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35kV线路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_验收公示_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35kV线路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pdf
项目编号:凉发改能源〔2017〕993 号 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建设单位: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二〇一九年六月 目录 前言.............................................................................................................1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4 1.1 项目概况.......................................................................................4 1.2 项目区概况...................................................................................8 2 水土保持方案和设计情况 .................................................................. 11 2.1 主体工程设计............................................................................. 11 2.2 水土保持方案............................................................................. 11 2.3 水土保持方案变更.....................................................................12 2.4 水土保持后续设计.....................................................................14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15 3.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15 3.2 弃渣场设置.................................................................................16 3.3 取土场设置.................................................................................16 3.4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16 3.5 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17 3.6 水土保持投资完成情况.............................................................25 4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 ..............................................................................29 4.1 质量管理体系.............................................................................29 4.2 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 ........................................30 4.3 弃渣场稳定性评估.....................................................................35 4.4 总体质量评价.............................................................................35 5 项目初期运行及水土保持效果 ..........................................................36 5.1 运行情况.....................................................................................36 5.2 水土保持效果.............................................................................36 5.3 公众满意度调查.........................................................................38 6 水土保持管理 ......................................................................................40 6.1 组织领导.....................................................................................40 6.2 规章制度.....................................................................................40 6.3 建设管理.....................................................................................41 6.4 水土保持监测.............................................................................42 6.5 水土保持监理.............................................................................43 6.6 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意见落实情况 ................................44 6.7 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情况 ........................................................44 6.8 水土保持设施管理维护.............................................................44 7 结论.......................................................................................................45 7.1 结论 .............................................................................................45 7.2 遗留问题安排.............................................................................45 8 附件及附图 ..........................................................................................47 8.1 附件 .............................................................................................47 8.2 附图 .............................................................................................47 前言 前 言 一、项目背景,立项和建设过程 乌东德左岸 35kV 变电站站址位于四川省会东县乌东德镇(原新马乡) ,距 乌东德水电站坝址约 2.3km,变电站主变为 2×8MVA,己建成两回 35kV 线路, 一回接入洛佐 35kV 变电站,一回接入 220kV 会东变电站。结合电网的现状和 规划情况,拟从淌塘 110kV 变电站至左岸 35kV 变电站新建一回 35kV 输电线 路,导线型号为 LGJ-240,线路长度约为 11.3km,作为乌东德左岸 35kV 变电 站一个电源点,以满足乌东德水电站在施工期间可靠供电,因此本项目的建设 是十分必要的。 2016 年 1 月,四川省电力设计院编制完成《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 岸 35kV 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初设) 》。 2017 年 3 月 2 日,凉山州发改委、州水务局在西昌市主持召开了会东县淌 塘一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初设)》(以下简 称《报告》)的审查会。 2017 年 3 月 31 日,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凉山州水务局关于印发《凉 山州会东县淌塘一乌东德水电站靠岸 35kV 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初 设)>专家组审查意见》的通知(凉发改能源〔2017〕221 号)。 2017 年 12 月 31 日,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关于核准凉山州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项目的通知》 (凉发改能源〔2017〕993 号)对该项目进行了核准。 本工程建设内容为 35kV 输电线路工程,线路由淌塘 110kV 变电站出线后 向西穿过上坪子、下坪子,经火烧村北面继续向西走线,线路在一碗水村东北 面跨越一级林地,立塔位对一级林地采取避让,经过一碗水村后,继续向西到 达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变电站,线路路径全长 11.3km,曲折系数 1.10,新 建单回铁塔 41 基。 本工程实际总占地面积 0.96hm2,其中永久占地 0.27hm2,临时占地 0.69hm2。 塔基区占地 0.27hm2,塔基施工临时占地 0.28hm2,其他临时占地 0.18hm2,人 抬道路 0.23hm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 前言 根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水土保持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监测结果,本 工程实际土石方开挖 4186m3(包含剥离表土 234m3) ,回填利用方量为 2811m3 (包含表土回填 234m3),余土 1375m3 就近回填于塔基区中,无弃方产生。 本工程总投资 886.62 万元,其中水土保持投资 36.19 万元。实际项目工期 为 2016 年 11 月筹建,2017 年 12 月开工,2019 年 2 月主体线路工程基本完工, 工期为 28 个月(建设期 15 个月) 。 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及后续设计 2016 年 5 月,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乌东德工程建设部委托四川省电 力设计院承担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工作。 2016 年 12 月 8 日,会东县水土保持办公室在西昌组织对《会东县淌塘~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送审稿) 》进行了技术 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方案编制单位完成了《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 左岸 35kV 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报批稿) 》 (以下简称《水保方案》 )。 2017 年 1 月 17 日,会东县水务局以《会东县水务局关于淌塘一乌东德水 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批复》 (东水行审〔2017〕1 号) (以下简称《方案批复文件》)对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 程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批复。 本项目后续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将《水保方案》中的各项措施纳入了设计 中,水土保持投资纳入施工综合单价中,同时细化了施工过程中临建工程水土 保持相关要求及临时防护措施。 三、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开展情况 武汉林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单位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布设的水土保持监测点共计 8 个,均为调查型,其中塔基区 4 个,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2 个,其它施工临时占地区 1 个,人抬道路区 1 个。 依据《水保方案》,本项目不计算直接影响区。 监测单位在接到任务后,即成立了“监测项目组”,并于 2019 年 5 月开展了 水土保持监测。 监测项目组进场监测时项目建设已完工,为满足监测工作需要, 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前言 监测单位对现场进行了调查、踏勘,并收集水土保持方案等设计文件,建设单 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的现场资料作为参考资料,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实地 量测、地面观测和资料分析等。监测单位实际监测时段为水土保持措施试运行 期(或林草植被恢复期)。 监测单位完成了对项目建设期水土流失调查、防治措施调查、水土流失数 据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实现了对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 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委托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乌东 德水电站工程建设监理中心承担项目监理工作(包括水土保持监理) ,监理单位 开展了全过程的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监理结束后提供必要的监理资料,包含验 收资料,以及监理总结报告、各分部、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等。监理单位在建 设过程中开展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 等控管、协调制度等工作。 