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参加“Wacom数字媒体专业研讨会暨教师训练营”.doc
新闻传播学院老师罗绮对管郁生老师采访纪实 罗问:首先非常感谢管老师的精彩演讲,我知道您是第一次 来兰州,您对兰州的印象如何? 管答:我觉得兰州这个城市很有亲切感,很像我的家乡,到 处是高楼大厦,还有参加这次培训的老师都很年轻,很多都 是 80 后,高校有这样的新鲜血液很好。 罗问:请您谈谈对数字媒体发展前景的看法,二维漫画产业 在面对类似好莱坞的三维漫画时该怎么办? 管答:我本身是从事数字教育的推广,我认为技术的发展是 让人解放出来,更加追求价值的表达,这是必然趋势,所有 人的一切,包括教育的一切都是意义的表达,数字技术是帮 助我们缩短学习技术的时间,提高效能,尤其是对于西部地 区来说,具有后发优势,因为前面的人已经走了很多的道路, 留下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如果现在开始做的话,可以避免走 很多弯路,做的更好,我们国家正面临转型,我们以前的动 漫是停留在加工业的层面,娱乐的层面,正如你刚才说的我 们的二维动画,如何与好莱坞的三维动画,如何拉近距离的 问题,其实二维和三维都是形式,关键是你的作品表达的价 值是否经得起推敲,为什么三维的东西很流行,这是跟人的 视觉习惯有关,说到底人还是希望看到更有真实性的东西, 其实现在已经有一种软件,二维的东西通过建模就可以转化 为三维的,这些都是技术问题,是表皮的东西,实际上我们 艺术的教育关心的应该是核心,规律,然后才是表现。我们 把这个叫做核心的本质,规律认知,然后才是表现的手段。 但我们的教育往往还停留在表现的手段上,规律的认识我们 做的不够,最重要的核心的本质,我们的教育往往达不到这 个层面,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 1.我们是一个不断被打破 传统的国家,因此我们的文化一直被割裂,在核心里最重要 的是文化的价值观,而我们现在的价值观都是商业的价值观, 人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加工什么,这个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是 不合适的,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德是文化的核心,是要成为 传统的东西,这些是艺术教育应该要关心的,这个是创造的 原动力,否则一直都只能是加工。2.视觉归纳方式,视觉归 纳方式一定是在不同维度里面的,这个也是最难的,视觉归 纳是在二维,三维,甚至四维间跳动的,我们要做的,首先, 当你在多维空间里,你要能找到最要紧的美的本质,在一堆 复杂信息里,你能够提取出来,还能够运用它,这是核心里 的要点,其次,当你找到了它的本质,你还能重新在新的空 间里把它搭建起来,变成一个新的东西,这个是空间重构, 就是超越形态这个概念,一般来说我们只讲三大构成,实际 它比三大构成要复杂一点,复杂在我们在做教育的时候,要 涉及到模块的记忆方式,心理学,大脑是如何运作的,这些 手段和方式,包括你看的见的东西以及文化,要像魔方一样 重新拼凑,组合,转变成一个新的东西,是大学里应该教的 最核心的东西,但是我们大学里教的往往是表面的东西,但 是,所有表现手段,将来计算机都可以做到,只有核心的, 计算机是永远无法超越人类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应 该把注意力放在核心上,它应该是一个良性的封闭的系统, 但这个系统我们还没有把它组织建立起来,变成一个大家共 同的东西。西方文化没有被割裂,它是慢慢积累的,而我们 是跳来跳去的,突然跳到了俄罗斯,又到印象派,行为艺术 等等,而我们的学生学做造型,他连造型的本质都不了解,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用现代审美的方式,接上造型的传统,这 个传统一定不是俄罗斯的,也不是印象派的,这个传统一定 是我们自己的。 罗问:您刚说的理念的东西,如何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管答:所有的理念必须变成课程,课程必须落实到作业,像 我讲的兴趣,启发,童真,爱等等这些东西,都要变成一个 启发的标准,要落实到行为上,说到底现代教育的理念就是 教行为,而不是教知识,因为知识本身就存在,甚至知识本 身就存在在我们的 DNA 里面,老师要教的是行为,有了这个 行为,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去找的,很多时候,用知识储存的 方式去学习是不行的,老师要做的是创造需求,学生会生成 技术的,而不是老师不断地在教知识和技术,但学生不知道 需求是什么,那就把人当成了机器,教育就是创造需求,教 育就是启发。 罗问:请谈谈您对于年轻老师的建议。 管答: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多传授价值,知识当然必不可少, 但只要教获取知识的手段就可以了,运用和创造知识是很个 人的事情,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一切意义的组合。

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参加“Wacom数字媒体专业研讨会暨教师训练营”.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