2 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脑病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2936185913@qq.com 王晓玲,女,1966 年 8 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医学学士学位,主任中 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现任安康市中医医院业务副院长, 脑病科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安康市名中医、第三批陕西省名中 医,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平肝活血”重点研究室负责人。陕西省第六批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 研究促进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工作委员会 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学会第四届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学会 第四届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员,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安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专业委 员会主任委员、安康市中医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8 年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先后在安康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脑病科、医务科等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脑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以及医 院管理工作。曾于 1998 年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修神经内科专业, 于 2008 年-2012 年完成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2011 年-2013 完成陕西 中医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从 1988 年工作 34 年来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主持省科技厅课题一项,主 持陕西省中医局科研课题及市科技局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省 级科研课题多项。参编《回生捷要方证评述》、 《酸枣仁汤》 、 《实用中医临床脑病 学》、 《张登本中医经典二十讲》等著作。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塞)、眩晕、头痛、癫痫、失眠、 面瘫、帕金森病、焦虑抑郁状态、胸痹心痛心悸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电子邮件:akwxl@163.com 方邦江,男,1965 年 09 月,博士/博士研究生,二级教授,陕西中医药大 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届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 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全 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急 危重症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理事会副会长、中华 医学会急诊分会全国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急 诊分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 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会长。 2003 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学博士学位,至今在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龙华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近年以第 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 10 余项,以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 级课题 20 余项,迄今中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主编学术专著 10 余部、 全国规划教材 10 余部,主持编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2 部、发明专利 9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18917763257 电子邮件:fangbji@163.com 张梅奎,男,1963 年 8 月 10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 现任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科室主任,中国老年医学会常务理事。 1993 年 9 月至 1996 年 7 月,就读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2000 年 9 月至 2003 年 7 月,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03 年 9 月 至 2005 年 7 月解放军总医院博士后流动站。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统计源 期刊论著 150 余篇;主编专著 9 部;获国家专利 15 项,国家软件著作权 19 项; 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及军队课题 10 项,以第一负责人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联系电话:010—66937639(办公室电话);13701053911(移动电话) 电子邮件:zmk301@126.com 周海哲,女,1975 年 12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中医师承博士学位, 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先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陕西中西医结合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眩晕 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3 年 6 月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并留校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教学、 科研和临床工作。先后出版专著 6 部,教材 4 部,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主持省级及厅局级科研课题 8 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 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陕西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 奖 1 项,三等奖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高血压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电子邮件:595791307@qq.com 雷亚玲,女,1977 年 11 月 16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心身医学 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身医学分会理事;中国睡眠研究会西部委员会委 员;陕西省脑疾病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2014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至陕西省中医医院 脑病科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脑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 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2 项,陕西省中管局项目 2 项,陕西省优秀中医药人才项 目 1 项;参与国家级、省厅局级等课题 10 余项;出版专著 4 部;获发明专利 1 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参与编写《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内科卷》及 十二五教材《急救医学》等著作 2 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脑病及神志病研究 电子邮件:ia678@qq.com 张慧,女,1978 年 11 月 1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主任 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全国第六批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人,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陕西中医药大 学附属医院一病区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 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副秘书长等。 2002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8 年硕士毕 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脑病专业,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 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出版专著 2 部,参编教材 2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参与 国家级科研课题 5 项,主持省部级及厅局级课题 6 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一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脑血管病、头痛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电子邮件:13991057086@163.com 贾妮,女,1974 年 10 月 09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 师,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脑病医院三病区科主任,兼任中国中药协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 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睡眠科学分会委员。 1998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 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脑病诊治工作。从事工作 30 余年, 先后出版专著 3 部,发表论文 50 余篇,先后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级课题 10 余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陕西省高等 学校科技成果三等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脑病 电子邮件:doctor-jia@163.com 徐冰,女,1975 年 4 月 4 日出生,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 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康复功能病 区主任职务,中华医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 药研究促进会疑难会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专委员委员、陕西 省中西医结合眩晕专委会委员。 1996 年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主 要从事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及中医脑病康复。主持省部级一项,主持市级 课题两项,参与各类课题十余项,在核心期刊发现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编写专著 一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头痛、眩晕、痴呆等疾病作 为学科方向。 电子邮件:1623953898@qq.com 陈钧,男,1983 年 9 月 25 日出生,陕西蒲城人,第四军医大学博士,主任 医师,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一科副主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 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及脑病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中西结合罕见病专业委员会青 年主委。陕西省中西结合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中西结合心身 学会常委。西部睡眠研究会委员。陕西省卒中学会青年委员。西安市心身医学会 委员。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青年五四奖 章。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访问 1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Heart rhythm》等发表 SCI 论文 2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调节生物节律在防治精神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 用机制研究。 联系方式:15991658129 电子邮件:chj2002819@163.com 杨琳,女,1970 年 10 月出生,二级主任医师,现任西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二病区科主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 委员,陕西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西安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陕西卒中 学会卒中与中医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脑病专业委员会常 务委员,西安市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1994 年 7 月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就职于西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工作至今(期间:2000 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研修学习一年),主要 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脑血管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在中西医结合诊治脑卒 中(急性期、恢复期)、神经科相关各种眩晕、头痛、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神 经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 SCI 收录 2 篇,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主持省级课题 2 项,主持市 级课题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长期从事缺血性卒中的中医治法的研究和脑小血管病血压变 异性中医治法探索。 联系方式:手机 13572562485 电子邮件:yang_lin2005@126.com 刘燕妮,女,1982 年 8 月 28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医院一 病区副主任,兼任中国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2010 年 7 月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 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脑病临床工作。从 2010 工作 11 年,发表论文 10 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3 项,主持省部级课题 1 项、厅局 级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 联系方式:13629189825 电子邮件:yanniliu0828@sina.com 常翔,女,1984 年 12 月 20 日出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 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陕西省科技厅项目评审 专家、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罕见病专委会常委、 眩晕病专委会委员、西安市针灸学会康复委员会常委、西安东方传统医学研究会 理事等。 2014 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博士就读期间曾在美国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阿尔兹海默病研究中心(ADRC)访学,毕业后在西 安市中医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脑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从 2014 年工作以来,先 后发表论文 2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陕西中医药大学面上课题 1 项,参与省级课题 2 项、市级课题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复方及单体对阿尔兹海默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电子邮件:155276065@qq.com 方永军,男,1978 年 1 月 1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学位,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 属医院脑病医院二病区主任职务,兼任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西医结合介入 分会神经学组理事。 2002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8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 中医学院,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 合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参与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10 余篇,获得专利 2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 5 项,主持省部级课 题 2 项,主持市级课题 1 项。获咸阳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二等奖各 1 项、三等 奖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中西医临床及基础研究。 电子邮件:23265741@QQ.com 史捷,女,1978 年 05 月出生,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 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主任,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呼吸专业委员,咸 阳市医学会呼吸专业副主任委员。 2002 年及 2007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分获学士及硕士学位,先后在空军 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知名学府进修学习,临床经验丰富,对 呼吸危重症、呼吸介入、肺部肿瘤、感染学组尤其擅长。第一作者发表医学论文 20 余篇,其中 CSCD 期刊 4 篇。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面上项目 1 项,主持咸阳市科 技局重点开发项目 1 项,主持陕西中医药大学院内课题 1 项,第三承担人参与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电子邮箱:2780067265@qq.com 李霞,女,1975 年 12 月 15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主 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 副主任、上海长海医院中医内科医师职务。 1999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2002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长 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专业,2011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 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先后在长春中医药大学、上海长海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医 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研究工作。从 2002 年工作至今 20 年,先后出版专著 3 部, 发表论文 4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4 项,参与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上海市卫健委课题等课题 10 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电子邮件:ccnjkc@163.com 毛娅,女,1982 年 5 月 2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安康市中医医院高新分院呼吸与危重 症医学科负责人,兼任中华医学会肺系疾病分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第二届中西 医结合学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介入学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 会呼吸介入学组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 2020 年陕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2022 年 陕西省五四奖章、2021 年入选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前往广州呼吸与健康 研究院学习 1 年。 2010 年 6 月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呼吸病专业),在安 康市中医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呼吸与危重症临床工作 12 年,发表论文 10 余篇, 参与国家中管局课题 1 项、市级课题 5 项,主持市级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电子邮件:shouhouzi52@163.com 刘春莹,女,1962 年 9 月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陕 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风湿免 疫科首席专家,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第 三届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十大名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风湿病、免疫病 分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免疫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肾 病、风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学会风湿免疫专委会委员;国际女医 师学会风湿免疫病专委会委员等。 1984 年毕业留附属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主要从事肾脏病、风湿免疫病 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38 年。 发表论文 50 余篇,主编著作 5 部,参编 5 部,完成省部级课题 5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肾病、风湿病临床。 电子邮件:Liuchy28@163.com 任艳芸,女,1972 年 9 月 23 日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副 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肾病二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兼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免疫病专业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 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1995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9 年 7 月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 学医学院,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临床教学工作。从事医疗、教学、 科研工作 27 年,主持厅局级科研课题 1 项,参与科研课题 4 项。参编专著 4 部, 已发表论文 4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电子邮件:renyanyun2008@163.com 汪年松,男,1966 年 1 月 25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二 级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 医院肾内科主任,兼任中华肾脏病学会全国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 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 1997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后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 院肾内科工作,主要从事肾脏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出版学术专著 4 部,发表 论文 400 余篇,其中 SCI 14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省级课题 2 项,主持市级课题 3 项,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 步奖二等奖、上海医学奖二等奖,上海市中医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中西医结 合科技奖三等奖各一项。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和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中西医 结合防治 联系方式:1893017399 电子邮件:wangniansong2012@163.com 王汉民,男,1959 年 10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 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内科主 任,兼任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慢性肾脏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 省医师协会肾脏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肾脏病与透析专业委员会 委员。 