四、水土保持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验收情况 经对本项目 48 个单元工程中的 43 个单元工程进行了抽样检查,抽检单元工 程质量合格率 100%、优良率为 69.77%,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结果为“合格”; 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中间产品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未发生过质量事 故。分部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 分部工程合格率为 100%,优良率为 70%, 中间产品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 外观质量得分率达到 70%,施工质量检验资料基本齐全,未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 单位工程合格率为 100%、优良率为 75.00%,水土保持工程项目质量评定为 “合格”。 本报告的编制得到了会东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方案 编制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部门和单位领导、专家、技术人员等的大力 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 (2)建设单位: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乌东德工程建设部为其现场 管理机构 (3)建设地点: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 (4)建设性质:新建,建设类项目 (5)建设内容:新建 35kV 输电线路全长 11.3km,新建单回铁塔 41 基 (6)项目投资:工程总投资 886.62 万元,其中水土保持投资 36.19 万元 (7)建设工期:2016 年 11 月筹建,2017 年 12 月开工,2019 年 2 月主体 线路工程基本完工,工期为 28 个月(建设期 15 个月) 1.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本线路路径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境内走线,起于淌塘 110kV 变 电站 35kV 出线构架,止于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变电站 35kV 进线构架。淌 塘 110kV 变电站站址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淌塘乡白龙村大马路附近,乌 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变电站站址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乌东德镇,项目区 周边交通条件便利。 1.1.2 主要技术指标 本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建设类输电项目。 本项目建设规模与等级为:新建线路由淌塘 110kV 变电站出线后向西穿过 上坪子、下坪子,经火烧村北面继续向西走线,线路在一碗水村东北面跨越一级 林地,立塔位对一级林地采取避让,经过一碗水村后,继续向西到达乌东德水电 站左岸 35kV 变电站,线路路径全长约 11.3km,曲折系数 1.10,新建单回铁塔 41 基。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4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表 1-1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 一、项目基本情况 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 新建 35kV 输电线路全长 11.3km,新建单回铁塔 41 基 二、项目组成 项目占地(hm2) 临时占地 小计 永久占地 0.00 0.27 0.27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项目组成 塔基区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0.00 0.28 0.28 其它施工临时占地区 0.00 0.18 0.18 人抬道路区 合计 项目名称 挖方 35kV 线路工程 合计 4186 4186 0.23 0.0 0.69 0.27 3 三、项目土石方量(m ) 表土剥 填方 覆土 离 234 2577 234 234 2577 234 四、参建单位 四川省电力设计院 设计单位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 四川省电力设计院 施工单位 四川省川能水利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0.23 0.96 余土 1375 1375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 水土保持监测单位 设监理中心 武汉林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1.3 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 886.62 万元,其中水土保持投资 36.19 万元。项目投资方为三峡 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禄劝乌东德电厂。 1.1.4 项目组成及布置 根据方案批复文件及现场实际监测情况,本项目建设区划分为塔基区、塔基 施工临时占地区、其它施工临时占地区和人抬道路区等 4 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 0.96hm2,线路工程共新建铁塔 41 基,沿线塔基附件布设塔基施工场地。工程建 设布设牵张场 3 处、跨越施工场 7 处。项目沿线交通道路较多,本项目使用现有 道路,林草地材料运输采用人抬、马驼方式。工程建设避让了房屋、风景区、规 划区等,不涉及移民拆迁安置。 淌塘 110kV 变电站站址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淌塘乡白龙村大马路附 近,于 2013 年建成,站内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浆砌石挡土墙、护坡,浆砌石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5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排水沟,站内间隔区域已采取铺撒碎石的恢复方式,现状水土保持效果较好。本 次间隔扩建在淌塘 110kV 变电站站内预留间隔进行,不重新征地,本次间隔扩 建工程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进行独立设计,不在本项目设计及建设范围内。 乌东德左岸 35kV 变电站站址位于四川省会东县乌东德镇, 于 2012 年建成, 站内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浆砌石挡土墙、护坡,浆砌石排水沟,站内间隔区域 已采取铺撒碎石的恢复方式,现状水土保持效果较好。 线路起点为淌塘 110kV 变电站,利用该变电站 35kV 间隔,出线后向西穿过 上坪子、下坪子,经火烧村北面继续向西走线,线路在一碗水村东北面跨越一级 林地,立塔位对一级林地采取避让,经过一碗水村后,继续向西到达乌东德水电 站左岸 35kV 变电站,利用该变电站现有间隔,线路路径全长约 11.3km,曲折系 数 1.10,新建单回铁塔 41 基。 淌塘 110kV 变电站 35kV 间隔为新建设施,位置位于 110kV 变电站内,水土 保持方案未将其占地、施工纳入,故本次验收亦不将其纳入。 1.1.5 施工组织及工期 土建施工标段划分 本项目施工单位均为四川省川能水利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弃渣场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开挖的土石方部分回填利用,余土就近回填于塔基区中, 无弃方产生。本工程未布设弃渣场。 取土场 本项目施工时所需建筑材料(水泥、砂、石、石灰、砖等)均从当地建筑市 场购买,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由售方负责。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回填的土石方 部分来源于开挖产生的土石方,不足部分采用外购的方式进行购买,外购土石方 从当地合法取土场进行购买,故无取土(石、料)场。 施工道路 本工程线路路径所经地段,主要利用省道,同时沿线乡村公路可作为运输道 路,汽车运输方便,根据线路路径所经地形情况,全线大部分地段人力运输较方 便。经现场调查,项目沿线交通道路较多,本项目使用现有道路,林草地材料运 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输采用人抬、马驼方式,防治责任范围为 0.23hm2。 施工生产生活区 线路工程由于施工场地分散且施工时间短,施工人员就近在附近村镇住宿, 不再另外搭建施工生活区。线路工程在每基铁塔附近设置一处施工场地用于堆放 塔基开挖的土石方及铁塔组立材料和电线等。 其它临时工程布设 本工程将除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外用于施工生产的临时占地均称为其它施工 临时占地,包括牵张场、跨越施工用地等。 1)牵张场设置 本工程包含 OPGW 光纤通信,光纤架设采用张力放线,本工程在山区走线, 牵张场考虑设置在较平缓开阔地带,两段线路共需设置牵引和张力场 3 处,占地 约 0.14hm2。 2)跨越施工用地 本工程主要跨越有输变电线路、通信线缆、公路等。 据现场调查,本工程跨越省道 1 次,跨越乡村公路 6 次,跨越 10kV 配电线 4 次,跨越通信线缆 4 次,跨越 380V 及 220V 线路 9 次,跨越 35kV 线路 1 次。 上述交叉跨越中,跨越 10kV 配电线、跨越通信线缆、跨越 380V 及 220V 线路 和跨越 35kV 线路均不设置脚手架,没有施工临时占地,其余的则需要设置脚手 架。综上,本线路工程需设置 7 处跨越施工用地,临时占地约 0.04hm2。 工期 本项目计划工期为 2016 年 11 月~2017 年 5 月,建设期 7 个月。 实际项目工期为:2017 年 12 月开工,2019 年 2 月主体线路工程基本完工, 目前已建成。 1.1.6 土石方情况 根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监测结果,本工程实际土 石方开挖 4186m3(包含剥离表土 234m3),回填利用方量为 2811m3(包含表土回 填 234m3) ,余土 1375m3 就近回填于塔基区中,无弃方产生。本项目建设过程中 开挖的土石方部分回填利用,余土就近回填于塔基区,工程未布设弃渣场。不足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7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部分采用外购的方式进行购买,外购土石方从当地合法取土场进行购买,故无取 土(石、料)场。 表 1-2 项 目 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 合计 实际项目土石方情况表 挖方 表土剥离 填方 覆土 余土 4186 234 2577 234 1375 4186 234 2577 234 1375 1.1.7 征占地情况 根据业主提供资料及监测资料,本工程实际占地面积为 0.96hm2,其中永久 占地面积 0.27hm2,临时占地面积 0.69hm2。 表 1-3 实际项目占地情况表 占 地 类 型 分区 合计 备 注 0.10 0.27 永久占地 0.12 0.13 0.28 临时占地 0.13 0.00 0.01 0.14 临时占地 0.02 0.01 0.01 0.04 临时占地 人抬道路区 / 0.16 0.07 0.23 临时占地 合计 0.12 0.46 0.18 0.96 耕 地 林地 草地 塔基区 0.04 0.13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0.03 牵张场占地区 跨越施工临时占地区 其它临时占地区 1.1.8 移民安置和专项设施改(迁)建情况 本项目不涉及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改(迁)建工作。 1.2 项目区概况 1.2.1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拟建线路区位于四川西南部,处于川西高原南缘与云贵高原北侧两大地貌交 界地带,线路所经地貌单元主要为侵蚀构造中山、溶蚀侵蚀中山。 侵蚀构造中山地貌单元岩性主要为玄武岩、砂岩、烁岩、页岩、板岩,由于 岩石软硬差异较大,在玄武岩、砂岩、砾岩分布地段,地形陡峻,常有悬崖峭壁; 在页岩、板岩分布区多形成缓坡及浑圆的山顶。 溶蚀侵蚀中山地貌单元岩性主要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及灰岩,岩石裸露, 成片块状分布,总的来说,岩溶地貌不甚显著。区内沟谷发育,侵蚀作用较强烈, 8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沟谷地段地形陡峻。因而形成以侵蚀作用为主的中山地貌。 地质地震 线路经过区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碎石土、粘性土、砂岩、灰岩、白云岩。地 基土物理力学性能良好,均为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 划图》,线路全线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 线路沿线未发现大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气候条件 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多年平均降水量未 825mm,主要分布在 6~10 月, 降水量 占全年降水量的 81%。由于处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E601) 2593mm。库区陆面蒸发量 698mm。多年平均气温 20.9℃,最高月平均气温 26.9℃ (7 月) ,最低月平均气温 12.3℃(1 月)。极端最高气温 42.7℃,极端最低气温 -0.4℃。相对湿度 59%,多年平均日照 2158h,雾日 26.2d,霜日 3.6d,雷暴日 54.4d。多年最大平均风速为 18.0m/s,历年最大风速为 26.0m/s。多年平均水温 16.2℃,最高月平均水温 24.3℃(6 月),最低月平均水温 7.8℃(12 月) 。 河流水系 会东县境内河流众多,均为金沙江水系。河流溪谷与山脉平行相间,基本都 以金沙江为轴线,构成半扇状。主要河流为过境河流金沙江及其一级支流大桥河、 鯵鱼河,二级支流小河坝等四条主要河流。县境内中间高、四周低,地质构造为 南北向排列,控制山脉、河流走向,境内河流均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金沙江。 本工程均在山区走线,无大的河流跨越,不受洪水影响。 土壤 线路所经区域内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红壤、黄棕壤和棕壤。 植被 会东县属全国区划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川滇金沙江峡谷云南松,干热河 谷植被亚区。全县以华山松林和云南松林为主。 线路所经区域植被生长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较大,分布不均,按森林的垂直分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9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布大体可分为:海拔 1500 米以下为干热河谷稀树灌丛带;海拔 1500~2300m 属 云南松、常绿阔叶林带;海拔 2300 米以上属华山松、针阔混交林带。 项目区内适宜生长的草种为沿阶草和扭黄茅。 