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薪火相传 做探索者践行者弄潮者-空间党支部.docx

咆哮着唱call me baby3 页 16.53 KB 访问 692.97下载文档
薪火相传 做探索者践行者弄潮者-空间党支部.docx薪火相传 做探索者践行者弄潮者-空间党支部.docx薪火相传 做探索者践行者弄潮者-空间党支部.docx
当前文档共3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薪火相传 做探索者践行者弄潮者-空间党支部.docx

薪火相传 做探索者践行者弄潮者 暗物质空间天文党支部 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空间天文党支部是现有正式党员 41 人,入 党积极分子 5 人。党支部所在的研究部参与了我国第一颗空间太阳观 测卫星计划(天文卫星一号)的立项,“神舟 2 号-空间天文分系统” 的研制和空间观测,实现了我国天文界在卫星平台上观测到天体高能 辐射“零”的突破;从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 、“嫦娥 三号”卫星工程有效载荷的研制的经验积累,到主导研制的暗物质粒 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成功发射,研究部实现了我国天文卫星零的突 破,正牵头研制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先进天基太阳 天文台(ASO-S)”。 21 世纪 125 个科学问题中,暗物质研究排第一。在国际上,美 国、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大国纷纷抢占暗物质研究的高地,这当中 以空间暗物质探测为最关键的领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是全世界目前在轨运行的探测设备中,探测能段最宽、本底鉴别能力 最强、能量分辨最优的探测器,同时也实现了中国天文卫星“零”的 突破, 《Nature》杂志评论称其“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时代”。 2012-2015 年,“悟空”号在欧洲核子中心完成了数次束流测试, 如此大型的空间探测器运往欧洲核子中心在中国尚属首次。为了第一 时间掌握探测器的工作状态,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悟空”团队在 欧洲成立临时党支部,带领团队成员在异国他乡坚守实验现场,为了 克服多项技术难题,有的党员同志曾连续数天不眠不休,最终顺利完 成了一系列高能粒子束流标定,结果显示探测器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 “悟空”号进发射场任务执行期间,队员们每天早出晚归,细心 排查每一个实验项目的数据,党员同志更是起到了带头作用,成立发 射场临时党支部,工作中苦活脏活抢先干,进场卸货、安装实验支架、 测试加班、塔架上值夜班总能看到党员同志的身影。临发射时,因为 还需要人员值班,意味着不能现场观看发射,但很多党员同志坚决服 从指挥,踊跃报名执行任务,把观看发射的机会让给他人,体现了先 人后己的优秀品质。在发射之前,由于火箭已经加注燃料,党员同志 冒着可能遭遇有毒气体泄漏的风险,坚持值完最后一班岗,体现了勇 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 “悟空”号每天采集约 500 万个高能宇宙射线粒子在探测器 7 万多个探测通道里留下的信号,并把信号数据传回地面。而这只是一 个个原始的 0101 二进制信号,距离最终科学成果的获得,实际上还 相差十万八千里。为了穿越数据海洋,取得真经,在中国科学院优秀 党员、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院士的带领下,数据分析团队夜以继日地 辛勤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求索,以铁杵磨针的精神反复钻研。 而这其中,支部党员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 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没有成熟的经验,就增加工作时间,反复尝试 摸索,单周工作时间超过 100 小时是家常便饭;没有现成的数据分析 软件,就自己动手开发,目前已经更新近万次。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最终功夫不负苦心人,获得了突出的科学成果。 ASO-S 卫星将是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其发射升空后 将实现我国太阳探测卫星“零”的突破。Science 杂志报道,中国的 太阳物理研究位居世界第二,但科学产出却面临需依靠国外卫星数据 的尴尬。中国太阳物理学界经过 40 多年的探索,终将迎来自己的第 一颗太阳探测专用卫星,这将为太阳观测的空间仪器研制和数据获取 做出中国人的重要原创性贡献,并为我国空间环境的安全提供保障。 ASO-S 卫星计划自 2011 年正式提出,先后经历了预先研究阶段 (2011-2013 )、背景型号研究阶段(2014-2016 )、综合论证阶段 (2016-2017),并于 2017 年底获得正式工程立项,再到卫星工程启 动的科学准备项目和科学应用系统,处处离不开党员同志攻坚克难和 奔走忙碌的身影。卫星研制的背后,是老党员们播下的火种,是青年 党员的薪火相传,燃起的熊熊火炬。2019 年 ASO-S 卫星工程成功 转初样,入选十大天文科技进展。 2020 年正值 ASO-S 卫星处于初样转正样的关键阶段,一场疫情 袭来。但在卫星首席科学家甘为群研究员的带领下,ASO-S 团队依然 坚守岗位、奋战前线,各项工作也通过线上协作紧密推进,这也为卫 星能够如期发射打下坚实基础。 支部党员们继承并发扬了紫台空间室老一辈同志的优良作风,敢 于承担,勇于奉献,吃苦耐劳,善于创新,在新时代的潮头为中国空 间天文事业拼搏奋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