198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先后在铁道部工程指挥部西安医 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内科和肾脏 疾病的临床 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赴美国 Vanderbilt 大学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 2 年。自工作以来,先后主编专著 1 部,副主编专著 3 部,参编专著十余部 以课 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省级课题 2 项,全军课题 1 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 SCI 论文 11 篇,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 4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肾衰竭机理与防治基础及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whm@medmail.com.cn。 吴喜利,男,1975 年 2 月 9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 师、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乔成林教授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肾病培育项 目负责人,全省“双链融合”中青年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 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病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肾病诊疗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 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系(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分会副主 委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及慢病管理分会常委,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 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教指委医学类工作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 药联合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陕西 省红十字基金会医疗专家委员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主委,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主委,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委等职。 1999 年本科毕业于张家口医学院,2002 年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留西安 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至今,2010 年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主 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医教研工作。先后主参编专著《老年肾脏病》及《乔 成林临证精华》等 3 部,主参编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学》、《中医内科学》、《方 剂学》、《中医内科学·肾病与内分泌分册》、《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 论》、《中医经典选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导论》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等 12 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性学术论文近 50 余篇, 其中 SCI 收录 20 余篇,Medline 收录 10 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5 项、省级科研项目 10 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贰奖 1 项,荣获“首届中西医 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及“全省首批中医药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人才”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wuxili1975@xjtu.edu.cn 或 wuxili1984@163.com 于小勇,男,1969 年 10 月 18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肾病二科主任,中组 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学科后备带头人,国家中医肾病(西北)区域中心负责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 会肾病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肾脏病学专委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 肾脏病学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陕西省医 学会/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常委。 1993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省中医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工作。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29 年, 先后出版专著 7 部,发表论文 12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4 项,主持市级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肾间质纤维化及血液净化并发症中西医结合研究 电子邮件:gub70725@126.com 张晓凤,女,1977 年 7 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兼任中华 中医药信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 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2002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5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 中医学院,2013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在陕西省中医医院 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从事临床、教学、科研 工作 16 年,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级课题 5 项,厅级课题 5 项, 出版学术著作 2 部,发表论文 40 余篇,获得专利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肾脏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18909281889 电子邮件:zxfeng02@aliyun.com 赵艳龙,男,1981 年 10 月 7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任 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血液透析 科主任职务,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肾病中药发 展研究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肾病分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西安市医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2006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先后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陕西省中医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从 2009 年工作 10 余年,先后发表论文 10 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省级课题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的免疫学和表观遗传学机制及终末期肾脏病的替 代治疗。 电子邮件:zyl200103@163.com 桂定坤,男,1978 年 1 月 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 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人才。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 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1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2007 年 7 月在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 位,先后在浙江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 合防治肾脏病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1 项。 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dingkungui@sjtu.edu.cn 刘宏宝,男,1975 年 4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 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肾脏内科暨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兼任中国 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肾脏病学与血液净化 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 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1999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先后在西京医院肾脏内科、唐都医 院肾脏内科工作,主要从事肾脏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2008 年 9 月至 2011 年 11 月,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14 年 3 月至 2017 年 3 月,在空军军医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先后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军队医疗 成果奖多项,出版专著 4 部,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60 余篇(其中 SCI 文章 30 余篇,IF>10 分 2 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中国博士后基金 1 项, 省级课题 2 项,校院级课题 8 项,累计科研经费 300 余万元。自 2018 年成为陕 中医硕士生导师以来,所带每届硕士生均被评为优秀毕业生(2021 年和 2022 年 毕业),并发表 SCI 文章(均为中科院 2 区,2 篇 IF 7.3 分,1 篇 IF 4.8 分)。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学位)——肾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 研究 电子邮件:xjsnlhb@fmmu.edu.cn 潘龙,男,1965 年 03 月 08 日出生。本科学历,医学学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安高新医院国家药物 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西安高新医院肾病治疗中心副主任,西安卫健委血液透析 质控中心副主任。目前担任陕西省医学会肾脏病委员会常委;陕西省血液透析质 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陕西省药学会临床药理学会常委;陕西省药学会 药物 安全评价专委会副主委。 1986 年本科毕业陕西中医学院,先后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1986-2004):马来西亚首都中医学院任内科讲师,沙登中西医结合诊所从事肾 脏病临床工作(2005-2006):西安高新医院(2006 年至今)工作。从事肾脏病 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35 年。先后主编专著 5 部,发表学术论文 51 篇,获省部 级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 3 项:主持市级科研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肾脏病临床实验研究和中药肾脏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 联系方式:029-88332036,手机:13379287886; 信箱:pl6538@126.com 李仁廷,男,1965 年 08 月 14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 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药大学肿瘤教研室主任、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医院院长职务,兼任国家中医肿瘤临床重点专科学 术带头人,首届中国中医肿瘤防治联盟副主席;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精准医学 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外治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 常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治疗研究会常务理事。 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副主任委员。 1986 年 0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 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工作至今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肿瘤临床、教学及 科研工作 35 年余,先后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3 项,省级课题 5 项,主持市级课题 3 项,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创新教材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副主编。培养研究生 30 余人。熟读中医经典,注重临 床实践,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肿瘤疑难病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创 新并重,经过 30 多年的探索在中医药治疗内科疑难病、良、恶性肿瘤方面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获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治则和方药研究 联系方式:13892942129 电子邮件:lrtingkkk@163.com 吴宏培,女,1973 年 12 月 26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中附院病理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 会陕西省分会病理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 协会第二届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第二届分子病理专 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性学会第二届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 省保健学会临床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病理专业委 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第五届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 会病理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病理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细胞 学组委员、咸阳市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咸阳市病理诊断质量控制 中心副主任。 2005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17 年 12 月硕士毕业于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主要从事病理诊断工作。从事病理工 作 20 余年,先后撰写学术论文数 10 篇,省级科研立项 1 项,市级科研立项 2 项,先后获得市局级科技进步奖 2 项,省级科研三等奖 1 项。擅长全身各系统疾 病的病理诊断,能够解决临床各学科少见和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及重大技术问题, 承担院内外疑难复杂病例的会诊,诊断准确率高。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淋巴造血系统、乳腺和软组织病理。 电子邮件:Ljhwhp@sina.com 肖海娟,女,1980 年 6 月出生,医学博士,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后,副主任 医师,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肿瘤医院三病区主任,兼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医药临床研究分 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学 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2012 年 7 月博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后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 作,主要从事肿瘤内科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从事临床工作 20 余年,在核 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国际学术论文 10 篇,出版学术著作 1 部。主持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2 项、省部级课题 2 项,中国博士后基金 1 项,陕西中医药 大学一流学科创新团队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道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电子邮件:xhjdoc@QQ.com 许鹏,男,1979 年 10 月 11 日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任医 师,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全 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陕西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 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 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陕西省抗 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世中联肿瘤经方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 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2 年 0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获中医学学士学位; 2006 年 07 月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肿瘤方向) ,获临床 医学硕士学位; 2014 年 06 月获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学位。自 2006 年 07 月起在陕西省中医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肿瘤中西结合临床工作。主持 省级课题 2 项,参与省级、厅局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 十余篇,主编著作 1 部。 主要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的中医药防治。 电子邮件:zxz310@sina.com 杨晨光,男,1971 年 12 月 10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 才。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 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 学会肿瘤分会委员、心身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 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 主委,陕西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担任美国《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杂志审稿人,《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编委。 1995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期在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科工 作,期间多次赴法国研修,先后获得法国临床肿瘤学深入培训证书(AFSA)及 PhD 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西医肿瘤临床工作。先后出版专著 3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1 项,省级课题 5 项, 主持省级课题 4 项。 主要研究方向:恶性肿瘤的中西医治疗。 电子邮件:yang_chenguang@hotmail.com 张亚密,女,1969 年 6 月 22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陕 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世中联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抗癌 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抗癌协会 第三届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肿瘤康复专业委 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肿瘤中西医结合防治专业委员会委 员。 1991 年 7 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毕业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 科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30 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 57 篇,参与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2 项,主持、参与省级课题 3 项,主持厅局级课题 5 项,研究成果获得陕 西省科学技术 3 等奖 1 项,咸阳市科学技术 2 等奖 1 项,咸阳市科学技术 3 等奖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恶性肿瘤临床和实验研究 联系方式:13891084588 电子邮件:zhangyamiysh@163.com 陈捷,男,1964 年 5 月 9 日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科名誉主任,陕 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肿瘤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 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结合学会姑息治疗专业 会主委,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 员会副主委,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1988 年-1992 年工作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1992 年至现在工作于陕西省 中医院,主要从事肿瘤中西结合临床工作。先后编写专著 7 部,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承担并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 3 项,厅局级课题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chenj0509@163.com 翟笑枫,男,1975 年 1 月 6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上海长海医院中医肿瘤科主 任。兼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 合学会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1999 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在上海长海医院工作,长期从事恶性 肿瘤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临床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专著和教材 6 部。发表论文 8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部级科研课题 7 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 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一等奖、军 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各 1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4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 联系方式:13917595511 电子邮件:zhaixfch@163.com 王鹏利,男,1980 年 9 月 20 日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 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 医院四病区主任,陕西省名中医学术继承人,陕西省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咸 阳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 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多原发不明原发 青年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肺部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介 入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消化道疾病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8 年 7 月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2013 年、2019 年先后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进修肿瘤外科及肿瘤介入专业。先后在我院从事肝胆外 科、肿瘤的内外科工作,在我院率先开展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肿瘤射频消融、 肝癌 TACE、梗阻性黄疸 PTCD、消化道和胆道管腔支架植入、营养管植入、输液 港植入、肺部和妇科肿瘤出血的栓塞治疗) 。目前主要开展肺癌、肝癌、消化道 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等业务。