1.2.2 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 项目区所在的会东县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金沙江下游国家级水 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全县土壤侵蚀面积为 1884.7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58.40%, 其中轻度侵蚀面积为 271.7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 14.42%;中度侵蚀面积为 858.0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 45.53%;强烈侵蚀面积为 466.19km2,占水土流 失面积的 24.74%;极强烈侵蚀面积为 260.65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 13.83%; 剧烈侵蚀面积为 28.02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 1.48%。 项目区内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强度以中度为主。本项目沿线不涉 及崩塌、滑坡危险区域和泥石流易发区域。 1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2 水土保持方案和设计情况 2 水土保持方案和设计情况 2.1 主体工程设计 2015 年 12 月 4 日,取得《会东县林业局关于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 岸 35KV 线路工程路径方案的复函》(东林函〔2015〕25 号)。 2016 年 1 月,四川省电力设计院编制完成《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 。 2017 年 3 月 2 日,凉山州发改委、州水务局在西昌市主持召开了会东县淌 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初设) 》(以下简称 《报告》 )的审查会。 2017 年 3 月 31 日,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凉山州水务局关于印发《凉 山州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靠岸 35kV 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初设)> 专家组审查意见》的通知(凉发改能源〔2017〕221 号) 。 2017 年 12 月 31 日,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关于核准凉山州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项目的通知》 (凉发改能源〔2017〕993 号)对该项目进行了核准。 2.2 水土保持方案 2016 年 5 月,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乌东德工程建设部委托四川省电 力设计院承担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编 制工作。 2016 年 12 月 8 日,会东县水土保持办公室在西昌组织对《会东县淌塘~乌 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送审稿)》进行了技术评 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方案编制单位完成了《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报批稿)》 (以下简称“《水保方案》”) 。 2017 年 1 月 17 日,会东县水务局以《会东县水务局关于淌塘一乌东德水电 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批复》(东水行审〔2017〕1 号) 对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批复。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1 2 水土保持方案和设计情况 2.3 水土保持方案变更 本验收依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 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办水保〔2016〕65 号)及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印发 四川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变更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川水函〔2015〕 1561 号),对本项目水土保持变更进行梳理。 2.3.1 重大变更梳理 (1) 《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办 水保〔2016〕65 号)梳理 1)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后,生产建设项目地点、规模发生重大变化,涉及国 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或者重点治理区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增加 30%以上的,开挖填筑土石方总量增加 30%以上的,线型工程山区及丘陵区部分 横向位移超过 300 米的长度累计达到该部分线路长度的 20%以上的,施工道路及 伴行道路等长度增加 20%以上的,桥梁改路堤或隧道改路堑长度 20 公里以上的。 复核情况:本项目地点、规模未发生重大变化;本项目位于于国家级水土流 失重点治理区(金沙江下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 责任范围有所增加,但增加量少于 30%;本项目土石方开挖填筑总量有所增加, 但增加量少于 30%;本项目横向位移超过 300 米的长度累计未达到该部分线路长 度的 20%;本项目施工便道长度有所减少;本项目不涉及路堤工程和隧洞工程。 综上,本项目在该方面不涉及重大变更。 2)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表土剥离量减少 30%以上的,植物措施总面 积减少 30%以上的,水土保持重要单位工程措施体系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水土保 持功能降低或丧失的。 复核情况:本项目表土剥离量有所增加;本项目植物措施有所增加;本项目 的重要单位工程措施体系发生变化,设计单位在施工图阶段取消了主体工程原设 计的浆砌石挡土墙和浆砌石排水沟,但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土质排水沟措施(后期 占地进行绿化) ,经现场查勘和复核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监测单位 提供材料,各方认定上述措施的取消未导致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丧失(相应防治 效果图片见章节 3.5.1.1 和 3.5.1.2)。综上,本项目在该方面不涉及重大变更。 1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2 水土保持方案和设计情况 3)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确定的弃渣场之外新设弃渣场的或提高弃渣场堆渣 量 20%以上的 复核情况:本项目未设置弃渣场,余土平摊于塔基区域。综上,本项目在该 方面不涉及重大变更。 (2)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变更管理 办法(试行)的通知》 (川水函〔2015〕1561 号)梳理 1)弃渣量 10 万 m3(含)以上的弃渣场位置变化的;弃渣场 10 万 m3(含) 以上的弃渣场弃渣增加 50%(含)以上;弃渣场数量增加超过 20%(含)以上。 复核情况:本项目未设置弃渣场,余土平摊于塔基区域。综上,本项目在该 方面不涉及重大变更。 2)取土(料)量在 5 万 m3(含)以上的取土(料)场位置发生变更的。 复核情况:本项目未设置取土(料)场。 3)挡护、排水等主要工程措施减少量 30%以上的。 复核情况:本项目的重要单位工程措施体系发生变化,设计单位在施工图阶 段取消了主体工程原设计的浆砌石挡土墙和浆砌石排水沟(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土 质排水沟措施) 。根据水保方案,主体工程于坡位处塔基下边坡设置浆砌石挡土 墙,主要是出于工程安全方面考虑,兼具水土保持功能,现场复核发现塔基下边 坡均已绿化,未发现崩塌、冲蚀现象;主体工程于坡位处塔基上边坡设置浆砌石 排水沟,主要是出于工程安全方面考虑,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现场复核发现塔基 上边坡均已绿化,未发现崩塌、冲蚀现象。浆砌石挡土墙和浆砌石排水沟的取消, 未导致水土保持功能显著降低或丧失。结合办水保〔2016〕65 号相关规定,以 及水土保持设计单位取消浆砌石挡土墙和浆砌石排水沟的设计说明(见附件), 本项目不再开展水土保持方案变更工作。 4)原批复植物措施面积 10 公顷(含)以上,且总面积减少 30%以上的 复核情况:本项目不涉及该情况。 2.3.2 一般变更梳理 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变更管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 (川水函〔2015〕1561 号)相关规定,本项目一般变更情况如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3 2 水土保持方案和设计情况 下。 表 2-1 序 号 1 方案设 计 灌草结 合绿化 一般变更情况统计 一般措施 变更 项目实际情况 变化是否达到 变更报批条件 撒播草籽 原方案设计为灌草绿化,实际实施结合现场 情况调整为撒播绿化 未达到 植物措施中原设计灌草结合绿化,实际施工过程调整为撒播草籽绿化,主要 是工程施工过程结合项目区场地实际情况,撒播生长力旺盛、具有良好水土保功 能的草籽,虽然取消了灌木栽植,但从撒播草籽植被恢复情况,现状植被恢复情 况良好,能够起到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满足水土保持相关要求。 2.4 水土保持后续设计 本项目后续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将《水保方案》中的各项措施纳入了设计中, 水土保持投资纳入施工综合单价中,同时细化了施工过程中临建工程水土保持相 关要求及临时防护措施,但未出具单独的水土保持专项设计。 在后续的设计中,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土质排水沟、表土剥离、覆土、土地 整治、撒播草籽、复耕、土袋临时挡护及密目网遮盖等防护措施,各类防护措施 均从实际出发,能够大大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满足水土保持相关要求。 14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3.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3.1.1 实际与《水保方案》对比情况 根据《水保方案》及批复文件确定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 路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共计 0.76hm2,其中项目建设区 0.76hm2, 不计算直接影响区。 根据监测资料及调查可知,建设实际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 0.96hm2,其中项目建设区 0.96hm2,不计算直接影响区。 通过对比得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实际值较设计值增加 0.20hm2(增加比例 为 26.32%)。 表 3-1 序 号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汇总表 水保方案设计(hm2) 实际情况(hm2) 变化情况(hm2) 项目建设区 项目建设区 项目建设区 项目分区 1 塔基区 0.18 0.27 +0.09 2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0.17 0.28 +0.11 3 其它临时占地区 0.16 0.18 +0.02 4 人抬道路区 0.25 0.23 -0.02 合计 0.76 0.96 +0.20 3.1.2 变化原因 由于主体设计调整了塔基基础设计,并采用高低腿进行布置,塔基四支脚外 扩,导致塔基区占地面积增加,共计增加 0.09hm2。因塔基区永久征地面积增加, 预设施工场地占地面积不足,导致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用地面积增加,共计增加 0.11hm2。由于其它临时占地区中牵张场、跨越施工场地等均为实际发生用地面 积,因此实际发生面积增加 0.02hm2。人抬道路区的布设结合当前现状道路进行 布设,实际布设长度较原设计减少 200m,因此面积减少 0.02hm2。 因此,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实际发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较《水保方案》 增加了 0.20hm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5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3.2 弃渣场设置 根据《水保方案》及批复文件,本工程铁塔坑、接地槽及挡土墙、排水沟共 计挖方 3054m3,填方 2346m3,余土 708m3。余土全部平摊于塔基区。 根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监测结果,本工程实际土 石方开挖 4186m3(包含剥离表土 234m3),回填利用方量为 2811m3(包含表土回 填 234m3) ,余土 1375m3 就近回填于塔基区中,无弃方产生。故不存在弃渣场。 3.3 取土场设置 根据《水保方案》 ,本工程无借方。 实际建设过程中,根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和监测结 果,本工程建设过程中无借方,未设置取土(石、料)场。 3.4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3.4.1 《水保方案》设计情况 根据《水保方案》及其批复文件,本项目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如下: 塔基区:浆砌石挡土墙、排水沟、覆土、剥离表土、撒播草籽;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土袋临时挡护、密目网遮盖、土地整治、复耕、灌草 结合绿化; 其它施工临时占地区:土地整治、复耕、灌草结合绿化; 人抬道路区:土地整治、灌草结合绿化。 3.4.2 实际实施情况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实际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如下: 塔基区:土质排水沟、覆土、剥离表土、撒播草籽;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土袋临时挡护、密目网遮盖、土地整治、复耕、撒播 草籽; 其它施工临时占地区:土地整治、复耕、撒播草籽; 人抬道路区:土地整治、撒播草籽。 