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23级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可点击下载).doc

Abyss5 页 43.5 KB 访问 1292.97下载文档
2023级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可点击下载).doc2023级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可点击下载).doc2023级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可点击下载).doc2023级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可点击下载).doc2023级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可点击下载).doc
当前文档共5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23级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可点击下载).doc

2023 年入学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立体化人才 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代码和学制 (一)专业名称(中英文):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二)专业代码 : 080703 (三)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下,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拥护共产党领 导、适应新兴电子通信产业需求,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信息与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分 析设计方法,具备良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和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 素质专门人才。能在信息处理、通信系统、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它相关领域和企 事业单位从事信息与通信工程项目设计开发,技术改造,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 作。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 5 年内,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1. 道德素养:培养通信工程行业所需的“知识、思维、价值”综合发展的应用型高素 质人才,在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 2. 工程能力:运用相关的数学与自然科学、通信系统基础、信号处理分析知识分析和 解决通信工程项目设计开发,技术改造,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备从事通 信产品设计、研发和应用等工作的工程实践能力。 3.工程伦理: 在通信工程实践中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经济、文化 以及环境等因素,拥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4. 团队合作:具有良好学习能力、实验能力、应用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和一定创新创 业能力,在项目工程中能够分析和解决应用中复杂问题。 5. 终身学习: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技术的发展变化,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终 身学习的途径更新知识,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 掌握通信系统、信号处理、电子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 法,系统掌握电路基础、电磁场与电波、信号处理、信号传输、现代通信网络、现代电信交 换等专业基础理论;掌握各类通信网、通信系统及其主要设备的构成原理、技术性能、设计、 调试、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发展动态、应用前景,以及信 息与通信工程产业发展状况。 2.问题分析: 运用扎实的通信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结合通信技术前沿研究的状态及趋势,基于科学原 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初步具备独立实验、设计、分析和调试的能力,并 能够在问题求解环节中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 等因素。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具备数学、自然科学、通信系统、信号分析及其相关其他学科知识,面对通信相关的产 品、技术、工程、项目所出现的问题能够提出解决思路,设计系统级或单元级的解决方案。 4.研究: 具有运用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相关研究与实践,能够基于科学原 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提出问题、设计求解过程、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分析与解释数据以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5.使用现代工具: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 术文档资料归纳总结、分析整理,以及具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撰写实验和研究报告的能力。 6.工程与社会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具有综合考虑经济、法律、伦理、健康等因 素开展工程实践的能力。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 范,履行责任,能够理解和评价通信工程中的实践问题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 范,履行责任,能够理解和评价通信工程中的实践问题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9.个人和团队: 能够就复杂工程活动与同行以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阐述与倾听问题,撰写 文档,领导与执行,汇报与总结;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通过人际沟通、协调、计 划和协作完成实际工作任务。 10.沟通: 掌握一门外语,能进行听、说、查阅本专业有关的外文资料,学会查阅产品、系统或软 件的应用手册等。 11.项目管理: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掌握并理解工程与管 理的原理知识,能够作为团队成员或负责人运用这些知识,在多学科环境中进行项目管理。 12.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课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工程实践与毕设 4 个板 块,可覆盖通信网理论基础、无线通信、射频通信、移动通信、互联网通信、光通信、电磁 场与电磁波、现代交换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 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 专业基础课程:电子信息技术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电 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工程电磁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 技术,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频电子线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数字信 号处理,光纤通信。 专业选修课程:移动通信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交换技术,数字图像处理,CMOS 集成电路设计,通信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工程制图与 CAD,移动互联网技术,数据库系统 与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微波与天线技术等。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MATLAB 语言实践,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践,电子工艺实训,电 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践,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嵌入式系统与应用实,电子线路设计,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实践,电子综合设计与实 训,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实训,企业项目实践,认识实习, 工作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主修专业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 毕业学分结构表 公共教育(53 学分) 专业教育(103 学分) 公共选修 毕业总学 分 公共必 通识必 修 修 156+(10) 34 13 成长教育 (10 学分) 专业必修 校级公选 专业 学生成长 数学与 美育限定 课和学术 专业基 工程实 选修 教育课 自然科 性选修课 报告型公 础 践类 学 选课 2 4 24 34 32 13 10 备注:1.该学分结构表显示了本专业学生毕业的最低修读总学分要求和各类课程下的最低修 读学分组成。 (一)毕业条件 学生申请以通信工程专业毕业,须符合以下全部条件后,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1.在学院允许的学习年限内,即 3~7 年。 2.取得通信工程专业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 156+(10)学分,其中: 公共教育类包含:公共必修课 34 学分、通识必修课 13 学分、公共选修课 6 学分,其中 通识必修课含有劳动教育课 2 学分。 专业教育课 103 学分,其中数学与自然科学 24 学分,专业基础 34 学分,专业选修 13 学分;工程实践及毕业设计 32 学分,其中,认识实习 1 学分,工作实习 2 学分,毕业设计 8 学分。 成长教育课其具体安排以学校发布的成长教育方案为准。 (二)获得学位 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在取得毕业资格的前提下,按现行的绩点制,其专业课、公共必修课 的平均学分绩点达到 2.0 及以上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公共教育课程计划进程表 请详见附表一。 六、专业教育课程计划进程表 请详见附表二。 七、各学期学分分配表 请详见附表三。 八、理论、实践教学学时占比一览表 请详见附表四。 九、三实课程教学环节一览表 请详见附表五。 十、辅修课程、辅修专业、辅修专业学位课程计划进程表 请详见附表六。 (一)辅修课程 辅修课程是指非本专业学生修满本专业辅修课程教学计划规定的 30 学分,其中必修课 30 学分,选修课 0 学分,可以取得通信工程专业《辅修证明书》。 通信工程专业辅修课程人才培养方案详见分表一。 (二)辅修专业 辅修专业是指非本专业学生修满本专业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 50 学分,其中必修课 44 学分,选修课 6 学分,可以取得通信工程专业的辅修毕业资格。 通信工程专业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详见分表二。 (三)辅修专业学位 辅修专业学位规定,学生原主修专业与计划进行辅修专业学位的专业不能属于同一学科 门类。在此前提下,非本学科门类专业学生修满本专业辅修专业学位教学计划中规定的 (60)学分,其中必修课 53 学分,选修课 7 学分,且符合两个专业要求的学位授予条件, 在取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可同时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辅修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方案详见分表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