从事肿瘤临床工作 10 余年,先后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4 项, 市级课题 3 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咸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项。 主要研究方向:消化系统肿瘤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 电子邮件:wplxy0421@163.com 任秦有,男,1960 年 10 月 24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名老中医夏天教授中医学术师承制继承人,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曾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陕西省重点中西医结合肿瘤 专科)、中医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常 务委员、解放军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常 务理事、陕西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担任监事等。 198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后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 医科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整合肿瘤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任职期间,主编出 版专著、教材 3 部,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SCI 6 篇,主持参家国家自然科学、 军队中医药科研专项及陕西省课题 10 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1 项,国家发明专利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晚期肿瘤的研究 联系方式:13572229236 电子邮件:renqiny@163.com 郑瑾,女,1973 年 9 月 30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解放军总院博士后,陕西中医药大学、空军军医大学、西安医学院硕士 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陕西省重点中西医结 合肿瘤专科)、营养科主任,中医学教研室主任,陕西省中西医整合肿瘤真实世 界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中医学基础》负责人,兼任中国抗 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解放军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 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 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编委等。 2010 年 7 月博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肿瘤学专业,主要从事中西医整合肿 瘤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任职期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博 士后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 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医院临床研究重点项目、医院科技创新发展基 金项目及管理与服务创新项目等 20 余项;研究成果获得陕西省抗癌协会科技优 秀论文二等奖 1 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国家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 利 1 项;参编专著、教材 4 部;以第 1 及通讯作者发表 SCI 10 余篇,发表国内 核心期刊 4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整合肿瘤学基础与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13572848739 电子邮件:zjddln@163.com 严首春,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 年 3 月 14 日(农历二月初七)出生, 大学学历,医学博士学位,急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 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咸新区中心医院急诊医学 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医疗总监职务,兼任中 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届中西医结合急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 急诊专科医联体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胸痛学组委员、中西医结合 急救学组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西医结合急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真 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中毒学组 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心理学专 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应急管理厅专家库应急救援专家:陕西省医师协会急诊医 师分会常务委员、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院前急救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 医学会院前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 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重 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 药学会第二届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西安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院前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 任委员;咸阳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3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2007 年 6 月硕士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2020 年 4 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 部,获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西安市 第一医院工作,主要从事急诊医学临床及管理工作。从急诊医学临床工作 29 年, 先后出版主编医学专著 4 部,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其中以 第一作者身份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16 篇,通讯作者 4 篇;SCI 论文 2 篇(影响 因子分别为 5.168 和 3.288),第三篇目前大修中。主译医学专著 1 部,获国家 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1 项。主持国家两部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 生健康委员会)项目 1 项、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项目 1 项、陕西省卫生厅科研课 题 1 项;陕西省科技厅科研课题 1 项;获陕西省科技二等奖 1 项、西安市第十七 届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 1 项、西安市第十八届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肺癌发生发展机制研究,脓毒症肺损伤机制研究,5G+智慧 急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电子邮件:shouchun_yan@126.com 司海龙,男,1982 年 03 月 01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 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 学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肿瘤专家分会常务委员。 2007 年 0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先后在邵阳医专附属医院、陕西中 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 发表论文 1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 项,陕西省科技厅课题 1 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电子邮件:hailongsia@163.com 王刚,男,1976 年 3 月 21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职 称,陕西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 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二科主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 医学院诊断教研室副主任。社会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中国中 西医结合学会血液专委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陕西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委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转化医学青委会委员;陕西 省抗癌协会癌痛专委会委员;西安市癌症康复协会精准治疗专委会委员;咸阳市 脑心同治学会慢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咸阳市临床免疫学会常委等。 1998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7 年 7 月研究生毕 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从肿瘤、血液内科工作 20 余年,擅长 恶性肿瘤、疑难血液病的诊治,尤其对于中西医并重、针药结合有较多心得,先 后发表论文 20 余篇,参与省市级课题 2 项,主持厅局级课题 1 项、院内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恶性肿瘤、血液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电子邮件:491179058@qq.com 王克穷,男, 1961 年 3 月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陕中二附院肿瘤三科主任。学术任职:国家自然科研基金课题评审专家;陕西科 技奖励评审专家;世界中联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理事会常务 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肿瘤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肿瘤防治专业委 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医腹诊技术推广组组长;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外 审专家;现代中医药杂志外审专家。 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咸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河北省卫生厅 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出版专著 5 部,参编 2 部,发表论文 80 余篇。 研究方向:恶性肿瘤的辨证标准研究及规范化治疗;方剂本源剂量的探索与 应用;中医腹诊的推广及应用;基于 KDD 之中药量效及配伍关系研究 联系方式:15929100110 电子邮件:keqiongwang@163.com 魏辉,男,1973 年 02 月 06 日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中西医结合临床硕 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肿瘤医院副 院长职务,兼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 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会、肺癌专委会、 肿瘤转移专委会常委。 1998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2006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江西 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直从事肿瘤临床工作。从 2006 年发表论文 20 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2 项,主持市级课 题 2 项,校级课题 1 项,横向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中医药治疗与免疫治疗 电子邮件:276077154@qq.com 张效科,男,1963 年 9 月 1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陕 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世中联内分泌专委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为会常委,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委会副 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1985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2004 年 6 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 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科 研、医疗工作。从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30 余年年,先后出版专著 5 部, 发表论文 6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3 项,主持市级课题 6 项,获陕西省高校科技三等奖一项。 主要研究方向: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联系方式:13038543086 电子邮件:zhangxiaoke12340@163.com 樊新荣,男,1973 年 2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20 年 9 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副局级干 部,2020 年 12 月任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援藏)。兼任中 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会 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养生分会副会长。 先后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卫健委工作,主要从事中医药临床、 研究、管理工作。亚健康专业系列教材学术秘书及编委,主编或副主编著作 10 余部,主持研制发明国家发明专利“阴阳调和仪”及科研产品“中医健康测评调 理系统”、“安神助眠贴”、“克癃胶囊”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以第一作 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50 余篇,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 国家 973 课题、世界卫生组织课题、行业科研专项、中央联络部等课题 10 余项。 获得省级以上各种奖励及荣誉称号 20 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亚健康中医药调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联系方式:010-64089827 电子邮件:fxr1973@126.com 裴瑞霞,女,1964 年 5 月 2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业务主任、 高上林工作室负责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免 疫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 国中药协会内分泌疾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 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 西省康复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内分泌糖尿病专 业委员会、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 第六届理事会理事,西安医学会第五届内分泌糖尿病学分会常委,陕西省及西安 市卫生(中医)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等职务。 1987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五年制),毕业后一直在西安 市中医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内分泌、老年病专业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 内分泌专业工作已经 34 年,尤其在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方面, 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1995 年至 1998 年于西安市卫生局临床研究生班学 习(三年制),1997 年至 2000 年参加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学 习(师承高上林主任) 。先后出版学术著作 7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获得省、市 科技进步奖共 7 项,主持省市级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18709202323 电子邮件:29prx@163.com 祁海燕,女,1982 年 9 月 14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米氏内科内分 泌二科副主任职务,兼任陕西省健促会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 员会委员,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内分泌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中 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6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 院西苑医院,博士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陕西省中医医院工作,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从 2009 年入职以来 工作 13 年,先后出版主编专著 1 部,参编专著 3 部,发表论文 10 余篇,主持省 级课题 1 项、局级课题 1 项。参与国家级课题 1 项,省级课题 5 项,市级课题 1 项,参加全国中医创新骨干人才项目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痛风,高脂血症等 电子邮件:future1058@163.com 崔翔,男,1982 年 2 月 2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中医肝病 博士后,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安康市中医医院 肝病科暨肝病研究所主任,兼任: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肝病患者教育(安康) 基地”负责人;全国肝胆病防治咨询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中 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门静脉高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 作 组 (CNSLD) 全 国 委 员 ; 广 东 省 & 深 圳 市 中 医 学 会 肝 胆 病 学 会 委 员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Research》杂志编委,担任陕西省科研评审 与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2005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2008 年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2017 年博士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安康市中医医院,深圳市中医院从 事肝病临床与科研工作。近 10 年来,发表论文 60 余篇,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 1 项,省部级课题 2 项,主持或参与市级课题 10 余项,2017 年被遴选为“陕西省 青年科技新星”,2020 年入选陕西省第三批“中医优秀临床研修人才”培养对象。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肝病与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 联系方式:18091532326 电子邮件:seak8201@163.com 沈璐,女,1970 年 11 月 2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职 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科室主任职务,兼任白求恩精神 研究会内分泌糖尿病分会肥胖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副 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陕西医学会糖尿病分 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 1994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一直在陕西省中医医院工作,主 要从事内分泌风湿病临床工作。从事临床工作 28 年,先后出版专著 3 部,发表 论文 30 余篇,主持省级课题 4 项,主持市级课题 1 项,参与省市级课题 1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风湿病 联系方式:13609128607 电子邮件:2959416418@qq.com 宋宗良,男,1962 年 2 月 28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陕 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二科首 席专家,兼任陕西省中医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 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学会中西 医结合分会内分泌与代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内分泌 与代谢专家委员会委员,咸阳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1986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 1995 年参加中华内分泌学会 主办的中西医治疗糖尿病高级研修班,师从我国著名老中医专家祝谌予先生,主 要从事临床内分泌工作。从事内分泌、糖尿病专业 20 余年,发表医学论文 30 余篇,主持及参与课题数项,获得陕西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内分泌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联系方式:13992039988 电子邮件:songzongliang018@163.com 苏虹霞,女,1980 年 11 月 26 日出生,硕士研究生,中西医结合内科副主 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陕西中医药大学内分泌二科副主 任,现担任西安市中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内分泌疾 病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 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肥胖专委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委员。 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大学,师从全国名中医亓鲁光教授。2010 年硕士研 究生毕业后留在宝鸡市中医院工作,先后在呼吸科、消化内科、内镜室、内分泌 科工作。2014 年来我院内分泌二科工作至今。2018 年-2019 年在北京 301 医院 内分泌科进修。主持参与厅局级课题项目 7 项、发表论文 10 篇。从 2010 年工作 10 年,先后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10 余篇,参与省级课题 4 项,主持市级课 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垂体、骨代 谢疾病、生长发育等疾病的中西医诊治。 联系方式:13669102615 电子邮件:190756459@qq.com 苏露煜,男,1978 年 6 月 24 日出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讲师,陕 西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陕西省国际医学 交流会促进会内分泌糖尿病专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慢病管理专业、老年医学 专业委员,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 腺专业委员。 2007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一直从事 中医基础和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 4 项,公开发表论文 20 余篇,参编著作 5 部,发明专利 1 项,2015 年参与的课题“脾气散精”理论 在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老年病防治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获陕西省科技二等奖。擅长 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脾胃病、其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证等,特别重 视“糖尿病并发症应从三阴病辨治的思想”、 “脾胃病应重视疏肝和升阳的思想” 。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电子邮件:643930005@qq.com 苏衍进,男,1975 年 9 月 2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一科 主任,兼任中国西部中医内分泌暨糖尿病联盟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内 分泌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委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保健协会 肥胖专业委员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4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教 学、科研工作至今。参编著作 7 部。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参与 3 项国 家自然基金课题;主持省部级课题 2 项,厅局级课题 7 项。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 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咸阳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发表学术 论文 4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及实验研究。 