1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3.4.3 实际实施措施体系评价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工程建设特点、施工情况、自然条件情况等, 以工程措施为先导,通过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布设了工 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复耕区域土地肥沃、农作物长势良好,复耕效果 显著。植物措施实施区域中绝大部分区域植被长势良好,仅有少部分区域植被恢 复较慢,植物措施能够较好地起到了本项目保水固土的效果,水土保持效果明显, 对项目区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际实施的各项措施能够较好地防治主体工程区的水土流失流失,各项水土 保持措施在正常运行后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较为完善、合 理,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表 3-2 分 区 措施类型 设计措施 实际实施 工程措施 浆砌石挡土墙、排 水沟、覆土 土质排水沟、覆土 剥离表土 撒播草籽 土袋临时挡护、密 目网遮盖 土地整治、复耕 灌草绿化 土地整治、复耕 灌草绿化 土地整治 灌草绿化 剥离表土 撒播草籽 土袋临时挡护、密 目网遮盖 土地整治、复耕 撒播草籽 土地整治、复耕 撒播草籽 土地整治 撒播草籽 塔基区 临时措施 植物措施 塔基施工临 时占地区 其它施工临 时占地区 人抬道路区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汇总表 临时措施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变化 优化取消浆砌石挡土墙, 浆砌石排水沟变更为土质 排水沟 / / / / 灌草绿化变更为撒播草籽 / 灌草绿化变更为撒播草籽 / 灌草绿化变更为撒播草籽 3.5 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 3.5.1 水土保持措施完成情况 工程措施 根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监测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实际已 实施的工程量有:土质排水沟 475 m3(挖方,长度 950m)、表土剥离 234m3,覆 土 234m3,土地整治 0.69hm2,复耕 0.18hm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7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18 2#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3#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5#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11#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12#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13#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25#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27#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28#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29#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30#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31#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32#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33#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34#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35#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9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36#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37#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38#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39#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40#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41#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42#铁塔-复耕现状(2019 年 5 月) 排水沟 植物措施 根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监测结果,本项目实际已 2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实施的工程量有:撒播草籽 0.77hm2。 4#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6#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7#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8#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9#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10#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14#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15#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21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22 16#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17#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18#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19#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20#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21#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22#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23#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24#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26#铁塔-植被恢复现状(2019 年 5 月) 牵张场植被恢复 人抬道路植被恢复 临时防护措施 根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结果,本项目实际已实施的 工程量有:袋装土 150.20m3,密目网 1290m2。 袋装土情况(监理资料) 密目网苫盖(监理资料) 3.5.2 实际与《水保方案》对比情况 《水保方案》设计情况 (1)工程措施:塔基区:挡土墙 675m3、排水沟 125 m3、表土剥离 220m3、 覆土 220m3;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土地整治 0.17hm2、复耕 0.03hm2;其它施工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23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临时占地区:土地整治 0.16hm2、复耕 0.05hm2;人抬道路区:土地整治 0.25hm2。 (2)植物措施:塔基区:植被恢复面积 0.17hm2;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植 被恢复面积 0.14hm2;其它施工临时占地区:植被恢复面积 0.11hm2;人抬道路 区:植被恢复面积 0.25hm2。 (3)临时措施: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袋装土 130m3、密目网 1520m2。 对照情况 本项目已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与《水保方案》相比的变化情况如下: (1)工程措施:表土剥离增加 14m3、覆土增加 14m3、挡土墙减少 670m3、 土地整治增加 0.11hm2、复耕增加 0.10hm2,浆砌石排水沟减少 125 m3,土质排 水沟增加 900m(挖方 475m3)。 (2)植物措施:植被恢复增加 0.10hm2。 (3)临时措施:密目网减少 230m2、袋装土拦挡增加 20.20m3。 表 3-3 防治分区 塔基区 水土保持措施类型及工程量总表-对比情况 措施类型 工程措施 工程量 工程量 (实际-设计) 覆土(m3) 220.00 234.00 +14.00 挡土墙(m3) 675.00 -675.00 浆砌石排水沟(m3) 125.00 -125.00 900.00 +900.00 220.00 234.00 +14.00 植被恢复面积(hm2) 0.17 0.26 +0.09 土地整治(hm2) 0.17 0.28 +0.11 复耕(hm2) 0.03 0.03 植被恢复面积(hm2) 0.14 0.25 +0.11 袋装土(m3) 130.00 150.20 +20.20 密目网(m2) 1520.00 1290.00 -230.00 土地整治(hm2) 0.16 0.18 +0.02 复耕(hm2) 0.05 0.15 +0.10 植物措施 植被恢复面积(hm2) 0.11 0.03 -0.08 工程措施 土地整治(hm2) 0.25 0.23 -0.02 植物措施 植被恢复面积(hm2) 0.25 0.23 -0.02 植物措施 临时措施 人抬道路区 变化量 剥离表土(m3) 工程措施 其它施工临时占地区 实际完成 土质排水沟(m) 植物措施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方案设计 措施名称 工程措施 3.5.3 变化原因 (1)工程措施 实际施工过程中,塔基永久用地面积增加,从而表土剥离(本报告将表土剥 24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离修正为工程措施) 、土地整治、复耕工程量增加,优化了塔基基础设计,取消 了主体工程设计的挡土墙,主体工程设计的浆砌石排水沟变更为土质排水沟(后 期平整绿化) 。 (2)植物措施 线路工程在实际施工时,塔基施工场地及牵张场临时扰动区域全面进行了场 地整治,因施工过程临时用地面积增加,故植被恢复面积均增加。 (3)临时措施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塔基区表土剥离数量增加,导致袋装土拦挡工程量 增加。工程建设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对位于坡地施工的塔基开挖土方进行了密目 网覆盖,由于优化了塔基设计,且塔基基础开挖大部分处于旱季施工,因此密目 网覆盖措施量有所减少。 3.6 水土保持投资完成情况 3.6.1 实际完成投资情况 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实际完成总投资 36.19 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 2.12 万 元,植物工程措施的投资 0.26 万元,临时措施 1.78 万元,独立费用 30.51 万元, 水土保持补偿费 1.52 万元。见表 3-4。 表 3-4 序号 防治分区 一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投资落实情况 措施名称 单位 措施量 单价(元) 投资(元) 21243.27 覆土 m3 234 17.12 4006.08 表土剥离 m3 234 2.94 687.96 3 土质排水沟 m 900 15 13500.00 3 土地整治 hm2 0.28 3276.26 917.35 4 复耕 hm2 0.028 4430.41 124.05 5 土地整治 hm2 0.18 3276.26 589.73 复耕 hm2 0.15 4430.41 664.56 土地整治 hm2 0.23 3276.26 753.54 0.257 3379.59 868.98 1 2 塔基区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其它施工临时占地区 6 7 人抬道路区 二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1 塔基区 撒播草籽 hm2 2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撒播草籽 hm2 0.25 3379.59 851.66 3 其它施工临时占地区 撒播草籽 hm2 0.03 3379.59 101.39 4 人抬道路区 撒播草籽 hm2 0.23 3379.59 777.31 三 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 1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2599.34 17799.57 袋装土 m3 150.2 88.36 13271.67 25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密目网 2 m2 1290 3.51 4527.9 四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305050 (一) 建设管理费 7050 (二) 水土保持监理费 20000 (三) 科研勘测设计费 58000 (四) 水土保持监测费 60000 (五)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 160000 五 第五部分:基本预备费 0 六 第六部分:水土保持补偿费 15200 七 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 361892.18 3.6.2 实际与《水保方案》对比情况 《水保方案》设计情况 根据《水保方案》及批复文件,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 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为 52.25 万元,主体已列投资 30.80 万,本方案新增水土保 持投资 21.46 万,其中工程措施 0.60 万元,植物措施 0.77 万元,临时工程 3.08 万元,独立费用 14.01 万元,基本预备费 1.48 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 1.52 万元。 见表 3-5。 对照情况 水土保持总投资设计 52.25 万元、实际 36.19 万元,实际较设计减少了 16.06 万元、变化比例为减少 30.74%;水土保持补偿费设计 1.52 万元,实际 1.52 万元, 实际较设计无变化。