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源药肥产品开发 _科创中国.docx
附件 1 项目推介申请表 一、基础信息 项目名称 生物源药肥产品开发 所在高校及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所处阶段 □材料设计和制备的基本概念、原理形成 □实验室制备工艺贯通,主要性能通过实验室测 试验证 □完成样机 中试阶段,通过使用环境验证 □批量生产,产线完整,投入市场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 技术领域 □生物医药 □节能环保 □新能源 □新材料 现代农业 □其他( 自主研发 □校企合作 技术来源 二、项目概况 □其他 ) □合作开发 一、项目负责人简介 (包括不限于研究领域、获得主要奖项;科研成绩与转化业绩) 马志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农药学”和 “植物 源农药”等课程的教学及生物农药的研发工作。近年来,共主持各 类科研项目 10 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公益性行业 专项 1 项;先后参加国家基金、“863”计划项目和省部级项目 20 余项。在参加和主持的项目中 18 项通过省级鉴定(验收);申请并 获得农药发明专利授权 20 余件。 发表论文 100 余篇, 其中 SCI 收录 20 余篇。 二、团队成员 (包括但不限于团队核心成员简介、组成与分工; 是否有工程化、 产业化团队) 冯俊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项目参与人,工程化、产业化参 与人。主要从事“植物化学保护”、“农药学”等本科生课程和“昆 虫与植物的关系”、“植物源农药”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多 年来一直从事无公害农药,尤其是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开发工作。自 1998 年以来,先后对采自西北五省区的 500 余种植物样品的杀菌活 性进行了广泛筛选,并对大花金挖耳、旋覆花、孜然和苦豆子等植 物的杀菌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共主持各类 科研项目 10 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国家公益性行 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和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各 1 项;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项目、国家 “863” 项目和创新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 20 余项。在参加和主持的项目 中有 17 项通过省级鉴定(验收),研究成果中有 3 项获得陕西省科 技进步 2、3 等奖;据研究成果共申请发明专利 70 余件,其中 37 件 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获得陕西省专利奖 2 项。共发表学术论 文 28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30 余篇。 吴华,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 科技创新驱动、西安市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等各类项目 10 项,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48”等 多项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0 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10 余项。研究开发植物源熏蒸剂、 植物源保鲜剂和植物源卫生害虫防控剂等多个植物源农药新产品, 转化植物源农药新产品 1 项。现兼任陕西省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 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及全国植物源农药产业技术联盟秘书。 闫合,男,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农药学相关 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重 点产业链项目等各类项目 10 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 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10 余项。 王 勇,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杀菌剂毒 理学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 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 7 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 三、项目简介 (包括但不限于主要技术、产品、及服务介绍;未来业务模式介 绍;) 本项目拥有制造和生产一种生物药肥产品的核心技术,该生物 有机药肥的制造方法为在有机肥原料中加入有机物料腐熟剂、高纤 维降解菌剂即嗜热侧孢霉菌 (ACCC30346) 和白腐菌 (ACCC 30942) 发酵 45 天;当物料腐熟完成后,含水量小于 30%时,机械粉碎; 将拮抗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1408 菌 剂按重量份数之比为 0.2-2∶100 加入发酵有机肥中混匀制得生物 药肥。本产品的优点是可以预防和控制植物病害,促进作物增产增 收。 四、关键技术成熟度及创新性 本项目通过 5 年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和 3 年田间应用研究, 基本 确定生物药肥的制造和生产核心技术以及产品在田间的实际应用效 果。弄清楚生物药肥的制造方法:本产品在堆制过程中,不需要加 入任何畜禽类粪便或农作物秸秆等辅料;利用有机物料腐熟剂、嗜 热侧孢霉菌和白腐菌对堆肥进行发酵,分解高木质素和纤维素的物 料,生产有机肥;其微生物用量少,投资成本低;将该药肥直接施 于植物根部附近,即可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对黄瓜枯萎病、小麦 全蚀病的防治效果达 80%以上,并对植物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 用,提高作物的品质。 本产品兼具药效和肥效,具有一品多用,能显著防治田间病虫 害,特别是对黄瓜枯萎病、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也具有促 进作物生长等功效,使用方便,省时省工。 该项目的成熟度极高,创新性极强,本项目中涉及的微生物菌 种均已在国家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报备,核心专利技术已经申请国 家发明专利。 五、知识产权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已获得知识产权情况;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 目前申请发明专利两项,待授权。 六、市场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应用领域或场景,市场规模,同类产品分析等) 该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针对保护地作物病虫害防控 和土壤改良效果显著。市场上仅具有防病防虫效果或者仅具有肥效 功能单一产品数量较多,但针对作物养护而言,需要从种到收全方 位保障作物营养、病虫害防控,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循环利用等, 该产品能显著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提高作物整体收益,减少 病虫和增加产量双重功效的产品市场上非常少见,具有很强的市场 潜力。 七、资金情况 项目总投资 1000 万元,开发周期 36 个 月; (前序与企业、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基金的合作情况,如有) 八、项目后续规划 (包括但不限于业务拓展计划、技术发展目标、产品生产进程,3 年内预计目标与成果) 第一年:建年产 1000 吨药肥生产车间; 第二年:试生产固体药肥 200 吨,液体药肥 200 吨; 第三年:试生产固体药肥 300 吨,液体药肥 300 吨。 2 年内实现销售额 500 万元。 三、其他项目需求 园区空间需求 资本服务需求 运营服务需求 办公空间 提供厂房 □提供注册地址 □需求梳理 □商业计划书优化 路演辅导 投融资对接 □ 人才服务(人员招聘、导师服务等) □ 工商注册、财税代理、法律服务; □ 协助进行科技成果鉴定、专利申请等服务; 培训服务,包含内部管理提升、财务规范、内部 制度建设、股权激励机制等优化辅导工作。 公共服务需求 □ 人才认证申报 □ 专项兑现补贴申请 □ 其他服务 创新服务需求 □ 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 深度研报提供 产业资源链接 其他

生物源药肥产品开发 _科创中国.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