联系方式:15353150315 电子邮件:suyanjin2008@126.com 汪德芬,女,1971 年 9 月 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现 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会副主委,陕 西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促进会内分泌糖尿病学会常委,陕 西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和陕西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委员、西安东方传统医学 常务理事, “高上林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成员,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特 约审稿专家。 1996 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获中医学学士学位;2006 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医 学院内科学硕士学位;2016 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国 家名中医吉海旺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在职博士(2012.9-2017.6), 导师为全国内分泌专家施秉银教授。 1996 年大学毕业分配至西安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内 科临床工作,先后在院急诊科、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内分泌科工作。负责及参与 省、市级科研课题 10 余项,独立主持 6 项。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 医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 20 余篇,专著 1 部、合著 2 部。获西安市自然科学优 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获陕西省科技成果 2 项、西安市科技成果 1 项,西安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临床与基础研究,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痛风、 骨质疏松症等临床经验丰富,就糖尿病的中西医防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联系方式:手机 13991185055 电子邮件:wangdefen69@sohu.com 王兵,男,1967 年 8 月 15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 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和补肾活血法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 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建设单位(六院)中医学科负责人,上海中医药大学 兼职教授,上海市“杏林新星人才培养”指导老师,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上海 市卫健委评审专家。 1990 年 8 月本科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 ,先后在河南省 中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工作;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青年 教师国外访学进修计划和上海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领计划,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布法罗分校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临 床工作 32 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肝胆胃肠病和代谢综合征组分疾病。参编专 著 2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SCI 论文 6 篇)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部 级课题 3 项,主持上海市科委课题 1 项,上海市卫健委课题 5 项,上海交通大学 教学课题 1 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学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综合征和慢性肝病 电子邮件:ebingliver@163.com 王惠玲,女,1983 年 9 月 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内分泌分会委 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甲状腺专 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促会内分泌 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性学会第二届内分泌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 省保健学会慢病管理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技特派员,咸阳市保健协会糖尿病分 会委员 2010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先后在邵阳学院工作,主 要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2017 年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陕 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至今,先后发表论文 20 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2 项,省级课题 2 项,主持市级课题 3 项,主持发明专利 2 项,获陕西省科技 进步奖 3 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电子邮件:huilingwanga@163.com 肖洋,男,1981 年 1 月 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陕 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长安米氏内科流派主要传承人,国家内分泌 区域诊疗中心专科负责人,陕西省名中医许建秦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现任陕西省 中医医院米氏内科内分泌二科主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委员,中华 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健康促 进与教育协会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 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中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保健学会肥胖专委会常委, 西安市妊娠内分泌代谢病分会常委,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 委等职。 2007 年 6 月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长期在陕西省中医医院工作,主要从 事中医内分泌专业,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 15 余年,先后参编专著 3 部, 发表论文 30 余篇(SCI 收录 1 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 3 项,参与国家级 2 项, 省级课题 5 项,省部级课题 5 项,院级课题 2 项。主持药物临床试验项目 2 项, 发明“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祛瘀降浊方剂”国家专利 1 项(专利号:ZL 2021 1 1241025.7)。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诊疗 电子邮件:99641710@qq.com 白小林,男,1971 年 10 月 6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兼 任世界中联糖尿病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西安 市糖尿病分会委员、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内分泌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 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西安市中医学会内分泌专业 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个学术职务。 1997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一直在西安市中医医院工作,主要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25 年,先后出版专著 6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 篇。参与省级课题 6 项,主持市级课 题 4 项,参加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项目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bxl02185@126.com 段玉红,女,1977 年 2 月 2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二科 主任,长安米氏内科流派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站工作室负责人,担任中 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七届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健促会糖尿病足病分会 常务委员、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内分泌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6 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全国名中医亓鲁光教授,毕业后一直 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主持及参与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 SCI 三篇,获咸阳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获得中华医学会中医药学会 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联系方式:15319013629 电子邮件:56782039@qq.com 李群,女,1974 年生,学士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陕西省中医药 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陕西省中西医结合风湿 病专委会常务委员,陕西省糖尿病学会分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委 会委员,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会委员,陕西省 老年病协会委员。 1998 年 7 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一直从事内分泌科相关的临 床医学及科研工作,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4 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1 项,先后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陕西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内分泌专业 电子邮件:2139028134@.com 李祯,女,1984 年 10 月 22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委员会 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 会委员、榆林市内分泌代谢病学会委员等。 2008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榆林市中医医院, 2012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一直在榆林市中医医院内分泌 科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在国家和省级杂志发表论文 5 篇,主持陕西省中管局课题 一项,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一项,参编著作一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治 2 型糖尿病。 电子邮件:lizhen0067@163.com 刘霞,女,1978 年 7 月 26 日出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 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榆林市中医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内分泌科副主任。榆林 市突出贡献专家、榆林市一五二人才、榆林市青年科技人才、榆林市最美科技工 作者、榆林市人才扶贫专家。现任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内分泌和糖尿病学分会 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 代谢学会常委,陕西省健促会糖尿病足学会常委,榆林市内分代谢病学会秘书长 等。 2005 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延安大学,一直在榆林市 中医医院工作,从事内分泌糖尿病科教研工作。主持完成榆林市科研项目 1 项, 院内科研项目 2 项,参与完成陕西省科技厅科研项目 1 项,榆林市科研项目 5 项。获陕西省科技成果 2 项,榆林市科技成果 4 项,榆林市科学技术奖 3 项,榆 林市科技调研成果奖 5 项,榆林市自然优秀学术论文 8 项。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 上发表专业优秀论文 20 余篇。SCI 论文 1 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矮小症、肥胖、 痛风、骨质疏松、垂体、内分泌高血压等。 电子邮件:54493276@qq.com 路波,男,1967 年 5 月 2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陕 西省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医疗处 处长职务,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 医学术研究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 学会糖尿病专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副主任委 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秘书长,中国医院协会第三届理事世界中 联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1991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一直在陕西省中医医院工作,主要 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先后出版专 著 5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 3 项、省级课题 5 项,参与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10 余项。获得发明专利 1 项、陕西省科技进步 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联系方式:13992813691 电子邮件:lubodf@163.com 马丽,女,1989 年 4 月 1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保健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 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 2020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就职于陕西省中医医院内分 泌一科,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先后出版 专著 1 部,发表学术论文 6 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陕西省中医医院院 内课题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电子邮件:mali0177@126.com 倪青,男,1968 年 9 月 24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主任医师,国家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唐氏中医药发展奖获奖专家、首都中青年名中医,国家重点中医内分泌区域诊疗 中心、重点专科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 合会内分泌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 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内分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内分泌 和糖尿病学分会副会长,北京中西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0 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内科专业(获博士学位),后分配至中 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从事医疗及临床教学工作,从事内分泌代谢病 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 30 年。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 973 等各项科研课题 50 余项,已发表学术论文 758 篇,其中 SCI 文章 30 余篇。 主编学术著作 40 本。已培养研究生 70 余人。已获得国家奖 2 项,省级和学会奖 18 项。 主要研究方向:内分泌代谢病的中医药防治 联系方式:13701253942 电子邮件:niqing669@163.com 朱海慧,女,1976 年 01 月 27 日,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 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省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人。现任陕西省中医 医院内分泌一科副主任、甲状腺专病门诊负责人,兼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 秘书长及青委会主委、省中西医结合免疫病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 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委员等。 2000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先后在陕西中医学院及附属医院、 陕西省中医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临床工作。从事教学及临床工作近 20 年,先后 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持省级课题 3 项,参与省市级课题 10 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电子邮件:drzhuhaihui@126.com 许永攀,男 ,1973 年 4 月 1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副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全国第五批名老 中医沈舒文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消化一科副主任职务,兼任中国中西医结 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专委会脾 胃外治专委会常委、陕西省中西医结合消化专委会常委、陕西省中医脾胃病专委 会常委、西安市中医脾胃病专委会常委等。 1999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从事中西医消化内科专业医、教、研工作已 23 年,曾在空军医科大学西京 消化病医院进修学习 1 年,先后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88 余篇,参与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6 项,主持市级课题 4 项,陕西省中医管理局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基础与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dw197606@163.com 李毅,男,1978 年 11 月 1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主任 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 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 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2006 年 7 月硕士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 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15 年,先后出版专著 2 部,发表 论文 40 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主持省级课题 4 项,主持市级课题 4 项,已发明国家专利 3 项。荣获省市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3 项。多次荣获大学 “教 学大赛奖” “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主要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15091009058 电子邮件:184697086@qq.com 史英,女,1983 年 12 月 2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陕 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肝病专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 2007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系,研究生毕 业后工作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脾 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工作。工作 11 余年,发表论文 20 余篇,主持陕西省科技 厅项目 1 项,参与省、市级课题 3 项,实用型专利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脾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工作 电子邮件:405262439@qq.com 丁辉,男,1968 年 1 月 24 日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内科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供职于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所。 1992 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2003 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7 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慢性肝病 的临床治疗及中医临床文献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 中 SCI 收录 4 篇,参与编写学术著作 4 部,主持的项目有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等 5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慢性肝病的基础与临床 联系方式:电话 029-85366965 Email:13619200309@163.com 赵晓平,男,1963 年 10 月,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二级教授、主任医 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有 突出贡献专家,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获得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 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外科区域性中医诊疗中心学术带头 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医保局基本药物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 会科技成果评审专家,陕西省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救专 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药量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 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主委,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工 作先进个人,陕西省第六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指导老师,陕西省健康陕西科普 首聘专家,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原院长/党委书记,咸阳市政协常委,咸阳 市第一届杰出贡献人才奖获得者,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1985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 作,主要从事医院管理和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的诊疗和研究工作,擅长运用中西 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管病、脑肿瘤、脑损伤、脑积水、癫痫、急腹症等。对脑胶 质瘤、高血压脑出血、三叉神经痛等疾病有独特的见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陕西省重点产业链研发项目等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 15 项。主持申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院建设 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国-瑞士国际日内瓦合作中心,院士工作站, 国家级重点专学科建设项目,国家中医区域性医疗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工作,曾应 邀出访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波兰、白俄罗斯、瑞典、泰国、朝鲜、香港等地 进行学术交流与讲座,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获“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4 项,发表学术论文 140 篇,主编、参编著作 7 部,培养 硕士研究生 29 名,博士研究生 4 名,其中获得国家奖学金 2 人,优秀毕业生 3 人,优秀毕业论文 6 人;培养全国中医创新骨干人才 2 名,全国“西学中”骨干 人才 2 名;陕西省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 2 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zxp9918@sina.com 张毅,男,1973 年 10 月 1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主任 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脑病医院脑外病区主任职务,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 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保健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急诊创伤 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会院前急救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康复专业 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等。 