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pdf

瑾年 Invader25 页 884.365 KB 访问 442.97下载文档
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pdf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pdf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pdf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pdf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pdf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pdf
当前文档共25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pdf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招生就业办公室 2021.12.30 1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引 言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具有国家 统招资格的高等职业院校,系北京大学安徽网络教育中心,安徽省高等职业院 校创新创业联盟和安徽省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心牵头创建院校, 安徽省唯一参加上海世博会服务的高职院校。曾获“安徽最具特色教育机构”、 “中国梦企业创业创新故事摇篮奖”等荣誉称号。著名高教专家王端庆研究员 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学院特聘一批理论深厚、理念超前、科研成果显著的著名 专家、学者,成立了学院发展指导专家委员会,具体指导办学。学院各专业带 头人主要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是学院教 学与科研的核心力量。历经十余载发展,学院专业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学 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学院设有经贸旅游系、工商管理系、信息技术系、艺术系、基础教 学部、思政教学部、北京大学安徽网络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 8 个教学机 构,国家统招专业 53 个,继续教育专业 26 个。 学院以“海纳百川 经世致用”为校训,以“成就一学生 幸福一家庭”为 使命。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和谐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 为人、以教导学、以管促理”的办学思路,恪守“办学以市场为中心,教育以 学生为中心,工作以绩效为中心”原则。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新创业融入教书 育人全过程。为打造特色人才品牌,创建“星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在师资队 伍建设上,着力引进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加大“双师型”教师建设力度; 在教学上坚持“课堂与市场相结合,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教授与企业家、培训 师相结合”。教学过程充分融入行业、企业、职业、实践等要素,教学围绕任 务项目,课程围绕岗位能力,教材围绕培养目标。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 培养上,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同研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开发 校企合作教材,通过订单培养,实现校企深度对接,加强培养五项能力(政治 鉴别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身心承受能力)、 六项技能(商务公关、外语应用、微机操作、语言文字表达、信息处理、书法) 和职业素质(职业资质、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注重 “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位一体,大力加强“双证”融合和“双堂”结合,培 2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全面的技能型、创业型商务人 才。 近年来,学院为社会输送商务人才两万余人,近三千名优秀学子成功创业 或成为企事业单位骨干。学院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达 95%左右,受到社会各界和 家长的好评。 3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报告说明 根据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 通知》的要求, 我院编制了《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 年度报告》。本报告基于学院统计的全体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数据来源于安徽省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平台),再结合毕业时的调研结果,以全面反映学院就 业工作举措、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毕业生就业状况对学院教育教学、就业 指导工作的反馈作用。总体情况如下: 学院 2021 届毕业生就业率为 95.32% (截止至 2021 年 12 月 15 日,数据来 源:安徽省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平台)。2021 年毕业生就业地集中在安徽省, 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其他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占比极小。毕业生就业状 况对教育教学、就业指导工作起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作用。 4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第一部分 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 我院 2021 届总人数为 534 人,其中毕业生 512 人,结业 22 人。近三年的 毕业生总数分别为 2019 届 710 人,2020 届 573 人,2021 届 534 人,如下图所示。 图 1 2019 届-2021 届毕业生人数 二、毕业生结构 (一)毕业生院系、专业分布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 4 个系 20 个专业,各系 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如下表所示。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届毕业生分系分专业一览表 系部 工商管理系 专业 人数 专业占比 财务管理 26 4.9% 工商企业管理 20 3.7% 5 系部占比 31.3%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会计 54 10.1% 物流管理 11 2.1%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56 10.5% 电子商务 36 6.7%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 49 9.2% 金融管理 2 0.4% 酒店管理 22 4.1% 旅游管理 38 7.1% 市场营销 34 6.4% 计算机网络技术 35 6.6% 计算机信息管理 19 3.6% 软件技术 47 8.8% 动漫制作技术 21 3.9% 广告设计与制作 27 5.1% 建筑动画与模型制作 8 1.5%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17 3.2%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1 0.2% 游戏设计 11 2.1% 534 100.0% 经贸旅游系 信息技术系 艺术系 合计 表1 33.9% 18.9% 15.9% 100.0% 2021 届毕业生所在系、专业分布 (二)毕业生的性别、生源地分布 1.毕业生的性别分布 我院 2021 届毕业生中,男生 312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58.43%;女生 222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41.57%,总体男女性别比为 1.4:1。 6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图 2 2021 届毕业生性别比例 2.