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杨佑之:教育部聘任的会计学教授.pdf

Arjun4 页 1.935 MB 访问 5022.97下载文档
杨佑之:教育部聘任的会计学教授.pdf杨佑之:教育部聘任的会计学教授.pdf杨佑之:教育部聘任的会计学教授.pdf杨佑之:教育部聘任的会计学教授.pdf
当前文档共4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杨佑之:教育部聘任的会计学教授.pdf

杨佑之 教育部聘任的会计学教授 杨佑之(1893—1971),原名德宽,湖南长沙 人,生于江苏南京。中国近现代著名会计学家、审计 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自1936年应邀入川讲学 后,长期执教四川大学、铭贤学院、光华大学成都分 部、成华大学、华西协合大学、成都会计专科学校、 四川财经学院。1943年获取国民政府教育部聘任的教 授证书。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兼任四川省政协常委,中 国民主建国会四川省委常委等职务。 100 一、生 平 杨佑之来 蓉仅仅三年,深受学生仰慕 和敬重,被誉为文科的几个权威之一,与谢 杨佑之1893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破 无量、蒙文通、肖公权、马哲民、罗忠恕、何 落的封建官僚家庭。13岁在长沙上中学时, 鲁、赵人隽、彭迪先、黄宪章齐名。另外,杨 因无力交纳学费而被令 退学。后经自己努 佑之 还常常与化工专家、国际皮革 权威张 力通 过自学考入北京大学商 科,师从中国 铨教授,文字专家吕叔湘、闻在宥教授过从 经济学泰 斗马寅初,成为其高足。在北京 密切,常作思想学术交流。 大学读书期间,他曾亲身经历过1919年的 1941年国民政府颁布《部聘教授法》, “五四”爱国运 动,这 成为他一生要求进 实 行 部 聘 教 授 制度。凡 大 学 任 教10 年以 步、追求光明的起点。 上,声誉卓 著,对所在学 科 具 有特 殊贡献 1919年杨佑之毕业于北京大学商科之 者,经教育部学术审议会三分之二以上通 后,历任北京大学、保定河北大学、北平朝 过,即可成为“部聘教授”(或称“部颁教 阳学院、天津河北省立法商学院、北平大学 授 ”),当时 中国的 教 育界认 为“部 聘 教 商学院教授。1936年他应四川大学时任校 授”是一种最高荣誉,称之为“教授中之教 长任鸿隽之聘到成都讲学,成为四川近现 授”,当时全国只颁发了两次。1941年被遴 代教育史上第一个讲授高等会计学和高等 选颁发公布的第一批“部聘教 授”30名; 统计学的教授。他讲课富有艺术魅力,有自 1943年第二批颁发公布的“部聘教 授”15 己的学术见解,善于总结,具有丰富的教学 名,全国总共 45名,以 后再 没有颁发公布 实践经验。1938年秋,为避日机轰炸,四川 过。全国45名真 算得上 凤毛 麟角,十分 珍 大学迁校峨 眉山伏虎寺,他每天步行 十几 贵。杨佑之在1943年6月荣获教育部颁发的 里从县城去山上伏虎寺上课。有一次大雪 教授证书,进入了当时享 有最高荣誉的45 封山,学生们都以为教授不会来了,他却踏 名“部颁教授”行列。当时的“部颁教授” 着深深的积雪,独自一人在 空荡的教 室等 有武汉大学周鲠生、重庆大学何鲁、浙江大 待学生上课,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苏步青、西南联大吴有训、中央大学李四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大后方出版的《高级统 光、中山大学何杰、交通大学茅以升、中央 计学》(1943年)、《审计学》(1943年),至 大学徐悲鸿,等等。杨佑之作为会计学界的 今仍是会计学界公认的有影响的权威性著 唯一代表,与上述著名教授并列。 作。1943年他获取国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 新中国成立初期,杨佑之担任华西协 授 证书,同年7月,领 取 到会 计师证书。此 合大学接管委员会副主任、总务长兼经济 后,他还相继担任成都会计专科学校校长 系主任,代表中国政 府从美国人手中接管 以及华西大学经济系和成华大学会计系系 华西大学。在极其复杂的接管工作中,他认 主任。1945年,在成都创办杨佑之会计事务 真执行党和政府的政策。1952年全国院系 所,受理民间会计事务。 调整之后,他一直任教于四川财经学院,历 西财力量 第二章 思想的力量 101 任会计系、核算经济系、计划经济系、会计统计 讯》1940年第11、12期)、《省县银行之联 系》 系系主任,兼任四川省政协常委、民建四川省委 (《中国行政》1941年第3期)、《四川管理物价 常委、成都市人大代表等。20世纪60年代初,他 之 经 过与展望》(《四川经济重刊》1943年第1 曾应邀到北京出席中共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 期)。 1985年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在学术研究方 新中国成立之后,杨佑之又相继编著了《工 面,他相继撰写了《高等会计》《成本会计》《会 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1964年)、《现代资产 计报告分析》等教材和数十篇论文。《工业企业 阶级学说批判》(1964年)和《高等会计》《成 经济活动分析》(1964年)、《现代资产阶级会 本会 计》《会 计报告 分析》等 教 材,还 撰 写了 计学说批判》(1964年)等多本专著。他的学术 《加强会计核算、正确运用价值规律的作用》 观点是:统计与会计应该结合在一起,成为帮助 (《财经科学》1959年第4期)等。 和指导生产管理的决定性环节;中国要成为先 在他的众多著作中,《会计学》一书具有很 进的工业化国家,就必须在统计与会计上下大的 高的学术价值,至今在会计界仍具 有较大的影 功夫,使管理科学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为 响。陈元芳教授 说该书“集一般原理与具体方 此,他还亲自动手整理了几千张卡片,准备写一 法之大成”,特别针对已面世的会计著作均忽视 部会计—统计专著。 理论的研究与介 绍,让世人误 视会 计为“雕虫 “文化大革命”期间,杨佑之被视为“反动 小技”,该书“独树一帜”适当增加了理论阐述 会计学的祖师爷”而受到批斗,1971年9月含冤 和历史介绍,并强调和呼吁“会计学者必须担当 去世,终年78岁。