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中国电子学会关于组织开展科技成果鉴定的说明.docx
中国电子学会关于组织开展 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说明 为正确判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成果的质量和水平,适应我 国电子信息新技术、新产品、科技成果鉴定工作改革的新形势, 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关于鼓励科技社团开展第三方科技评价工作 的精神,中国电子学会总部组织开展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相关 工作说明如下。 一、鉴定范围 具有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电子信息新产品、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等重大应用技术成果,或具有学术价 值、能够指导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二、受理及组织鉴定程序 1、凡有科技成果鉴定需求的单位和个人,需填写《科技成 果鉴定申请表》(一式两份,单位盖章)。 2、中国电子学会收到申请后 5 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 行预审并作出回复。 3、受理申请后,中国电子学会根据鉴定成果的技术领域, 负责聘请相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并由院士担任鉴定委员会 主任委员。 4、成立鉴定委员会专家测试组,对该成果进行测试,形成 1/3 测试意见。测试组组长由鉴定委员会成员担任(基础理论研究 成果不需要测试)。 5、材料审查。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评价与成果转化中心组成 材料审查小组,对鉴定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材料符合鉴定要求 后,安排鉴定会。 6、召开鉴定会,形成鉴定意见,并由鉴定委员会签署。 7、签发鉴定证书。科技成果鉴定意见形成后,由中国电子 学会签发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三、鉴定需准备如下鉴定材料: (1)研制报告(包括:项目名称、课题研究任务来源、立 项或选题背景、研制工作的组织过程,成果的主要创新性、 先进性和成熟性以及成果推广应用前景。) (2)技术报告(包括:技术方案论证、技术特点、总体性 能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比较、技术成熟程度、对社会经济 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意义、推广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等) (3)查新报告(成果达到国际水平的需同时进行国内外查 新,且查新后 6 个月内必须完成成果鉴定,否则需要重新查 新) (4)应用报告(应用技术成果类提供。包括:产品应用情 况和用户报告,用户报告中应体现用户的评价性意见) (4*)评价报告(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类提供。论文引用与 评价报告,如如他人在学术刊物或公开场合发表的针对本成 2/3 果的学术性评价意见。) (5)测试报告(应用技术成果类提供。报告由权威第三方 监督检验机构提供,报告中需详细描述测试方法、测试过程 及测试结果。测试时必须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依据。如 果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需制定企业标准,并在当地技 术监督局登记备案。) (5*)检索报告(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类提供。核心论文专 著的他人引用检索报告结论。) (6)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应用技术成果类提 供。) (7)附件。项目来源及验收材料、经济效益证明(需出具 研制单位财务证明,加盖财务章、法人章)、应用合同(如 合同涉密,可提供与涉密机构签署合同证明)、核心论文及 代表性论文复印件和知识产权证明材料、完成单位及完成人 名单等。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思羽 章蓥 联系电话:010-68283460 68285100 电子邮箱:etst@cie-info.org.cn 网址:www.cie-info.org.cn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普惠南里 13 号楼(100036) 3/3

附件3 中国电子学会关于组织开展科技成果鉴定的说明.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