毕业生的生源地分布 学院 2021 届毕业生来自全国 6 个省份,其中来自安徽省 526 人,省外 8 人。 其中来自合肥市、安庆市、六安市、阜阳市的四个地区生源数均超过全省生源总 数 10%。具体分布如下: 2021 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地区 安徽省 人数 占全院毕业生比例 合肥市 125 23.41% 安庆市 83 15.54% 六安市 61 11.42% 阜阳市 56 10.49% 亳州市 53 9.93% 池州市 37 6.93% 芜湖市 27 5.06% 滁州市 23 4.31% 马鞍山市 22 4.12% 宿州市 15 2.81% 7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蚌埠市 7 1.31% 淮南市 5 0.94% 淮北市 4 0.75% 铜陵市 3 0.56% 黄山市 3 0.56% 宣城市 2 0.37% 贵州省 3 0.56% 湖北省 2 0.37% 江苏省 1 0.19% 江西省 1 0.19% 陕西省 1 0.19% 合计 534 100.00% 表 2 2021 届毕业生生源分布 图3 2021 届毕业生安徽省生源地分布 8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就业率是反映在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院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 标和参考依据,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院 毕业 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高院毕业生的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 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根据《关于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院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的通 知》 [教学司函〔2014〕1 号],毕业生总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 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 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其他 暂不就业)。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 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 一、毕业生就业率 1、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截止到 2021 年 12 月 10 日,我院 2021 届毕业生就业率为 95.32%,具体情 况见表 3 毕业生总数 签订协议和劳动 灵活就业 创业 升学 待就业 暂不就业 就业 434 32 6 37 24 1 509 81.27% 5.99% 1.12% 6.93% 4.49% 0.19% 95.32% 合同就业 534 表3 2021 届毕业生七率统计表 2、各系毕业生就业率 学院各系就业率分别为:经贸旅游系 96.69%、信息技术系 96.04%、工商管 理系 95.21%、艺术系 91.76%。 9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图4 各系 2021 届毕业生就业率 3、各专业就业率分布(毕业生人数含结业生) 物流管理、金融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建筑动画与模型制作、数字媒 体应用技术、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游戏设计 8 个专业就业率为 100%,详细分 专业就业率如下表所示 系部 工商管理系 专业名称 毕业生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财务管理 26 24 92.31% 会计 54 50 92.59% 工商企业管理 20 19 95.00% 物流管理 11 11 100.00%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56 55 98.21%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 49 47 95.92% 金融管理 2 2 100.00% 市场营销 34 33 97.06% 电子商务 36 33 91.67% 旅游管理 38 38 100.00% 酒店管理 22 22 100.00% 计算机网络技术 35 33 94.29% 经贸旅游系 信息技术系 10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计算机信息管理 19 18 94.74% 软件技术 47 46 97.87% 建筑动画与模型制作 8 8 100.00% 动漫制作技术 21 19 90.48%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1 1 100.00%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17 17 100.00% 广告设计与制作 27 22 81.48% 游戏设计 11 11 100.00% 534 509 95.32% 艺术系 合计 表4 2021 届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4、困难毕业生就业情况 学院 2021 届毕业生共计 534 人,就业人数合计 509 人。建档立卡毕业生 共 61 人,除 1 人暂不就业,其余全部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率高于非困难生、 全体毕业生就业率。 图5 各类群体毕业生就业率 11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5、男/女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分析 (1)男/女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截止 12 月 15 日,2021 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 95.32%,其中男生总体就 业率为 93.91%,女生总体就业率为 97.30%。详见表 5、图 6。 性别 总人数 就业数 就业率 男 312 293 93.91% 女 222 216 97.30% 合计 534 509 95.32% 表5 2021 届男/女毕业生就业率 图6 2021 届男/女毕业生就业率 (2)各系男/女毕业生就业率 我院 2021 届毕业生中,女生的就业率高于男生,其中,女生的就业率为 97.30%,男生的就业率为 93.91%。各系男女生就业率具体分布如表 6、图 7 所示。 12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系部 男生总数 男生就业数 男生就业率 女生总数 女生就业数 女生就业率 工商管理系 50 46 92% 117 114 97.43% 经贸旅游系 99 94 94.95% 82 80 97.75% 信息技术系 98 94 95.92% 3 3 100% 艺术系 65 59 90.77% 20 19 95% 表6 2021 届各系男/女毕业生的就业率 图7 2021 届各系男/女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各系毕业生七率统计 各系毕业生七率统计如表 7、图 8 所示 13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系部 签订协议和劳动 合同就业率 灵活就业率 创业率 升学率 待就业率 暂不就业率 工商管理系 83.23% 4.79% 0.60% 6.59% 4.79% 0 经贸旅游系 79.56% 7.73% 1.10% 8.29% 3.31% 0 信息技术系 82.18% 6.93% 1.98% 4.95% 2.97% 0.99% 艺术系 80% 3.53% 1.18% 7.06% 8.24% 0 表7 各系 2021 届毕业生七率统计 图8 各系 2021 届毕业生七率统计 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毕业生毕业流向 截止到 2021 年 12 月 15 日,根据全院毕业生就业数据库显示,毕业生去向 14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包括签协议和劳动合同就业、升学、自主创业、应征入伍、未就业。全院 534 名毕业生中(含结业 22 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381 人;签劳动合同形式就 业 40 人;升学 37 人;自主创业 6 人;应征入伍 12 人。(数据来源:安徽省大 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平台)。 图9 2021 届毕业生总体去向人数分布 15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图 10 2021 届毕业生总体去向人数分布比例 二、单位性质分布 我院 2021 届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包括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 业、其他企业这些类别。