具体如下: (1)工程措施设计 31.40 万元、实际 2.12 万元,实际较设计减少 29.70 万 元、变化比例为减少 93.33%。 (2)植物措施设计 0.77 万元、实际 0.26 万元,实际较设计减少 0.51 万元、 变化比例为减少 66.33%。 (3)临时措施设计 3.08 万元、实际 1.80 万元,实际较设计减少 0.87 万元、 变化比例为减少 32.75%。 (4)独立费用设计 14.01 万元、实际 30.51 万元,实际较设计增加 16.50 万 元、变化比例为增加 117.82%。 (5)水土保持补偿费设计 1.52 万元、实际 1.52 万元,实际较设计无变化。 2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表 3-5 实际与《水保方案》对比情况—水土保持总投资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方案批复投资(元) 实际落实投资(元) 变化(元) 一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313974.00 21243.27 -297048.73 1 剥离表土 4319.00 687.96 -3631.04 2 覆土 3767.00 4006.08 +239.08 3 土地整治 1900.00 2260.62 +360.62 4 复耕 354.00 788.61 +434.61 5 浆砌石挡土墙及浆砌石排水沟 307952.00 6 土质排水沟 二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1 -307952.00 13500 +13500.00 7721.00 2599.34 -5120.66 播撒草籽 2264.00 2599.34 +335.34 2 栽植灌木 5084.00 -5084.00 3 幼林抚育 372.00 -372.00 三 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 26467.00 17799.58 -8667.43 1 临时工程量 16816.00 18487.53 +983.57 1) 密目网 5329.00 4527.90 -801.10 2) 袋装土 11487.00 13271.67 +1784.67 2 其他临时工程 9651.00 四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140050.00 305050.00 1 建设管理费 7050.00 7050.00 2 水土保持监理费 0.00 20000.00 3 科研勘测设计费 58000.00 58000.00 4 水土保持监测费 45000.00 60000.00 +15000.00 5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 30000.00 160000.00 +130000.00 五 第五部分:基本预备费 14800.00 六 第六部分:水土保持补偿费 15200.00 15200.00 七 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 522500.00 361892.18 -9651.00 +165000.00 +20000.00 -14800.00 -160636.82 3.6.3 变化原因 工程措施 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优化了塔基设计,主体设计取消了浆砌石挡土墙(675m3) 和浆砌石排水沟(125m3) ,施工过程中新增了土质排水沟(475 m3),导致实际 工程措施的工程量较《水保方案》所有减少,且由于工程措施单价的差别,并最 终导致工程措施的实际投资较《水保方案》有一定减少。 植物措施 植物措施中实际实施的植被恢复措施较《水保方案》设计有所增加,但由于 原设计未灌草结合恢复植被,实际施工过程以撒播草籽为主,植物措施单价降低,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27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从而导致植物措施的实际投资较《水保方案》减少。 临时措施 临时措施实际实施的密目网覆盖工程量减少,相应临时措施投资有一定减少; 其他临时工程投资未发生,因此临时措施的实际投资较《水保方案》减少。 独立费用 实际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监理费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 司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监理中心负责监理,与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同步监理,监 理费按照 2.0 万元计列,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均按照实际发生 合同取费,而独立费用中的其余各项费用均无变化,从而导致独立费用实际投资 较《水保方案》有所增加。 28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4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 4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 4.1 质量管理体系 4.1.1 建设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 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始终把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放在首要 位置,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施工过程中全面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 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建立健全了“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承包商 保证”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实行计划调度会议制度、现场协调 会议制度、现场碰头会议制度、监理工地例会制度、技术设计审查制度、技术 设计交底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制度、安全措施方案审查制度、工程建设安 全管理制度、质量检查抽查制度、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工程计划统计管理 制度、工程预结算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亦纳入了 整个工程的建设管理体系中。工程质量检验资料齐全,程序完善,均有监理、 施工单位的签章,符合质量管理的要求。 4.1.2 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 设计单位为四川省电力设计院,为配合和服务现场施工,设计单位安排了 各专业的设计代表驻现场乌东德工作,配合现场技术方案的调整。 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单位严格执行“三通一标”、“两型一化”、“两型三新” 等标准化建设要求, 在可行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优化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需充分体现国家环境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节能降耗等有关政 策。 4.1.3 监理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理工作。 为确保水土保持工程有序进行,保证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因此监 理单位成立了监理部,在开展监理业务时,监理部制定了一套全面细致、科学 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保证工程质量全面履行工程承建合同出发,审查施工 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指导监督合同中有关质量标准、要 求的实施;在施工过程中,把好每道工序的质量关,实行严格的巡视检查与工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29 4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 序验收制度,无论是重要项目还是一般项目都要经过工序验收后,方可进行下 道工序施工。监理程序严格依照监理规范实施。 4.1.4 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保证工程结构质量安全,工程外观质量总体符合设 计要求,施工单位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质量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 了完善的岗位质量规范。对工程施工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层层建立质量责任 制,明确各施工人员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层层落实质量关,并在施工过程中加 强质量检验工作,认真执行“三检制”,委派专业质量检验工程师,配合监理单 位,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坚决进行返工、返 修,保证达到规范和使用的条件标准,切实有效的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4.2 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 4.2.1 项目划分及结果 质量评价标准 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等国家、行业有关技术 标准,结合建设单位提供相关资料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单位工程、分部工程 及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见表 4-1。 表 4-1 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项目 质量等级 单元工程 分部工程 评定标准 合格 检查项目符合质量标准,检测项目的合格率不小于 80% 优良 检查项目符合质量标准,检测项目的优良率不小于 50% 合格 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 优良 合格 单位工程 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有 50%以上达到优良,主要单元工程质量优良, 中间产品和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 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外观质量得 分在 70%以上,施工质量检验资料基本齐全 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有 50%以上达到优良,主要分部工程质量优良, 优良 且未发生过质量事故,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外观质量得分 在 85%以上施工质量检验资料齐全 划分过程及结果 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 (SL336-2006)中,工程质量评定项目 划分标准,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工程质量评定,首先按防治分区进行划分,再 3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4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 在每个防治分区中划分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 共划分为 4 个单位工程、7 个分部工程和 48 个单元工程。见表 4-2。划分情况 表见表 4-3。 表 4-2 单位工程 土地整治 工程 斜坡防护 工程 临时防护 工程 植被建设 工程 分部工程 单元工程划分 表土剥离 每 100m3~200m3 作为一个单元工程,不足 100m3 的划分为 1 个单元工程 场地整治 每 0.1-1hm2 作为一个单元工程,不足 0.1hm2 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 于 1hm2 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土地恢复 每 100m2 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截(排)水 每 30m~50m 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 覆盖 拦挡 点片状植被 按面积划分,每 100-1000m2 作为一个单元工程,不足 100m2 的可单独作为一 个单元工程,大于 1000m2 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每个单元工程量为 50~100m,不足 50m 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 100m 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以设计的图斑作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面积以 0.1-1hm2,大于 1hm2 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表 4-3 序号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评定划分标准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评定划分成果 防治分区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单元工程数量 淌左线土地整治工程 土地恢复 17 淌左线土地整治工程 表土剥离 2 3 淌左线斜坡防护工程 截(排)水 19 4 淌左线植被建设工程 点片状植被 1 5 淌左线土地整治工程 场地整治 1 淌左线植被建设工程 点片状植被 1 7 淌左线临时防护工程 拦挡 1 8 淌左线临时防护工程 覆盖 2 淌左线土地整治工程 场地整治 1 淌左线植被建设工程 点片状植被 1 淌左线土地整治工程 场地整治 1 淌左线植被建设工程 点片状植被 1 1 2 6 9 塔基区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其它施工临时占地区 10 11 人抬道路区 12 13 合计 48 4.2.2 各防治区工程质量评定 竣工资料检查情况 验收单位检查了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检验和工程质量评定资料。包括中间产 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检验、外观质量检验、施工中重大质量事故记录、施工单 位“三检”、监理工程师初验、建设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资料。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1 4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 现场抽查情况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评定是在分部工程竣工验收的基础上,根据施工记录、 监理记录、工程外观和处理缺陷等进行综合评定。