1998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 学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出版专著 3 部,发表论文 40 余篇,以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 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多项,主持省市级课题 5 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获咸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4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13689107988 电子邮件:SXgg1129@163.com 范小璇,男,1979 年 12 月生,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副 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 药大学附属科研部主任,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脑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 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办公室主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络病研究室主任。兼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与产业化专业委员会 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 员会委员,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命题专家,国家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 Journal of Modern Neurology 编委,《中国全科医学》、《实用心脑肺科学杂 志》、《中国医药科学》等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全国优秀中医创新骨干人才, 陕西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咸阳市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咸阳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咸阳市“第三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陕西省血管老化和 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双链融合”创新团队带头人,咸阳市神经损伤 与再生中西医结合防治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先后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 作,主要从事创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脑出血中西医结合 精准防治研究、脑胶质瘤中西医协同防治研究等研究工作,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 目 15 项,发表学术论文 120 篇,主译《临床神经病学》、副主编《中西医结 合神经外科研究与实践》专著,参编“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外科 学》、西部精品教材《中西医临床外科学》和《中国中西医实用神经外科学》等 著作 8 部,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4 项,厅局级科学技术奖 8 项,获得国家发明 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各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损伤与脑血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电子邮件:szfyfxx@163.com 邱正国,男,1979 年 05 月 06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 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第一手术麻醉科主任职 务,兼任陕西省医师学会痛疼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6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先后在西电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二 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麻醉疼痛临床工作。工作 10 余年,先后发表论文 10 余篇,主持省级课题 1 项,参与省级课题 1 项,市级 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脑保护、神经退行性病变 电子邮件:qiugou506@163.com 屈延,男,1974 年 1 月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陕 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 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常 委兼总干事、国家创伤中心颅脑创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 会青委会副主委、解放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 候任主任委员等职。 1997 年 07 月本科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先后在先后在美国 Thomas Jefferson 大学、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及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主要研究 方向为颅脑创伤、脑卒中及脑肿瘤的综合临床救治及研究。近年主持国科金优青、 重点、面上项目、“973”、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等国家级课题 20 余项。牵头 撰写并发表《中国神经外科快速康复专家共识》,第一完成人获省科学技术一等 奖 1 项、授权国家发明等专利 7 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70 篇,主编英文 专著 2 部,主编译专著 2 部。获聘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入选国家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拔尖人才,获中国科协“求是” 杰出青年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一类岗位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颅脑创伤、脑卒中及脑肿瘤的综合临床救治及研究 联系方式:18629074363 电子邮件:yanqu0123@icloud.com 王晓明,男,1977 年 1 月 1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电集团医院医务部副主任。 2004 年 7 月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 先后在西电集团医院神经外科、 医务科工作,主要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工作 18 年,先后发表 SCI 论文 1 篇,发 表核心论文 10 余篇,参与国家级神经介入建设中心工作,参与省级课题 2 项, 主持市级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的微创及神经介入诊疗 电子邮件:1251444922@qq.com 张凌,男,1977 年 9 月 2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 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榆林市中医医院医务科科长、重症医学科主任、神 经外科副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急诊分会青年委员;陕西 省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 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神经外科分会委 员、颅底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神经外科分会 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榆林市重症医学学会会长;榆林市中医 脑病学会副会长。 2005 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主要从事神经外科、重症医学临床工作, 从事临床工作 22 年,曾先后到西京医院、唐都医院、天坛医院进修学习。开展 多项院内新技术新项目;编写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10 余篇;主持或参与榆林市 科技计划项目 5 项,其中 2 项被评为陕西省科技成果;获得榆林市科学技术一等 奖 2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获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榆林市有突出贡 献专家,榆林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外科微创治疗、神经重症 电子邮件:13572650000@163.com 周锋,男,1980 年 8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在职博士,主任医师,陕西中 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现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 咸阳市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Biotechnol Appl Biochem 杂志审稿人,世界中 医药联合会方药量效委员会理事,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陕 西省保健学会急诊创伤重症分会委员等。 2007 年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 安交大一附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国家中管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工作、学习, 主要从事神经血管病、帕金森、认知障碍等脑病的中西结合诊疗,从陕西中医药 大学附属医院脑病专业工作 15 年后,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 20 余项,主持及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面上项目 2 项,发表论文 40 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 24 部,专利 6 项,获多项国家及省市级奖项。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血管病、帕金森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电子邮件:362811715@qq.com 侯俊明,男,1964 年 01 月 25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 副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区域中医诊疗中心肿瘤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 材编委;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外科 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材编委,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 委员等。 1987 年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工 作,主要从事腺体及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工作 35 年,先后出 版专著 4 部,参编教材 7 部,发表论文 90 余篇,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 标准化课题 1 项、陕西省十个重大病种创新计划课题 1 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重 点课题 1 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咸阳市科技局等课题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腺体及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13892006686 电子邮件:houjunming125@163.com 田博,男,1981 年 5 月 11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生职 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医院院长助理职务。 咸阳市“三五”人才。陕西抗癌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乳腺 癌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 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执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肠痈”项目修 订工作;陕西省科技厅“胃肠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咸阳市中西医结合 治疗消化道肿瘤微创技术、乳腺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技术创新团队”成员。 2007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毕业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 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肿瘤外科工作。2012 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肿瘤中心进修学习一年,2013 年于清华大学进修学习一年。2019 年工作 调动至西北工业大学医院。从肿瘤外科工作十余年年,先后出版专著 4 部,发表 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省级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甲状腺、乳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13892901281 电子邮件:tianbodr@foxmail.com 雷光焰,男,1963 年 06 月 11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肺癌诊 疗中心主任、粒子治疗中心主任(兼),西安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交通 大学博士后共同导师;西北医药卫生专家人才库专家成员,陕西省“三五人才”, 民革陕西省政协委员。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 癌协会粒子治疗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分会、外科微创 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 临床肿瘤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陕 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纵隔肿瘤 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老年医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 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肺癌微创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国 家肿瘤微创产业联盟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 医师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放射性粒子近 距离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肿瘤微创与介入专业委员会常 务委员。任《中华内分泌外科》 、 《现代肿瘤医学》 、 《中国医药科学》 、 《临床医学 研究与实践杂志》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 1987 年 7 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1996 年于天津 市肿瘤医院进修,1999 年应邀于德国进行学术交流。毕业后在陕西省肿瘤医院 参加工作至今,主要从事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和肿瘤微创外科治疗。从事临床工 作 30 年余,先后出版专著 5 部,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参与国家级项目 1 项, 承担卫生部科研项目 1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6 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 4 项。获陕 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 项,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肺癌及食管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肿瘤微创外科治疗 联系方式:13032933919 邮箱:lei-g-y@163.com 任占良,男,汉族,出生于 1983 年 6 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陕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专业特长:工作以来秉持一颗“医者仁 心”治病救人,处于肿瘤临床工作第一线,专业理论技术扎实,临床工作经验丰 富,主要从事普胸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10 余年,对胸部恶性肿瘤及消化 道肿瘤的诊治,尤其在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胃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恶 性肿瘤的临床诊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急危重症胸外伤如多发肋骨 骨折、血气胸、创伤性湿肺、开放性胸部损伤的救治有丰富经验;能熟练开展普 胸外科常规手术。以团队协作开展单孔胸腔镜手术,擅长单孔胸腔镜胸部良恶性 肿瘤的微创手术。 学术兼职及科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 业委员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肺癌专业委员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 会专业会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保健协 会胸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咸阳市 医学会心脏外科及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学习工作经历:2002 年 9 月-2007 年 7 月就读陕西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学习;2007 年 7 月-2008 年 8 月在西安交通 大学第二附属西安济仁医院工作;2008 年 9 月-2011 年 7 月在陕西中医学院中西 医结合临床医学系硕士研究生学习;2011 年 7 月-2016 年 7 月在陕西省森工医院 外科工作,工作期间依次聘任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2016 年 7 月-至今在陕西 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工作,工作期间依次聘任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主持省级课题 1 项,参与省级和市级课题各 1 项;发表核心论文及国家级医 学专业期刊论文 40 余篇,SCI 2 篇;实用专利 1 项;著作 4 部。 研究方向:胸部良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和个体化治疗。 韩乐,男,1984 年 12 月 1 日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任医 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国研究型医院生物治疗专业委 员会委员,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 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2010 年 7 月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后在陕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工作,主要 从事胸部肿瘤外科工作, 后于 2018 年 6 月于空军军医大学取得外科学博士学位。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4 篇(最高 IF 7.3),中文核心期刊 7 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博士后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1 项,卫生厅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肺癌的发生及转移机制,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电子邮件:19841201h@xjtu.edu.cn 杨得振,男,1985 年 07 月 28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 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工作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 院肿瘤外科。兼任: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 协会胃肠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消化道疾病微创外科专业委 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西北中医药肿瘤防治 联盟第一届理事。 2019 年 7 月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后一直在附属医院工作,主要 从事肿瘤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胃癌,结直肠癌 的手术治疗。工作 13 年,主持科研课题 3 项,参与科研课题 3 项,获咸阳市科 学技术 3 项。参与出版医学书籍 1 部,参与编写外科学教材 1 部。在国家级、省 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0 篇,其中核心期刊 6 篇,CSCD 收录 2 篇。 主要研究方向:腺体及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258131990@qq.com 周军,男,1965 年 3 月 27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 职务,陕西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微创外 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咸阳市普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咸阳地区微创外科联盟 执行理事长。兼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普通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医疗事故鉴定专 家。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西医外科学》副主编。 1988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先后在陕西省商洛地区医院和陕西 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工作。从 1988 工作 34 年,先后参编国家级教材 4 部,任副主编。荣获咸阳市科技进二等奖 1 项,三等 奖 2 项,主持厅局级课题 3 项,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 电子邮件:13629106789@163.com 孙建飞,男,1972 年 9 月 24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外科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会主席、院长 助理,兼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咸阳市医学会普 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咸阳市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诊疗技术创新团队主持人, 曾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一科副主任。1995 年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 院,从事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27 年,先后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 安交大一附院进修学习 2 年,2016 年于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学习外科腔镜 微创技术 6 个月。 主要工作方向为普外急腹症、肝胆疾病、消化道肿瘤、门静脉高压症的中西 医结合外科治疗。在外科治疗中注重微创治疗,注重中西医结合,擅长通过辨证 论治、辨病与辨证结合的方法在术后肠功能恢复、胃瘫、肿瘤综合治疗、肠粘连 等方面应用中医中药,尤其在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取得较好疗效。已发表学术论文 24 篇,编写出版专著一部(《急腹症中西医结合 治疗》,独著) 。获得咸阳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次、咸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急腹症的研究. 电子邮件:575854654@qq.com 雷霆,男,1978 年 9 月 1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 、主任 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第一临床医学院肝胆外科副主 任,外科一支部书记,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兼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 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委。咸阳市科技创新青年领军人才; 咸阳市三五人才。 2002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 作,主要从事普通外科医疗、科研、教学工作 20 年,先后参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 《科学技术出版社》十四五规划统编教材 2 部,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2 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 3 项,厅局级科研课题 7 项,荣获陕西省级科技进 步二等奖、三等奖各 1 项。2016 年获“中医药社杯”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 比赛三等奖。2018 年西北高等医学院校联盟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陕西省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首届技能大赛教师组(技能教学组)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研究;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电子邮件:554631847@qq.com 王国泰,男,1983 年 07 月 03 日出生,在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陕西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 兼任国抗癌康复会肝胆胰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救援医学协会整合康复医学分会 青年委员;中国中西结合学会急性胰腺炎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 (WEDA)肝胆胃肠微创外科联盟委员会理事;陕西省保健协会消化道疾病微创外科 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腹部外科专业委员委员。 