其中,其他企业是最主要的流向。 16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图 11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三、单位行业分布 我院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住宿和餐饮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具体分布如下 图所示。 17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图 12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四、就业地域流向分布 2021 届毕业生在安徽就业人数为 412 人,占比达 82.73%,与去年基本持平。 其余毕业生大多分别在上海、浙江、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就业。毕业生就业集中在 本地(安徽省)就业, 体现了我院“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定位。 18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图 13 2021 届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 五、升学深造情况 2021 届毕业生升学情况如表 8 所示 2021 届各系毕业生升学情况 系部 总人数 升学人数 占比 工商管理系 167 11 6.59% 经贸旅游系 181 15 8.29% 信息技术系 101 5 4.95% 艺术系 85 6 7.06% 合计 534 37 6.93% 表8 2021 届毕业生升学情况统计表 六、相关分析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掌握 2021 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更好地做好毕业生的 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学院积极响应省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要求,针对 2021 届 19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参与调查学生 278 人。 1、毕业生满意度 图 14 2021 届毕业生对当前工作满意度 2、用人单位满意度 2021 年 6 月 19 日,学院举办 2022 届毕业生实习就业双选会,共邀请企业 173 家。招生就业办发放调查问卷 160 份,回收问卷 142 份。用人单位对学院 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超过 94%,具体见下表。 对毕业生满意度 企业数(家) 比率 非常满意 83 58.45% 满意 51 35.92% 基本满意 6 4.22% 不满意 2 1.41% 表9 2021 届用人单位满意度情况 20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3、毕业生薪酬情况 根据毕业生问卷调查“薪资”栏统计,2021 届毕业生平均薪资集中在 2000-3999 元和 4000-5999 元。具体见下图 图 15 2021 届毕业生薪资分布 4、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调查 根据毕业生问卷调查统计,2021 届已落实就业的毕业生中有 44.59%的同学 认为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有 55.41%的同学认为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 关,详见图 16。 图 16 2021 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21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第四部分 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强化 思想共识,整合有效资源,构建就业教育指导长效机制,完善工作体系,着力提 升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举全院之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 业和自主创业。我院就业、创业工作管理举措具体如下: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将就业工作 “一把手工程”落到实处,先后多次召开 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各系均成立了以系主任牵头的系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 组;针对学院领导和中层干部实施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对口联系工作责任制,将 就业责任落实到人。 二、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学院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 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在 今年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中,我院参赛选手获得 省赛一等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奖。在第七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中,我院参赛选手获得职教赛道铜奖。 22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三、创新就业、创业工作方式 毕业生班辅导员实时掌握毕业生求职意向、就业动态,做好线上就业创业教 育和帮扶工作,做到就业指导与服务不断线。通过电话、微信和 QQ 等通信工具 23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联系学生,关心了解学生求职状况和思想动态,及时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 解决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准确传达就业政策和信息,对毕业生开展求职 技巧、求职材料撰写、视频面试等线上就业指导。 四、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月活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帮助大学生 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增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扎实推进就业 创业服务,学院在 6 月 1 日-30 日开展“大学生就业促进月”活动。在促进月中, 学院陆续开展第十五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规划大赛校赛专题培训、第七 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校赛专题培训、就业创业政策讲座、专场 宣讲会和大型校园双选会。 2021 年 6 月 19 日,我院举办校园大型实习就业双选会,此次双选会共邀请 了近 160 家企业参会,其中不乏长安汽车、苏宁易购、格力电器、华润集团、贝 壳网、香格里拉大酒店等知名企业。提供招聘岗位超过 3800 个,招聘岗位涉及 旅游、餐饮、物流、财务、幼儿教育、计算机、艺术类等多个专业。 24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 年就业质量报告 五、精准帮扶重点困难群体 我院 2021 届毕业生中有 61 名建档立卡学生,学院按照主管部门要求,对建 档立卡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困难群体建立台账,构建“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 按照“分类指导、动态管理、精准施策”的原则,做好跟踪服务。辅导员定期进 行回访,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更新帮扶台账并上报学院。截止 12 月 15 日,除 1 人暂不就业,其他建档立卡学生全部就业。 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重中之重,学院将坚持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继 续强化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新思路,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和帮扶力度,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为 毕业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岗位,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