本着认真、公正、负责的原 则,对工程中各项水土保持项目给予了公正的评定。 现场检查对象主要为 35kV 输变电线路工程,检查其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 情况、运行状况,植物措施的恢复状况等。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综合评价结论 经对本项目 48 个单元工程中的 43 个单元工程进行了抽样检查,抽检单元 工程质量合格率 100%、优良率为 69.77%,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结果为“合格”; 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中间产品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未发生过质量 事故。分部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 分部工程合格率为 100%,优良率为 70%,中间产品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 格,外观质量得分率达到 70%,施工质量检验资料基本齐全,未发生过重大质 量事故。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 单位工程合格率为 100%、优良率为 75.00%,水土保持工程项目质量评定 为“合格”。 3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4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 表 4-4 序号 防治 分区 措施名称 覆土 1 塔基区 3 撒播草籽 4 排水沟 5 土地整治 6 塔基施 撒播草籽 占地区 其它施 土地整治 工临时 10 占地区 撒播草籽 名称 淌左线植被建 设工程 淌左线斜坡防 护工程 淌左线土地整 治工程 淌左线植被建 设工程 淌左线临时防 护工程 密目网 8 9 袋装土 名称 治工程 工临时 7 分部工程 淌左线土地整 表土剥离 2 单位工程 淌左线土地整 治工程 淌左线植被建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设工程 土地恢复 表土剥离 点片状植被 截(排)水 场地整治 点片状植被 拦挡 覆盖 场地整治 点片状植被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结果 单元工程 名称 表土 回覆 表土 剥离 人工 种草 排水沟 土地 平整 人工 种草 袋装土 拦挡 密目网 覆盖 土地 平整 人工 种草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 项数 合格率 优良率 合格 优良 合格 优良 (个) (%) (%) 情况 情况 情况 情况 17 100.00 66.67 合格 优良 合格 优良 2 100.00 50.00 合格 优良 1 100.00 100.00 合格 优良 合格 优良 19 100.00 89.47 合格 优良 合格 优良 1 100.00 100.00 合格 优良 合格 优良 项目质量评定 结论 合格 1 100.00 1 100.00 2 100.00 1 100.00 1 100.00 合格 100.00 合格 合格 优良 合格 优良 合格 优良 合格 100.00 合格 合格 优良 合格 33 4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 序号 11 12 13 34 防治 分区 人抬道 路区 合计 措施名称 土地整治 撒播草籽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名称 名称 淌左线土地整 治工程 淌左线植被建 设工程 场地整治 点片状植被 单元工程 名称 土地 平整 人工 种草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 项数 合格率 优良率 合格 优良 合格 优良 (个) (%) (%) 情况 情况 情况 情况 1 100.00 100.00 合格 优良 合格 优良 1 100.00 29 100.00 合格 69.23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00 100 结论 合格 合格 70 项目质量评定 66.67 4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 4.3 弃渣场稳定性评估 本工程实际土石方开挖 4186m3(包含剥离表土 234m3),回填利用方量为 3 2811m(包含表土回填 234m3),余土 1375m3 就近回填于塔基区中,无弃方产生。 本项目未设置弃渣场。 4.4 总体质量评价 工程质量评定的组织和管理中,单元工程由施工单位质检部门组织评定,建 设单位、监理复核;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在施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由 建设单位、监理复核。 根据工程质量评定报告,本项目已完成的各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质量均达到 了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质量合格、外形美观、无裂痕、运行状况良好,植物措施 成活率较高。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运行对防治项目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5 5 项目初期运行及水土保持效果 5 项目初期运行及水土保持效果 5.1 运行情况 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建设已经完成了预期要求,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运行对 防治项目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各项水土保持措施 结构稳定、质量合格,建设单位对长势较弱、死亡的植株进行了补植补种,工程 措施、植物措施水土保持设施保存基本完好,运行情况正常。 同时,建设单位安排了工作人员对项目区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采取定期巡查 的方式进行管理维护,确保各项措施水土保持功能的长效发挥,在不危及主体安 全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消除人工痕迹,美化环境。 5.2 水土保持效果 本项目水土保持效果由第三方验收机构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成果,结合设计文 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提交的影像资料,第三方验收机构对项目 现场的航拍影像等资料分析、计算后得出。 5.2.1 扰动土地整治率 项目区内扰动土地面积共 0.96hm2,全区植被措施面积为 0.77hm2,复耕面 积 0.18hm2,建筑物及硬化面积 0.01hm2。全区水土流失整治面积为 0.94hm2,经 统计计算,扰动土地整治率为 97.92%。 表 5-1 扰动土地整治率计算表 扰动土地整治面积(hm2) 建筑物及 硬化面积 小计 监测值 (%) 0.01 0.26 96.30 0.03 0.28 99.77 0.03 0.15 0.18 99.98 0.23 0.22 0 0.22 95.65 0.96 0.75 0.18 0.94 97.92 防治分区 扰动面积(hm2) 植物 措施 塔基区 0.27 0.25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0.28 0.25 其它临时占地区 0.18 人抬道路区 合计 复耕 面积 0.01 5.2.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从项目整体的角度看,本项目建设区扰动总面积为 0.96hm2,项目建设完工 后项目区内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为 0.95hm2, 实际治理达标面积为 0.93hm2, 3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5 项目初期运行及水土保持效果 经统计计算,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 97.75%。 表 5-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计算表 水土流失 建筑物硬 面积 化面积 (hm2) (hm2) 0.27 0.26 0.01 0.28 0.28 其它临时占地区 0.18 人抬道路区 合计 扰动面积 防治分区 (hm2) 塔基区 塔基施工临时 占地区 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 (hm2) 工程 植物 措施 措施 监测值 小计 (%) 0.25 0.25 94.69 0.03 0.25 0.28 99.86 0.18 0.15 0.03 0.18 99.78 0.23 0.23 0.00 0.22 0.22 97.04 0.96 0.95 0.18 0.75 0.93 97.75 0.01 备注:土质排水沟计入后期绿化面积。 5.2.3 拦渣率 根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监测结果,本工程实际土石方开挖 3 3 4186m(包含剥离表土 234m3) ,回填利用方量为 2811m(包含表土回填 234m3), 塔基区及塔基施工场地的挖方剩余土方 1375m3 在各塔基区周边就地整平。本工 程不布设弃渣场。土石方开挖堆放在施工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本项目的 拦渣率取 98%。 5.2.4 土壤流失控制比 根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监测结果,本工程实际土石方开挖 3 3 4186m(包含剥离表土 234m3) ,回填利用方量为 2811m(包含表土回填 234m3), 塔基区及塔基施工场地的挖方剩余土方 1375m3 在各塔基区周边就地整平。 表 5-3 区 域 土壤流失控制比计算表 容许侵蚀模数 t/(km2·a) 实际平均侵蚀模数 t/(km2·a) 监测值 500 421 1.19 项目建设区 5.2.5 林草植被恢复率 本工程实际扰动面积 0.96hm2,项目区可恢复面积约 0.77hm2,已实施绿化 达标面积约 0.75hm2,通过计算得项目区内的林草植被恢复率为 97.22 %。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7 5 项目初期运行及水土保持效果 表 5-4 林草植被恢复率计算表 项目建设区面积 可恢复面积 已恢复达标面积 林草植被恢复率 (hm2) (hm2) (hm2) (%) 塔基区 0.27 0.26 0.25 94.69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0.28 0.25 0.25 99.84 其它临时占地区 0.18 0.03 0.03 98.67 人抬道路区 0.23 0.23 0.22 97.04 合计 0.96 0.77 0.75 97.22 防治分区 5.2.6 林草覆盖率 项目建设区扰动面积 0.96hm2,工程已实施绿化达标面积为 0.75hm2,通过 计算得项目区内的林草覆盖率为 78.13%。 表 5-5 防治分区 林草覆盖率计算表 项目建设区面积 (hm2) 已恢复达标面积(hm2) 林草覆盖率(%) 塔基区 0.27 0.25 92.59 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0.28 0.25 89.29 其它临时占地区 0.18 0.03 16.67 人抬道路区 0.23 0.22 95.65 合计 0.96 0.75 78.13 5.2.7 水土保持效果达标情况 通过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运行,本项目的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 97.9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 97.75 %,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 1.19,拦渣率达 到 98%,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 97.22%,林草覆盖率达到 78.13%,各项指标均达 到《水保方案》设计的目标值。 表 5-6 防治目标达标情况 防治标准 一级标准 方案目标值 实际值 达标情况 扰动土地整治率(%) 95 95 97.92 达标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95 97 97.40 达标 土壤流失控制比 0.8 0.8 1.19 达标 拦渣率(%) 95 95 98.00 达标 林草植被恢复率(%) 97 97 97.40 达标 林草覆盖率(%) 25 27 78.13 达标 5.3 公众满意度调查 在验收工作过程中,验收单位向项目所涉及的村委会进行了水土保持公众调 38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5 项目初期运行及水土保持效果 查,调查范围为项目区周边 5km 范围内。目的在于了解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影 响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弃土弃渣管理等水土保持工作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通 过民众监督,对该项目建设过程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公开评价,促进水土保持宣传 的同时,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达到“业主负责、社会监督”的作用,从而 作为本次验收工作的参考依据。 根据对项目区建设 16 位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详见表 5-7。通过 调查数据显示,该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好评度高,充分显示项目建设对周边环 境影响较小,且水土保持工作基本到位,可以满足防治要求。 表 5-7 调查年龄段 调查总数 16 人 职业 人数 调查项目评价 对当地经济影响 对当地环境影响 对弃土弃渣管理 林草植被建设 土地恢复情况 造成水土流失治理情况 项目区水土保持公众调查表 20-30 岁 6 农民 8 % 好 75.00 12 56.25 9 87.50 14 75.00 12 75.00 12 75.00 12 30-50 岁 8 工人 3 % 一般 12.50 2 37.50 6 12.50 2 12.50 2 25.00 4 18.75 3 50 岁以上 2 干部 2 % 差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男 26 女 14 学生 3 % 不知道 12.50 2 6.25 1 0.00 0 12.50 2 0.00 0 6.25 1 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区周围群众多数认为工程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良好的 促进作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利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使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 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林草植被建设较好。