先后就读于大连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先后在大连医科大学附 属一院、浙江大学一附院、中国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学习。2011 年参加工作, 主要从事肝胆胰脾微创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 5 年,主持省部级重点项 目 3 项,厅局级重点项目 3 项,获得省市级科研奖项 4 项;参编全国中医药行业 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肝脏、胰腺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联系方式:18391818106 电子邮件:wangtai_52@126.com 王乾,男,1984 年 04 月 16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肝胆疾 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 会胃癌青年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创面治疗与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 委员会委员等。 2010 年 07 月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 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曾在西安交通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进修一年。目前主要工作方向为肝胆疾病、消化道肿 瘤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2015 年取得我市首批射频消融资质,在我院 率先开展肝癌射频消融技术,采用手术、消融、经血管栓塞治疗(TACE)、中医 中药等方法综合治疗肿瘤。在外科疾病的治疗中注重中西医结合,擅长消化道肿 瘤、急腹症、术后肠粘连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编国家规划教材《普通外 科手术学》,参与《外科学基本理论与实践》网络课程建设。先后在国家、省级 期刊发表论文 15 篇,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 2 项,厅局级课题 3 项,荣获咸阳市 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电子邮件:121453871@qq.com 王双全,男,1963 年 1 月 2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正高(主任 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电集团医院院长职务, 兼任肝胆外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分会普外专业委员会委员、西 安市医学会医疗器械与技术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 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委员会常委等多项学术团体职务。 198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主要从 事普外的临床与科研工作 37 年,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持参与陕西省科技厅、陕 西省卫健委、西安市科技局、西安市卫健委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5 项。主持完成的 课题——“区域动脉灌注联合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研究”获 2011 年西 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9 年“脑卒中及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治疗用固定及转运 装置”、“一种人性化蓝牙听诊器的临床应用”获陕西省科技厅科技工作者创新 创业大赛铜奖。2020 年“多功能转运设备在脑卒中患者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 的临床应用”获陕西省科技厅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021 年度获通用 技术环球医疗集团“科技创新团队”奖。2021 年“一种动物咬伤伤口用冲洗器” “一种动物咬伤医疗用紧急冲洗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肝胆胰脾疾病的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 联系方式:13572970680 电子邮件:13572970680@139.com 王晓峰,男,1972 年 10 月 10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 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宝鸡第三医院院长职务,兼任 陕西省神经外科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总干事,陕西 省保健协会神经外科副主任委员,宝鸡市卒中学会会长、宝鸡市脑卒中质量控制 中心主任、宝鸡市脑卒中急救地图建设办公室主任等各类学术职务 50 项。 199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先后在解放军第三医院工作,主要从事 神经外科工作。从 1994 年工作 28 年,先后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80 余篇,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11 项,主持市级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 电子邮件:wxf1.0@163.com 夏鹏,男,1976 年 9 月 1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 副主任职务,兼任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2000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肿瘤学工作。发表论文 10 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2 项,主持市级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专业型研究方向为:是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微创手术治 疗,专注于达芬奇机器人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学术型研究方向为:肿瘤发生 的分子机制;外泌体在肿瘤中的生物作用及机制研究。 电子邮件:12614104@qq.com 肖刚,男,1981 年 2 月 24 日出生,研究生,硕士,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 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咸阳 市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咸阳市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疝学组秘书。2005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2010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 2010 年毕业至今发表 SCI2 篇,核心期刊论著 20 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 3 项; 获咸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肿瘤、周围血管疾病。 邮箱:xiaogangyan@163.com 杨兴武,男,1966 年 10 月 31 日出生,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 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陕 西普外分会胆道学组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生物 医学工程学会微创外科工程专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消化道疾病微创外科专业 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腹部外科专业委员委员等。先后获得“市三五人 才”、“优秀教师” 、 “教学标兵”、 “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省级奖项 1 项, 市级奖项 5 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 3 项,厅局级课题 10 余项,发表学术论 文 50 余篇。 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30 余年,完成肝胆胰脾领域微创手术近 2 万台,擅长腹腔镜精准肝切除、腹腔镜脾切除及胆道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 术等重大、疑难手术。 主要研究方向:肝脏、胆道、胰腺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联系方式:13891060966 张家墉,男,1967 年 11 月 23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副 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会员,陕西省咸阳市医学鉴定专家组成员,陕西中医学院附 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 1989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延安大学医学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 30 余年,曾在 西安交大一附院进修一年,上海瑞金医院微创外科中心进修一年,先后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10 余篇,参与省局级课题 3 项,主持市级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普通外科 胰腺疾病 联系方式:13619103888 电子邮件:zhangjiayong1@126.com 张泳,男,1974 年 10 月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陕西中医药大 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曾赴美 国、德国留学。“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咸阳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陕 西省保健协会胸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1998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延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陕西 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事胸心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06 年 7 月硕士 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专业,2009 年 7 月博士毕业于第四 军医大学外科学专业,主持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 2 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1 项。 咸阳市科技局项目 1 项,获咸阳市“单孔胸腔镜联合中医治疗肺癌快速康复外科 创新团队” ,获咸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3 项,主编医学专著 2 部,参编专著 2 部, 撰写医学论文 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 篇。 主要研究方向: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zhangyong126126@126.com 雒向宁,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临床医学博士,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本科毕业于中 山医科大学,硕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2014 年赴中德合作-泌尿结石微创治疗广州基地学习微创碎石技术。2015 年,国家公派赴美国 Nebraska 州立大学医学中心学习。2019 年赴德国北威州 Lippe 医院泌尿外科进修学习。擅长腔内微创碎石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 及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等。主持陕西省中管局科研项目 1 项,参与陕西省科技厅 科研项目 2 项。发表专业论文 1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前列腺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yalxn1979@126.com 张育军,男,1971 年 12 月 16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职 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学部 主任职务,兼任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委员会委员。 1998 年 7 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工作,主要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工作 24 年,先后 出版专著 4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 1 项,校级课题 4 项,获教 育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2 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 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泌尿外科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 联系方式:029-33342382 电子邮件:zyj079@163.com 袁普卫,男,医学博士,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科协首 席科普专家,陕西省卫健委健康科普专家,北京大学教育部骨干教师访问学者, 美国 Tufts 大学医学中心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陕西省第四批名老中医 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先后被评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 新领军人才及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 西医临床医学系党总支书记、陕西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所长,陕西省教育厅“骨 退行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转化医学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管 理局“骨退行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重点研究室”主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 德玉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中西医结合防治骨退 行性疾病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骨退行性疾病中西医结 合防治“双链融合”中青年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咸阳市“骨退行性疾病中西 医结合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陕西省高校新型智库“一带一路”中医药健康 发展研究中心中医药健康服务大数据信息平台负责人。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 行评议专家、国际骨性关节炎协会(OARSI)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励评 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 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分会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 促进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会长、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省中 西医结合学会骨与关节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骨与关节学会中西医结合 分会会长、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委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 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医正骨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作为主要起草人或专家组核心成 员参与 10 余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药协会相关疾病 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及标准的编写与制定。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医药行业专项子课题、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及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重点项目等课题 7 项,厅局级科研课题 20 余项, 以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省部及厅局级科研课题 10 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 者发表学术论文 60 篇,其中 SCI、CPCI 收录 10 篇,申请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4 件,其中成功转让企业 1 件获。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3 项。主编国家“十四五” 行业规划教材《骨伤影像科学》及《骨伤运动医学》,副主编国家“十三五”行 业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及《创伤急救学》,同时作为副主编参与人民卫生 出版社《中医骨伤科学》题库建设。主编《李堪印骨伤科临症经验集》及《软组 织伤病中医治疗学》专著 2 部,参编教材、专著 10 部,主持完成的陕西省教育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常见骨折脱位及中医手法整复 3D 交互可视化教学系统构建” 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第一完成人)并出版音像教材 1 部,其 中 54 个动画视频成功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正骨学》 数字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应用推广。2014 年获第十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曾多 次赴西班牙、德国、法国及美国参加 OARSI、ACR 及 AAOS 国际学术会议并进行大 会交流,并在美国麻省总院,纽约特种外科医院等国际知名医院短期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骨关节疾病和运动创伤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电子邮件:spine_surgeon@163.com 杨利学,男,1961 年 10 月 24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医院院 长、骨伤教研室主任,兼任陕西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专业委员会主委,陕西省 中医骨伤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脊柱 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 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 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医学会脊柱学分会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 志》理事,《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名中医,陕西中医 药大学十大名医,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198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长期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 事骨伤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从事骨伤医疗工作 31 年,先后出版专著 6 部,发表专业论文 58 篇,省市级科研课题 9 项。 主要研究方向:脊柱伤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电子邮件:yanglixue@sina.com 董博,男,1978 年 11 月 10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骨伤医院康复医学病 区主任职务,兼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 传承骨干人才,咸阳市突出贡献专家,咸阳市三五人才,咸阳市先进科技工作者, 咸阳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2006 年 7 月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工作,主要从事中西结合骨伤临床与教学工作。从 2006 至今工作 16 年,先后出 版专著 6 部,发表论文 50 余篇,SCI 五篇,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2 项, 主持省部级课题三项,厅局级课题六项。主持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项,厅局级科 技进步奖四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 6 项。 主要研究方向:骨关节疾病和运动创伤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电子邮件:297065203@qq.com 谭龙旺,男,1972 年 12 月 31 日生,陕西安康人,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 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副主任、骨伤教研室副主 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 创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 中西医结合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 员会委员,咸阳市中西医结合防治脊柱伤病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 1995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分配至安康市中医院 工作。1998 年 9 月考入陕西中医学院攻读中医骨伤专业硕士学位,2001 年取得 骨伤科硕士学位,后留校从事医教研工作至今。毕业以来从事骨伤专业医疗、教 学和科研工作 14 年,专业方向为脊柱脊髓伤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熟练掌握骨 伤科尤其是脊柱脊髓伤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技术。主持承担厅局级科研课题 2 项,参与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 4 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15 篇。获陕西省 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咸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取得省级科研 成果 1 项,咸阳市优秀科技论文奖 1 项。任高等中医院校西部精品教材《中西医 临床骨伤科学》副主编,参编高等中医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骨伤科手术学》 。 著有《实用临床脊柱病学》 。 主要研究方向:脊柱脊髓伤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电子邮件:longwangtan@sina.com 张堃,男,1963 年 10 月,主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 教师、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博导等,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副院 长、骨创伤医院院长,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骨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创伤 骨科工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新与转化医学组副组长、陕西省医学会 骨科学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 1986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在西安市红会医院从事创伤 骨科工作 34 年,先后参编、参译学术专著出版专著 10 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先后主持参与陕西省重大项目,省、市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获陕西省、西安市科 技进步奖多项,研究获国家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骨不连断端成骨能力的实验研究、创伤骨科疼痛控制的临床 研究、股骨颈骨折股骨头血运恢复规律、开放骨折临床治疗原则的研究、创伤骨 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hhyyzk@126.com 朱立国,男,1961 年 09 月 0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党委书记职 务,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主任 委员。 1984 年 06 月本科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先后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 所、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脊柱及相关疾病工作。从 1984 年 工作 30 余年,先后出版专著 5 部,发表论文 283 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省部级以上课题 20 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脊柱及相关疾病研究 联系方式:13801032518 电子邮件:zhlg95@aliyun.com 郑宇,男,1985 年 01 月 2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 院)骨伤一科副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 会高端科技创新青年智库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骨坏 死专委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医药质量优化分会委员,陕西省 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陕 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老年学会委员兼专 家库成员。《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特约编委,《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第一 届青年编委兼审稿专家。 