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推荐表.doc
附件 3 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推荐表 团队名称: 团队带头人: 所在学校: 填表时间: 江苏省教育厅制 填写说明 一、填写本表前,请认真阅读《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管理办 法》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 2018 年度高校“青蓝工程”培 养对象选拔工作的通知》。 二、填写本表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表达明确,用 A4 纸 双面打印。 三、本表内有关栏目如不够填写,可自行加页,加页需紧附 该栏目之后。 —2— 一、团队基本情况(形成背景,主要特色和创新点,与省内外同类团队相比所处的 水平,1500 字左右) 总人数 初级专业技 术职务人数 人 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人数 博士后 人数 人 具有博士 学位人数 中级专业技 术职务人数 具有硕 士学位 人数 人 高职院校团队中“双师型”教师 人,占 %。 高职院校团队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 人,占 %。 性 出生 专业技术职 承担主要 在团队中 姓名 签字 别 年月 务、学位 课程 的作用 团队构 成情况 —3— 二、带头人情况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政治面貌 现任专业技术职 务及任职时间 党政职务 最终学位、取得时间及授予 国家或地区、学校和专业 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 是否博士、硕士生 导师 高教教龄 所在院、系、所、 中心 通讯地址 邮编 电子邮箱 手机 社会兼职情况(限 3 项): 获奖情况(省部级及以上,须清楚填写主持或参与名次)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起止时间 学习工作单位 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 近 3 年授课情况 近 6 个学期 1 2 3 4 5 6 —4— 授课课程名称 授课学时 授课对象 三、成员情况:成员人数 姓 名 性 别 政治面貌 民 族 年 龄 参加工作时间 最终学历(学位)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所学专业 现任专业技术职 务及任职时间 高校教龄 工作部门 行政职务 获奖情况(省部级及以上) 姓 名 性 别 政治面貌 民 族 年 龄 参加工作时间 最终学历(学位)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所学专业 现任专业技术职 务及任职时间 高校教龄 工作部门 行政职务 获奖情况(省部级及以上) 姓 名 性 别 政治面貌 民 族 年 龄 参加工作时间 最终学历(学位)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所学专业 现任专业技术职 务及任职时间 高校教龄 工作部门 行政职务 获奖情况(省部级及以上) 注:根据人数复制、填写 —5— 四、团队成员(除带头人)主要授课情况:(近 3 年) 课程名称 授课人 起止时间 总课时 五、教学改革情况(2013 年以来) 1..教材建设: 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省级精品或获奖情况 2.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奖励级别 时间 参与人员 及排名 经费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参与人员 及排名 3.教学改革项目: 项目名称 注: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如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基地、示范实验中心、高 职实训基地、教改立项课题等 —6— 4.是否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四大专项”(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协同创新、特聘教 授) 学校配套 参与人员 项目名称 省财政经费 起止时间 经费 及排名 5.教学改革特色:(团队设置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 新性改革措施、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网络教学等) 6.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7— 7.教学改革论文(独立发表或第一责任人,限 10 项) 论文(著)题目 学术期刊或出版社 名称 卷(期) 页 时间 五、科研情况(2013 年以来) 1.科研项目(限 5 项)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负责人 经费 起止时间 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术奖励(集体奖限填负责人是本团队成员的成果,限 4 项) 成果名称 奖励名称 等级 3.科研成果服务教学改革情况(1000 字以内) —8— 获奖人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六、培养青年教师、承担教师培训和进修情况 七、团队今后 3 年建设规划 —9— 八、院(系、部)评议推荐组意见 组长签字______ 年 月 院(系、部) 评议推荐组人数 同意 人数 不同意 人 数 日 弃权 人数 九、校评审委员会意见 评委会主任签字______ 年 月 评审委员会人数 同意 人数 不同意 人 数 弃权 人数 十、学校推荐意见 校(院)长签字_____ 年 月 日 —10— 日

附件3 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推荐表.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