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9 6 水土保持管理 6 水土保持管理 6.1 组织领导 为适应工程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建设单位建立了“集团公司(科技 与环境保护部)—工程建设管理局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环境保护管理中心—工程 建设部—监理和施工单位”四位一体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科技与环境保护部作为集团公司水土保持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与国家 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联系和协调等。工程建设管理局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环境 保护管理中心作为工程建设全过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与项目所 在地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信息报送等。工程建设部是水电项目实施阶段 枢纽工程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部门,负责与项目所在地州、市、县级水行政主 管部门的协调、信息报送等。 经核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做到了“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统筹 安排,分工负责,狠抓落实”,把水土保持方案真正落到了实处。 (1)建设单位设有专门部门机构、专责人员负责本工程建设水保事宜,严 格按水保方案、水保设计变更中的技术要求和实施计划进行,从组织、人员等方 面保证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 (2)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等单位对《水土保持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 规的学习和宣传工作,积极配合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监 督检查。 (3)将水土保持投资纳入工程总投资中,进行了统一合同管理,依照国家 有关法规进行招投标,选取有资质的单位来进行施工和监测,有利保证了各项水 土保持措施的质量和进度。 6.2 规章制度 在项目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建立了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形 成了施工、监理、设计、建设管理单位各尽其职、密切配合的合作关系,并在工 程建设过程中给予逐步完善,水土保持工作也作为基本内容纳入主体工程的管理 中。在项目计划合同管理方面,本工程制定了招投标管理、施工管理、财务管理 4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6 水土保持管理 等办法,逐步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包括《乌东德水电站工 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考核管理办法》《乌东德水电站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考核管理办法》 《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施工区水土保持奖惩管理办法》 《乌东德水电 站工程合同项目完工水土保持验收规定》等多项管理办法,依据制度建设和体系 管理,避免了人为操作的随意性。在施工质量保证的制度和体系方面,本工程则 进一步明确了施工检验、检查的具体方法和要求,落实了质量责任,防止建设过 程中不规范的行为。 质量责任制:实施质量责任终身责任制;施工单位管理手册规定了各级质量 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的负责人、协助人、职能主管部门 和负责者、主要参与管理者。 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及时落实建设单位及上级单位、监理对质量的要求,按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随时掌握工程量动态,规 定了对质量工作计划、记录、报表等方面的要求。 质量作业票制度:质量作业票上,明确重要的施工措施,重要施工项目、重 要数据的检查落实到人。 质量施工过程审核制度:由体系审核部负责,实行常驻现场过程审核和分阶 段集中过程审核的制度,以过程的优良来确保结果的优质。严格执行单位施工质 量过程处罚条例。 施工质量验收检查制:实行三级验收检查制度,即施工队自检、项目部专检、 单位抽检。对有特殊要求的施工项目按要求进行特殊检查。 施工质量奖惩制度:实行单位和项目部两级分别进行质量奖罚,由质量管理 部门进行操作。 6.3 建设管理 (1)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过程 工程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纳入主体工程土建发包标书中,与主体工程项目一起 采用招标形式,公开开标,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其它水土保持工程项目,项目法 人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通过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相关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 工。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41 6 水土保持管理 (2)合同及执行情况 本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纳入主体施工综合单价中,工程量经监理签证、发 包单位认可的实际发生量为准。 由于工程建设区地质条件复杂,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依据水土保持方案和实际 发生为准,总投资控制在概预算范围内。 (3)施工材料采购及供应 项目所在区域交通较为方便,施工材料的运输都有现成的交通道路可利用, 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砂石料都是到当地具有合法开采权的砂石料场购买,施工单 位对所使用的施工材料(碎石、砂、水泥、水、钢筋、导线、地线等)在使用前 经有资质的国家检测部门进行质量检验,并向监理部提交检验报告,合格后才投 入使用。 严把开工及原料进场关,每个分部工程开工前对各承包人进场机械设备及人 员情况进行查验,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直到各施工条件达到合同 要求为止。 6.4 水土保持监测 2019 年 5 月,监测单位开展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由于本项目监测 委托之时项目已经全部建成,施工期已经结束,故本项目施工期不布设固定水土 保持监测点。监测单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布设的水土保持监测点共计 8 个,均为 调查型,其中塔基区 4 个,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2 个,其它施工临时占地区 1 个,人抬道路区 1 个。根据《水保方案》,本项目不计算直接影响区。 监测单位在接到任务后,成立了“水保监测项目组”,监测项目组第一次进场 监测时项目建设已全部完工,为满足监测工作需要,监测单位对现场进行了调查、 踏勘,并收集水保方案等设计文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的现场资 料,作为参考资料,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监测、地面量测及巡查等。监测单位 实际监测时段为水土保持措施试运行期(或林草植被恢复期)。监测频次共计 1 次,即 2019 年 5 月。 监测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对绿化区域中存在植株长势较弱甚至死亡的植株提 出加强养护和补植补种的建议。监测单位完成了对项目建设期水土流失调查、防 4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6 水土保持管理 治措施调查、水土流失数据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实现了对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状 况的监测。 验收工作组通过查阅监测资料表明:建设单位监测工作组采用调查监测的方 法,对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因子、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 防治效果等进行了监测,实现了对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状况的全面监测。 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虽然通过调查相关施工过程资料及周边同类型工 程对比分析,能够完成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相关要求,但由于监测工作开展 严重滞后,无法对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情况反应全面。建设单位在以后的项目建 设中,须在下一个项目动工前及时委托具有相应水土保持监测能力的单位或自行 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6.5 水土保持监理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理工作。 监理单位监理内容包括主体监理和水土保持专项监理。监理结束后提供必要的监 理资料,包含验收资料,以及监理总结报告、各分部、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等。 监理工作实行总监负责制,根据项目工作量及专业差异,水土保持监理工作 组采用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的直线职能式组织机构,实行总监理工程师领导下的由 各专业工程师支持的项目组管理形式。为顺利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制定了图纸资料 审核制度、会议制度、工程质量签认制度、日常巡查制度等制度,通过制定的相 关工作制度,统一了工作思路、规范了工作方法。 监理单位接受本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委托后,制定了相关工作管理体系文 件,成立了监理工作组,落实了监理人员,代表监理公司全面负责工程建设中的 日常监理事务,履行监理单位的全部职责。在施工过程中,监理项目部总监经常 到现场巡视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现场监理人员在质量控制方面抓住了其控制要 点,并采取了相应的手段加以控制,实现了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理,使整个项 目水土保持项目质量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水土保持监理单位开展监理工作以来,现场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情况有所提升, 大多数施工区水土保持工作能够积极有效开展,特别是与工程部一起开展水土保 持工作大检查以来,采取评分的方式,对各施工单位水土保持工作进行考核,有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43 6 水土保持管理 效的调动了施工单位的积极性,提高了施工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 本项目质量基本符合水土保持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共 划分为 4 个单位工程、7 个分部工程和 48 个单元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合格 率 100%。 6.6 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意见落实情况 本项目自开工以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本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 并指导水土保持方案执行情况,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建设单位水 土保持主管领导也多次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情况,接 受政府部门监督,使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顺利完成。 6.7 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情况 建设单位于 2019 年 3 月 7 日按《水保方案》及其批复文件缴纳了 15200.00 元的水土保持补偿费。 6.8 水土保持设施管理维护 目前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保持设施在试运行期间其管理维护工作 由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乌东德工程建设部负责管理、维护。除保证工程正 常运转外,还负责保护、维修水土保持设施,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任务 落实、经费落实,保证了水土保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水土保持效益的持续发挥。 本工程水土保持设施试运行情况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初步验收条件。 44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7 结论 7 结论 7.1 结论 (1)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较为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按照国家和四 川省制定的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规定,编报了《水保方案》,并取得了水土保 持批复文件。施工和试运行期委托具有相应水平的水土保持监理机构开展水土保 持监理,试运行期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2)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依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结合本工程实际 情况落实了水土保持建设任务,截至 2019 年 6 月,本工程未发生较为严重的水 土流失灾害,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有效防治了工程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 (3)根据监理、监测资料,本项目落实措施内容包括表土剥离 234m3、覆 土 234m3、土地整治 0.69hm2、复耕 0.18hm2、土质排水沟 475 m3(挖方,长度 950m)、撒播草籽 0.77hm2、袋装土拦挡 150.20m3,密目网 1290m2 等。 (4)根据监理资料和验收组核查结果,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质 量合格率 100%,达到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要求。 (5)根据监理、监测资料,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实际完成总投资 36.19 万 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 2.12 万元,植物工程措施的投资 0.26 万元,临时措施 1.78 万元,独立费用 30.51 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 1.52 万元。 (6)根据监测资料,本项目的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 97.92%,水土流失总治 理度达到 97.75 %,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 1.19,拦渣率达到 98%,林草植被恢复 率达到 97.22%,林草覆盖率达到 78.13%,各项指标均达到《水保方案》设计的 目标值。 综上所述,本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布局基本合理,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质量合 格,运行情况良好,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明显;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投资落实到位; 后期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明确;水土保持设施建设达到了设计标准和防 治目标的要求。 7.2 遗留问题安排 在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一直都比较注重水土保持工作,在防治水土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45 7 结论 流失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是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工作,提出如下工作 建议: (1)本工程已开始运行,后续管理维护责任属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乌东德工程建设部,运行期的责任单位应继续行使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维护工作。 (2)现场实地查勘发现塔基区、人抬道路区部分植被绿化效果不佳,建议 建设单位加强巡查,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若植物措施死亡及时进行补 植,使水土保持措施进一步、充分发挥水土流失防治功能,并在保持水土的基础 上逐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3)在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区内的水土保持设施继续做好日常 管理,做到设施有专人管护,雨季不定期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能长期、稳定地发挥水土保持作用。 4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8 附件及附图 8.1 附件 (1)项目建设及水土保持大事记; (2)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核准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项目的通知; (3)会东县水务局关于淌塘一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水土保持 方案报告表的批复; (4)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凉山州水务局关于印发《凉山州会东县淌塘 一乌东德水电站紫岸 35kV 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代初设) 专家组审查意见》 的通知; (5)会东县林业局关于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路径 方案的复函; (6)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水土保持验收签证; (7)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凭证; (8)关于取消浆砌石挡土墙和浆砌石排水沟的设计说明材料。 8.2 附图 (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2)35kV 线路路径图; (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示意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47 8 附件及附图 附件 1 项目建设及水土保持大事记 2015 年 12 月 4 日,取得《会东县林业局关于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路径方案的复函》 (东林函〔2015〕25 号) 。 2016 年 1 月,四川省电力设计院编制完成《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 2016 年 5 月,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禄劝乌东德电厂委托四川 省电力设计院承担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的水土保持方 案编制工作。 2016 年 12 月 8 日,会东县水土保持办公室在西昌组织对《会东县淌塘~乌 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送审稿)》进行了技术评 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方案编制单位完成了《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报批稿)》(以下简称“《水保方案》”) 。 2017 年 1 月 17 日,会东县水务局以《会东县水务局关于淌塘一乌东德水电 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批复》 (东水行审〔2017〕1 号)对 会东县淌塘~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批复。 2017 年 3 月 2 日,凉山州发改委、州水务局在西昌市主持召开了会东县淌 塘一乌东德水电站左岸 35kV 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初设) 》 (以下简称 《报告》 )的审查会。 2017 年 3 月 31 日,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凉山州水务局关于印发《凉 山州会东县淌塘一乌东德水电站靠岸 35kV 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代初设)> 专家组审查意见》的通知(凉发改能源〔2017〕221 号) 。 2016 年 11 月开工建设。 2019 年 1 月完工,投入试运行。 48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附件 2 项目核准文件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49 8 附件及附图 5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51 8 附件及附图 5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附件 3 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文件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53 8 附件及附图 54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55 8 附件及附图 附件 4 初步设计审批文件 5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57 8 附件及附图 58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59 8 附件及附图 6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61 8 附件及附图 6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63 8 附件及附图 64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附件 5 林业局复函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65 8 附件及附图 6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附件 6 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验收签证材料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67 8 附件及附图 68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69 8 附件及附图 7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71 8 附件及附图 7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73 8 附件及附图 74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75 8 附件及附图 7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77 8 附件及附图 78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79 8 附件及附图 8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1 8 附件及附图 8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3 8 附件及附图 84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5 8 附件及附图 8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7 8 附件及附图 88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9 8 附件及附图 9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91 8 附件及附图 9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93 8 附件及附图 94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95 8 附件及附图 9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97 8 附件及附图 98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99 8 附件及附图 10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01 8 附件及附图 10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03 8 附件及附图 104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05 8 附件及附图 10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07 8 附件及附图 108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09 8 附件及附图 11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11 8 附件及附图 11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13 8 附件及附图 114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15 8 附件及附图 11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17 8 附件及附图 118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19 8 附件及附图 12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21 8 附件及附图 12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23 8 附件及附图 124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25 8 附件及附图 12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27 8 附件及附图 128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29 8 附件及附图 13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31 8 附件及附图 13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33 8 附件及附图 134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35 8 附件及附图 136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附件 7 水土保持补偿费缴款书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37 8 附件及附图 附件 8 关于取消浆砌石挡土墙和浆砌石排水沟的设计说明材料 138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附图 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39 8 附件及附图 附图 2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140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8 附件及附图 附图 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示意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