2009 年 07 月本科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年硕士毕业于湖北中医药 大学,2018 年博士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陕西省中医医院工作, 先后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天津医院、University Hospital of Siena 系统学习中医骨伤、创伤骨科、脊柱微创、关节微创等。主 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的工作。先后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以项 目分中心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1 项,主持陕西省卫生健康科研基金 1 项,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主持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 1 项,主持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级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脊柱、关节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对颈肩 腰腿痛的保守(理筋、整脊、微针)及微创手术(关节镜、脊柱内镜、通道手术) 治疗,四肢骨折、脱位的保守(手法复位)及手术治疗。对骨科常见的肩、肘、 腕、髋、膝、踝等关节及颈椎、腰椎常见疾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 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电子邮件:sxszyyygskzy@163.com 郝定均,男,1959 年 1 月 26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首席专家、脊柱病医 院院长,陕西省脊柱脊髓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脊柱仿生治疗重点 实验室主任,西安市红会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现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 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 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总干事、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学组组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感染学组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矫形与 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副主任委员、国际脊髓学会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骨科》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副主编。 1982 年 12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 ,先后在陕西省结 核病防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脊柱外科工作。从事脊柱外科工作 40 年,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 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3 项、二 等奖 3 项,获国家专利 9 项,主持并参与新技术新业务 30 余项,完成各级科研 课题 17 项,出版专著 13 部,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 400 余篇,其中 SCI 文章 225 篇。 主要研究方向:脊柱脊髓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13909297839 电子邮件:haodingjun@126.com 郝阳泉,男,1970 年 4 月 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职 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骨坏死与关节重 建病区行政主任职务,兼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保髋学组委员,中国医师 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保膝学组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 骨坏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保髋学组全国委员,陕西 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委会主任委员等。 1993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西安市红会医院工作,主要从事骨坏死和骨关节疾病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工作。 从 1993 年工作 29 年,先后出版专著 4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持陕西省中管 局项目 2 项,其他省市级课题 8 项。 主要研究方向:骨坏死和骨关节疾病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 电子邮件:haoyq2008@163.com 黄小强,男,1973 年 9 月 20 日出生,硕士学历,硕士研究生学位,主任医 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第五医院副院长职务,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中西医结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地方病 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年委员,国际外固定与骨重建联盟学会委 员,世界中联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保膝学组委 员,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陕西省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七届 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骨与关节损伤学会创伤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六届 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医学会科骨科分会委员兼秘书长,西安医学会骨质 疏松学分会委员,西安市中医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理 事,中华创伤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华误诊学杂志编委,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编 委。 1999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先后在西安市红会医院、 西安市第五医院工作。主要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20 年,对骨性关节 炎的系列化治疗和股骨头坏死的分期诊治有较深造诣;擅长四肢骨折脱位和各种 合并损伤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及治疗;在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架及手术治疗等方面积 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和高龄髋部骨折患者 的危险因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获得科技进步奖。近年来,主持和参 与各级科研项目近 20 项,开展新技术 10 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 20 余篇,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4 项,主编及参编专著、译著 6 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精准保膝、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 联系方式:13572193960 电子邮件:Huangxq73@163.com 贺宝荣,男,1964 年 2 月 14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椎间盘与 畸形病区主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 师分会脊柱感染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学组委员兼秘 书长,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与 关节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委,SICOT 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常委,《中华创伤杂志》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骨科》编委。 1990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先后在西安市第 八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脊柱外科工作。从事脊柱外科工作 30 年,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 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3 项,获国家专利 9 项,主持并参与新技术新业务 30 余项,完成各级科研课题 11 项,出版专著 7 部,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 130 余篇,其中 SCI 文章 5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脊柱脊髓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13700241328 电子邮件:hebr888@163.com 李辉,男,1982 年 9 月 22 日出生,博士学历,医学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病医院病区副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保髋学 组委员,中国中药协会骨科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骨科菁英会会员,中国老年 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科分会中西医结合学组委员,吴阶平基金会骨科青年医师联 盟常务委员,陕西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委会常务委员。 2011 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骨科学博士学位,随后就职于西安市红 会医院,主要从事关节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于美国纽约大学关节病 医院、奥地利维也纳矫形外科医院,德国 Endo 诊所等顶级关节外科中心访学。 出版专著译著 5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髋关节保护外科,个性化和数字化髋膝关节置换手术 电子邮件:lihui327@163.com 李毅,男,1973 年 7 月 19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诊疗中心行政副 主任职务,兼任西安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分 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陕西省骨与关节学会骨坏死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骨 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专项基金足踝康复工 作委员会委员,SICOT 中国部足踝外科学会委员,AOFAS 国际会员,中华足踝医 学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横向骨搬运治疗糖尿病足 及微血管网再生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第一届委 员会足踝专业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医工结合 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肢体矫形功 能重建与康复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足 踝修复材料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足 踝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足踝外科电子学杂志》编委,《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编委。 2004 年 11 月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先后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科、足 踝外科工作,主要从事骨科工作。从事足踝外科工作 11 年,先后出版专著 1 部, 发表论文 40 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5 项,主持省级课题 3 项,市级课题 3 项,参编著作 1 部,参译 1 部。 主要研究方向:足踝部创伤及畸形的生物力学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骨 性关节炎的相关研究;骨性关节炎病理机制的相关研究 联系电话:13379005595 电子邮件:tongrenly@163.com 梁晓军,男,1962 年 11 月 17 日出生,学士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主 任、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足踝基础及矫形学组副组长,中华 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常务委员,SICOT 中国部足踝外科学会副主任委 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足踝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 AOFAS 国际会员,中 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足踝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专 项基金足踝康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 组长,西安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组长。 1987 年 9 月本科毕业于延安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工作,从事骨 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30 余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主持或参 与国家、省、市级课题 20 余项,先后主编、参编和参译专著 7 部,发表 SCI 等 专业学术论文 6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足踝外科 电子邮件:liangjun33369@163.com 刘西纺,女,1977 年 8 月 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神经脊柱病区主任, 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 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 会康复学组委员等 30 余项学术任职。 2005 年 7 月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后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工作,主要 从事骨科临床、康复与科研工作。先后出版专著 5 部,其中主编 1 部,发表 SCI 论文 7 篇、中文论文 30 余篇,主持省级课题 4 项、市级课题 3 项,参与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3 项,先后在日本、德国访学及交流,担任国家卫健 委教材编委,获 2019 年度全国优秀康复医师奖。 主要研究方向:骨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lxfyg2006@126.com 马建兵,男,1973 年 11 月 01 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陕西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生指导教师,西安红会医院党委委员,关节病医院党支部 书记。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关节学组组长,中国医 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人工关节学会(ASIA)中国部 主席,中国骨科菁英会总干事兼关节副主席。 2009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在西安市红会医院从事关节外科临床科研教 学工作 24 年,主持及主要参与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共计二十余项,主持的项 目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带领的膝关节团队入选陕西省三秦学者-全国一 流团队。主编及参编专著 8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膝骨关节炎治疗的靶向分子及创新性技术的相关 电子邮件:132990288882163.com 乔锋,男,1975 年 09 月 24 日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 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 医结合骨科行政主任、骨科综合支部书记,兼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创新与转 化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分会保膝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促 进会骨科分会保膝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关节运动伤害学组副主任 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保膝学组委员、中国骨关节保护与健康委员会常委 等。 2002 年 7 月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 中西医结合骨科临床工作。2002 年 8 月至今工作于西安市红会医院,发表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 6 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5 项,主持市 级课题 4 项。 主要研究方向:外固定与肢体矫形、数字骨科、微创保膝 电子邮件:qiaofeng7502@163.com 苏小强,男,1978 年 11 月 2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 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在读,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就 职西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脊柱病区,兼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 会员、脊柱微创委员会会员、骨科微创委员会会员、骨与关节委员会会员,陕西 省保健学会骨科微创委员会委员、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专业委员、骨科内镜专 业委员会委员等。 2003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16 年 7 月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 药大学,在西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脊柱病区工作 19 年,主要从事脊柱疾病的诊 治与预防工作,先后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2 篇,获发明专利 2 项, 参与省级课题 6 项,主持省市级课题各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退行性脊柱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 电子邮件:569284324@qq.com 王军威,男,1980 年 5 月 2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学位,副教授 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信息化建设管理处(网络安全 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处长职务。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挂职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副处长。兼任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 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防治骨退行性疾病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主研方向为骨退行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 2003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先后在护理系、党委宣传部、信息 化建设管理处工作,主要从事行政、教学、科研工作。从 2006 年工作 15 年,先 后发表论文 10 余篇,参编教材 5 部,主持陕西省科技术厅重点研发计划 1 项, 主持咸阳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2 件。 国家级创新创业指导师,参与创建陕西中医药大学新媒体中心,担任指导教 师。参与组建陕西省中医药融媒体联盟、陕西中医药大学融媒体联盟。曾获省级 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陕西高校新闻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曾获得陕西省教 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第八届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医药创意设计竞赛二等 奖、优秀指导教师;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 银奖、校级金奖第一名,优秀指导教师奖。 主要研究方向:骨退行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 联系方式:18609202911 电子邮件:65971001@qq.com 王伟,男、1973 年 8 月 15 日出生、骨关节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西安交通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科研部副主任。美国哈佛医学院关节外科访问学者。中国医师协会 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 骨科医师分会膝关节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骨与关节学会医工交叉与临床研究 分会会长、陕西省地方病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膝关节保护 与矫形学组委员、SICOT 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陕西省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 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肢体重建委 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 IIizarov 技术学组委 员、西安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学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2000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工作,主要从事骨关节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 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1 项,主持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临床创新项目 1 项,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及十一五科技攻关各 1 项、 主持陕西省科技攻关、陕西省重点研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临床创新协作项目 各 1 项,及多项校级、院级科研项目。发表 SCI 及核心期刊论著 30 余篇。参编 骨科著作 5 部。获国家发明专利 4 项。 主要研究方向:骨关节疾病,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治疗;微创截骨保膝、 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微创保髋手术,擅长 3D 打印,数字骨科为辅实现精准化、 个体化、膝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 联系方式:dr.wangwei@xjtu.edu.cn 电话:15129222929 魏戌,男,1985 年 1 月 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员,陕西中医 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学术发展处处长,兼 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上 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青年委员等。 2013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工作, 主要从事骨伤科临床与科研工作。作为执行主编与副主编撰写学术专著 4 部,授 权国家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6 项,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 文 24 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7 项。荣获国家科学技 术进步二等奖(2017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 年)等省 部级奖励 7 项。入选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养对象、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等。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 联系方式:13488716557 电子邮件:tcmweixu@163.com 阴小龙,男,1970 年 1 月 26 日生。在职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正高(主 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电集团医院副院长 职务,兼任西安市医学会科研管理分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陕西 省医学会骨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西安市医学会第四届显微外科分会委员。 1994 年本科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在西电集团医院工作, 主要从事外科(骨科)工作,为骨科学术带头人。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27 年,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持并参与指导陕西省科技厅、陕西中医药大学课题 5 项,西安市卫健委课题 2 项。研究成果——“脑卒中及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治疗 用固定及转运装置” 、 “一种人性化蓝牙听诊器的临床应用”在 2019 年陕西省科 技厅举办的“陕西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铜奖。