1977年四川财经学院为其平反 起会计理论研究与传播的社会责任来”。足见其 昭雪,恢复名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对其 “对学问探讨之深入,问题思考之仔细,学术研 光明磊落的一生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究之成熟”。 在论文中,《强调会计核算、正确运用价值 二、学术研究思想与成就 规律的作用》一文,发表在1959年。当时社会上 出现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极“左”思潮泛滥成 杨佑之一生 勤勉,刻苦 钻研,就是年逾 古 灾;会计上出现否定会计,提出“以表代账”“门 稀,仍孜孜不倦地学习政治经济理论和专业知 框架”“无账会计”以及取消商品交换等与社会 识。教学之余,他总是不断地探索新课题,总是 主义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完全背离的观点。在 不断地总结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是不 这个背景下,杨佑之以清醒的政治头脑,敏感的 停息地著书立说。因此,在会计领域中给后人留 学术思想,发表了自己的主张。强调规律的客观 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性,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核算的重要性,揭 杨 佑 之 的著 述 别 具一格,自成一家,十分 示“商品生产 — 价值规律 — 经济核算”的内在 精湛。现 在 我们能 找 到的著 作 有:《会 计 学》 关系。他说:价值既是会计核算的对象,也是会 (1938年)、《会计学纲要》(1939年)、《高级 计方法的主要特点,只有利用价值尺度,通过价 统计学》(1943年)、《统计与制图》(1943年)、 值这个侧面,才能对商品经济进行核算和管理。 《审计学》(194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有:《新 这篇文章选题好,有针对性,观点鲜明,击中时 税制财务行政制度争议》(《财务月刊》1940年 弊,论述清晰,概念准确,内容丰富,分析透辟, 第3、4 期)、《统计 学之 地位》(《四川统计 简 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102 另外《新县制下财务行政制度刍议》一文, 的利益,这本“糊涂账”能否理清,广大市民翘 撰于1940年的抗日战争时期。1927年,南京国民 首以盼。他应聘后排除一切干扰,充分运用其渊 政府成立后,国民党宣布进入 到一个以县为单 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查账技艺,严密清查,终 位,实行地方自治为主要任务的训政时期。1938 于将一笔笔“烂账”查得一清二楚。他堂堂正正 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通 过《抗战建国纲 而来,两袖清风而去,秉公办事,依法执业,为成 领》,决定把县作为地方自治的单位, 拉开了 都市人民办了一件脍炙人口、人人赞扬的好事, “新县制”建设的序幕。此时的杨佑之, “以国 受到民众的广泛好评,一时传为佳话。 家兴亡为己任,对‘新县制’这一政策及国民政 杨佑之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学岗位 府颁布的《县各级组织纲要》的实施, 以财务 上度过的。自大学毕业起就立足三尺讲台,长期 行政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对如何建立‘新县制’ 讲授初等会计、会计学、高等会计、会计专题、 下财务行政的牵制组织,以及管理、出纳、会计 成本会计、统计会计学、经济学原理、国际公法 和审计等4种机构的组织权责及处理程序和方 和国际商法等众多课程。他从教半个多世纪,为 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主张: “新县制”下 国家培养了无数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高级经 的财 务行政应厉行以超然主计制度为特征的内 济管理人才,真可谓育人半世纪,弟子遍神州。 部牵制。这种制度,既是行之有效的财务行政控 参考文献 制措施,又是世界各国财务行政制度建设的发 展趋势。 “新县制”下的财务行政体制应当在内 部牵制的基 础上,将 整个财务行政体系划分为 1. 谭楷.杨佑之教授传略[A].中国当代社 管理、出纳、会计与审计等4部,使其各司其事, 会科学家:第六卷[C].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相互牵制,籍收澄清吏治,杜绝中饱之效。四者 1983. 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牵制。可见,他对于“新 县制”下的财务行政的管理与控制体系的设计, 2. 陈元芳.近代会计学教授杨佑之[J].财 会通讯,2002(8). 从顶层着眼,并力图建立起 一套既各司其事, 3. 明 楷.首尾 就 烹、保 护弟子 —— 杨 佑 之 又相互牵制的管理体系,以收澄清吏治,杜绝中 [A].魏祥杰.光华日月五十春[C].成都:西南 饱之效。 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杨佑之作为一名会 计师,于1945年创办杨 佑之会计事务所之后,以办事公正,水平高超, 清廉正直而闻名,在成渝地区实业界享有很高 的声望。1946年,他受聘清查成都市自来水公司 账目。由于该公司背景复杂,管理混乱,账目不 4. 刘方健.杨佑之传略[A].四川近现代文 化名人传[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 5. 毛伯林.毛伯林文集[M]. 成都:西南财 经大学出版社,2014. (毛伯林 刘方健) 清,不但涉及企业家的利益,而且关乎成都市民 西财力量 第二章 思想的力量 1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