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docx
北京市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 学校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着力提 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 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9〕1696 号)和《教育部办公 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的 通知》(教发函〔2020〕13 号)要求,结合首都教育系统实 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突出 首都特点、首善标准和教育特色,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 设,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校园环境质量明显改 善、资源循环利用良性运转、绿色校园文化全面形成、绿色 创新成果全面应用的绿色学校,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 之都贡献力量。 二、总体目标 到 2022 年底,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全市 70% 以上的学校达到绿色学校创建要求,涌现出一批全市绿色学 校先进典型。绿色学校创建制度、政策、标准基本完善,具 有首都特色的绿色学校标准体系与实践模式基本形成。学校 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广大 1 师生生态文明素养普遍提高,对学校学习工作生活美好环境 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三、基本原则 (一)全面推进。各区教委、各大中小学校要加强顶层 设计,将绿色学校创建纳入本区本校全局工作中统筹推进, 全面制定本区本校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层层落实、层层 细化,实现全市大中小学校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全覆盖。 (二)广泛参与。各区教委、各大中小学校要明确目标 导向,深刻认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全面发动师生 员工广泛参与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形成区区响应、校校创建、 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注重实效。各区教委、各大中小学校要坚持问题 导向,将绿色学校创建与学校长远建设发展及常规工作紧密 结合,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工作实效。 (四)突出特色。各区教委、各大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 教育优势,结合本区本校实际,从立德树人高度,以绿色校 园文化为引领,在生态文明教育、校园环境质量、资源循环 利用、绿色创新研究等方面着重发力,突出区域校域特色。 四、工作主体 以大中小学校为绿色学校创建对象,市、区教委是责任 主体,负责推动全市各大中小学校(含部属各高等学校)的 创建指导和评估验收工作。全市大中小学校是创建行动主体, 在市、区教委指导下落实落细各项创建内容。 2 五、创建内容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1.中小学多途径开展科普式教育 中小学倡导全学科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探索“互联网+” 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创新,结合课堂教学、专家讲座、参观实 践等活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涵盖垃圾分类、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鼓励充分利用首都丰富的生态文明资 源开展各类实践体验活动,将知识讲授与实践体验相结合; 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积极开发适合 本校实际的绿色校本课程,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科学化、体系 化;鼓励学生每学期阅读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外读物,不断 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2.大学系统加强理论和实践教育 大学设立生态文明相关专业、选修和通识课程,将其纳 入思政课程体系中,注重内容的实际指导作用,将教育教学 内容与首都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首都绿 色发展,积极投身绿色北京建设;加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 研究,组织多学科教师共同研究开发绿色主题课程,编制并 推广优秀的生态文明读本;组织师生深入基层开展多种形式 的绿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生 态文明教育能力建设,培育生态文明教育骨干教师队伍与优 秀学生社团,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推动美丽北京建设的品牌 教育项目。 (二)实施绿色规划管理 3 1.优化校园绿地空间布局 在校园建设和改造中,结合首都的经济、资源、气候、 环境及文化等特点,关注校园布局、道路交通、景观环境。 同步规划、合理建设校园各区域公共绿地,因地制宜推进立 体绿化、垂直绿化、见缝插绿等工作,优化植物配置,推广 首都乡土树种,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水平,积极创建花园式校 园。 2.推进绿色智慧化校园管理 加快智慧化校园建设与升级,积极引入互联网、物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校园能源环境管理信息的整 合共享和实时监测。探索建立绿色智慧化校园管理的科技示 范校。 (三)建设绿色环保校园 1.有序推进建筑绿色化建造改造 学校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需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 求进行设计和建设,积极采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 源综合利用等绿色建筑产品。同时,有序推进既有建筑绿色 化改造和运行。 2.持续提升校园能源资源利用率 建立健全校园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等绿色管理制度, 着重从建筑节能、新能源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可回收 垃圾利用、材料节约与再利用等方面,积极开展校园能源与 环境监测,持续提升校园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深入开展能 源评价、能效公示、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有效处 4 理生活及实验室污水,实现校园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运行管理。 (四)培育绿色校园文化 1.积极开展绿色宣传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和全媒体手段组织开展校内外绿色生活 主题宣传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宣传绿色校园建设,鼓励 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对节能节水、节约粮食、垃圾分类、绿 色出行、爱绿护绿等行为发出倡议,开展世界环境日、节能 宣传周、低碳日和植树节等主题宣传日活动,营造师生共建 共享绿色学校的良好氛围。加强绿色学校培训,提高相关管 理人员业务素质水平。 2.大力倡导绿色志愿服务 积极培育校园生态环保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志愿 者队伍的积极作用,联合街道和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 志愿服务。通过垃圾分类回收,环保科普大赛、生态文明宣 讲等公益活动,向社会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爱绿护 绿的行动力,养成健康向上的绿色生活方式,带动家庭和社 会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五)推进绿色创新研究 1.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有条件的高校要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加强生态文明 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强化实践环节管理和教材开发力度,大 力培养生态文明相关领域高素质人才,为首都绿色发展和绿 色北京战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2.推动政产学研结合 5 开展适合首都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绿色创新项目, 通过多学科交叉,大力推进绿色创新项目的研发,推动政产 学研紧密结合,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鼓励大中小 学生结合实际进行绿色科技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活动,促进 绿色学校建设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相结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区教委和各大中小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绿 色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切实加强对创建 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教委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领导 任副组长、相关处室处长任成员的北京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 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委学校后勤处,由学校后 勤处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区教委和 各大中小学校要参照市教委建立本区本校绿色学校创建工 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日 常工作,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将创建工作目标纳 入学校绩效考核,以首善标准落实落细创建各项工作。 (二)压实主体责任 各区教委和各大中小学校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和创建责 任,党政主要领导要履行好第一责任,分管领导要承担起直 接责任,按照全市统一工作安排,研究制定本区本校创建工 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各项 目标任务。 6 (三)加强经费保障 各区教委和各大中小学校要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经费 统一纳入基本经费预算,保障绿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硬件改造、 软件提升、宣传培训等各项经费及时到位。 (四)形成工作合力 在各区党委、政府的督促指导下,各区发改委要加强对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各区教委要积极与属地发改、 财政、宣传、住房城乡建设、水务、机关事务等主管部门加 强沟通联系,建立日常沟通协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绿 色学校创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五)做好评估总结 从 2020 年开始到 2022 年底,市、区教委将按年度对绿 色学校创建行动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估。考核评 估分两步骤进行: 1.学校自查自评。各大中小学校对照教育部《绿色学校 创建通用性指标》和市教委制定的《北京市绿色学校创建标 准》相关要求组织开展自查自评,总结经验做法,查摆问题 不足,积极整改完善。 2.市、区教委评估检查。依据《北京市绿色学校创建标 准》相关要求,按照“成熟一批、评估验收一批”的原则, 区教委负责对所辖区域内中小学的考核评估;市教委负责对 各区教委和 93 所高校的考核评估;考核评估方式包括查看 相关材料、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等。 要积极宣传报道绿色学校创建的典型经验,总结可复制、 7 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不断创新绿色学校创建的新理念、新 思路、新做法,探索学校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8

北京市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