研究成果——“多功能 转运设备在脑卒中患者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在 2020 年陕西省科 技厅举办的“陕西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再获铜奖。 主要研究方向:脊柱及四肢创伤、骨不连骨再生修复的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 联系方式:18966815855 电子邮件:18966815855@126.com 贺丰杰,男,1958 年 1 月 16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二 级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医传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 作导师。曾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陕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 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六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国家中医药考试命审题专家、世界 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产后康养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产科与辅助 生殖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 老师、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陕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中 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科技创新工 程等重大课题 15 项。主持研制中药三类新药“凤香海绵栓”于 1995 年获国家《新 药证书》,获“陕西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先后获国家专利 3 项,获陕西 省科技及教学成果奖 4 项、获厅局级等 30 余项,主编、合编教材及著作 12 部, 发表学术论文 152 余篇,其中 SCI 3 篇、核心期刊 93 篇。 主要研究方向:妇科出血性疾病研究 联系方式:13892908898 电子邮件:hefengjie2013@163.com 朱丽红,女,1971 年 7 月 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中西医结合妇科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现任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教研室主任、产二科副主任,“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 年中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陕西省 优秀青年中医药科技工作者。陕西省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 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妇科分会理事。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特邀审稿专家。荣获“第十二届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199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2001 年以来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及 第二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出 版专著十余部,是“十三五”、“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 学》教材编委,数字化教材副主编。主持完成的教学改革课题获陕西省级教学成 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是妇产科学省级教学团队、《妇产科学》省级精品 资源共享课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负责人。发表论文 90 余 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 项;主持完成厅局级科研课题 20 余项。负责“陕西省中医药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分中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分中心”;主持陕西中医药大学“生殖与代谢 营养创新团队”(编号:2019-QN08);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代谢营 养、阴道微生态与妊娠结局”学科创新团队(2020XKTD-A05)。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围产医学、孕期多元营养素、妇科内分泌学。 联系方式:13629187016 电子邮件:show647100@sina.com 朱虹丽,女,1971 年 6 月 6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博士在读, 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一 科、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中西医结 合学组副组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产科与辅助生殖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 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妇科联盟专家组成员、陕西省中 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性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陕西 省性学会妇科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咸阳市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西安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 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第十届委 员会委员、陕西省性学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委员。 1997 年 7 月毕业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主要从事妇产科临 床与科研工作,先后在陕西省肿瘤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进修学习,在妇产科常 见病、疑难危重症、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及妇科常见的良恶性肿瘤的开腹手术 及宫腔镜、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 2008 年 9 月至 2011 年 6 月,就读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专业,获中西医结合医 学硕士学位。2011 年毕业后就职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从事中西医妇科 临床、教学、科研至今。2015 年 6 月至 2015 年 9 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 心进修学习并获得从业资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 技术二等奖 1 项、咸阳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1 项,发表学术论文 77 余篇,其中以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25 篇, SCI2 篇。出版著作 2 部,主持省部级及 厅局级课题 2 项,参研国家级、省部级及厅局级课题 10 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及生殖外科宫、腹腔镜手术;妇科生殖内分泌。 联系电话:029-33321179(办公室电话);18091063388(移动电话), 电子邮件:15909104459@163.com 李翡,男,1985 年 01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学位,在职博士,副 教授、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 / 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主任,妇二科主任,微创中心主任。中国医 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 殖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微创手术专业 委员会能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专业委员会数字医学与应用解剖学组 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 微创专业委员会宫腔镜学组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妇 科肿瘤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妇幼保 健协会妇科微创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宫颈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西安 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 受邀于新加坡 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和 Mount Elizabeth Novena Hospital 访问交流。第六届中国妇产科网手术视频比赛全国总决赛一等 奖;第四届妇科肿瘤与微创“黄河论坛”手术视频比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五 届西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华山论剑”手术视频比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19 年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妇科腔镜视频秀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主持省部级课题一 项、厅局级课题两项、校级课题一项,发表专业相关论文 20 余篇,其中英文 3 篇。《妇产与遗传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妇科微创、妇科肿瘤、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 联系方式:18502924680 电子邮件:13595024@qq.com 邰迎春,女,1974 年 4 月 18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产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协会生殖 医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妇科肿瘤学会会员、宫颈癌分会委员,陕西省妇幼保健与 优生优育协会产后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咸阳市产科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副 主任委员,咸阳市生殖及危重孕产妇救治联盟委员。 1999 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系,于我院从事妇产科临床、 教学及科研工作 20 余年,具有娴熟的妇产科手术技巧,擅长复发性流产精准保 胎、宫颈环扎术、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科学管理,以及产科高危妊娠、 优生优育、遗传病产前咨询的精细化管理。在难产处理及危重孕产及新生儿的抢 救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我院中医药优势为孕产妇解决妊娠及产后出现的各 种疑难杂症。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10 余篇,参与省级课题 3 项,主持市级 课题 2 项,进行中药临床试验观察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临床与基础研究。 电子邮件:376069864@qq.com 李世梅,女,1964 年 12 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心理 咨询师,营养师。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原解放军第三二三医院)中医科工作,任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兼任全军中医学与中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务 委员。 1986 年 07 月本科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1995 年 0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 陕西中医药大学,2002 年 0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先后在甘肃 中医药大学、原解放军第三二三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临 床、科研工作 30 余年。从 1986 年工作 36 年,先后出版专著 4 部,发表论文 40 余篇,参与军区、省级课题 8 项,主持军队、省级课题 4 项,获军队医疗成果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病、不孕不育。 电子邮件:262420592@qq.com 黄艳红 女,1962 年 5 月 1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陕西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北大学附属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生殖 内分泌科主任,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 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委会委员,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委员,陕西 省性学会生育力保护与保存专委会主任委员等。 2004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85 年至今先后于第四军医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工作。从事妇 产科生殖内分泌工作近 40 年余年,先后出版专著 10 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参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 子课题” ,陕西省及军队看问题 20 余项。目前 在研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 1 项(牙髓干细胞定向分化及用于重度宫腔黏连的临床 研究)。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军队及地方科技进步三 等奖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妇科生殖内分泌、妇科肿瘤内分泌 电子邮件:381874548@qq.com 高卫华,女,1973 年 4 月 30 日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 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 院妇一科副主任,兼任咸阳市妇产医学学会常务委员,西安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 常务委员,陕西省妇女健康促进会第三届理事,陕西省保健协会女性盆底疾病委 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等。 1997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藏民族大学,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 作至今,主要从事妇产科工作。从事妇产科工作 25 年,先后出版专著 1 部,发 表论文 20 余篇,主持市级课题 2 项,申请国家级专利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肿瘤 电子邮件:gaoweihua12@163.com 符小航,男,1980 年 5 月 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西医结合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产后康复科主任,兼任陕西省妇女健康促进会产后康复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陕西省针灸协会盆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联产后康养专 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妇科分会委员,陕西中医药大学第 二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专业基地导师。 2007 年 7 月研究生毕业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第二附属医院一直从事中 西医结合妇产科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 15 年。先后出版专著 1 部,发表学术 论文 22 篇,主持省部级课题 1 项,厅局级课题 4 项,校级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针药结合治疗月经病和产后病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电子邮件:fxh800505@163.com 张国成,男,1953 年 8 月 22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主任 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家政府 特殊津贴的专家;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医院院长,原第四军医大学 西京医院任儿科中心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亚太卫生协会儿科学分会副会长,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 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秦药国际产业分会副会长;国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 专家。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陕西省儿科学会副主任委 员;现任《中国当代儿科学杂志》、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副主编和《中国现代中 药》等杂志编委。主要研究儿童发育、感染和免疫性疾病;曾负责国家 863 重大 (合作)课题,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8 项课 题。现主持省“秦药”开发重点项目和咸阳市重点研发项目各 1 项;发表论文 250 余篇(SCI 12 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4 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 2 等奖 4 项。 主要研究方向:感染和免疫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电子邮件:zhangguoch@sina.com 丁辉,男,1974 年 8 月 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任医师,教 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 童重症医学科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分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 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咸阳市医学会常务委员,咸阳市医学会儿科专业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8 年 7 月博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先后在八一儿童医院,武警儿童医 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儿童呼吸,急危重症工作。从 事儿科工作 25 年,先后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3 项,国家科技部专项课题 2 项,省级课题 2 项,主持市级课题 2 项,获国家 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治儿童急性肺损伤;儿童过敏性疾病 电子邮件:huidingah@163.com 陈艳妮,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西安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陕西中医药大 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西安市突出贡献专家,C 类人才, 从事儿科临床与管理工作 30 年。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兼康复学组副 组长,陕西省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儿童保健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福堂医学 发展研究中心儿童发育行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5 项,累积科研经费 500 余万元。第一获奖人获省、市级 科技进步奖各 1 项,发表论文 60 余篇,SCI 收录 26 篇,EI 收录 1 篇,主编专著 5 部,主译专著 1 部、主审教材 1 部。 主要研究方向: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联系方式:chenyannichil@163.com 电子邮件:chenyannichil@163 石曌玲,女,1982 年 12 月 06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主任医 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儿童呼吸哮喘科主任职务,兼任《中 国当代儿科学杂志》通讯编委、 《心脏杂志》编委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肺 血管疾病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重症医学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 省中药协会儿科专委会秘书长、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委会秘书长、陕西 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 2006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先后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 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从 2006 年至今工作 16 年,先后出版专著 4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 级课题 2 项,市级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儿童川崎病、哮喘的发病机制研究 电子邮件:21858868@qq.com 王朝晖,女,1965 年 3 月 8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儿科主任医 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 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 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委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自闭症专委会常委;西安医学 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妇促会儿童保健专委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 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 1988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先后在核工业部 417 医院,西安市第 四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持省 级课题 4 项,市级课题 3 项。 主要研究方向:发育行为与儿童生长发育 电子邮件:745024118@qq.com 张维华,男,1976 年 4 月 8 日出生,儿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导师,咸阳彩虹医院小儿心血管/呼吸科主任(咸阳市儿童医院) ,英国大奥蒙德 街儿童医院(GOSH)访问学者,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协会感染学组委员; 陕西省川崎病诊治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儿内科临床研究中心常委;陕西省中西医 结合学会常委、青年委员会副主委;咸阳市医学会儿科委员会副主委。专业为儿 童危急重症、重症肺炎、川崎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疾病。国际科学杂志副主 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 1999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先后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工作,主要从事儿科工作。2015 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主持在研陕 西省科技计划项目 2 项,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及陕西中医药大学项目各 1 项。获 得咸阳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 项。发表 SCI 论文 4 篇,核心论文 5 篇。 主要研究方向:小儿呼吸危重症、川崎病、心肌炎及心律失常。 电子邮件:xiangyuelanda2006@126.com 刘飞虎,男,1978 年 05 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学位,主任医 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西安市胸科医院纪委书记,兼任 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卫生专委会主任委员,西安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 委员;陕西省卫生产业监督协会医用耗材使用管理分会副会长,陕西省医师协会 理事,陕西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委会常委,陕西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 总干事,陕西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通讯编委。 2001 年 0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 毕业后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 2020 年 01 月至今在西安市胸科医院工作。主要从事精神科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药物临床试验和心理咨询工作,工作 20 年来,先后参编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43 篇,其中 SCI 收录 4 篇。获省科技成果奖 1 项,市级科技进步奖 1 项,登记科技 成果 4 项,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市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参与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 60 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精神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研究 联系方式:029-62500105 电子邮件:423089159@qq.com

100602、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导师简介.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