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申报表参考范例.doc
2012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申报表 教师姓名 职 称 研究专长 联系电话 E—mail 论文(设计)题目 中国特色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 Metaphors in Internet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提出选题的依据 : 理论依据: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涉及的是两个概念的对比,用一个概念去识解另一 个概念。莱可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1980)把隐喻分为三类:实体隐喻、 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戴维森(Donald Davidson,1985)在《隐喻意味什么》 中主张:“隐喻的含义无非就是其所涉及的那些语词的最严格的字面上的解 释”,“隐喻完全依赖于这些语词的通常含义”。他主张无论明喻隐喻都不超出 字面意义,而且还强调说它们因此没有特殊的真值,并反复强调:隐喻和其他 言说的差别是使用上的差别而不是意义有别。所有语言都具有隐喻性质。哪里 有文字,哪里就有隐喻。修辞学家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 动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 个隐喻。 实践依据: 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几乎同步发生、迅 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语。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 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还是—个深刻的文化现象。网络流 行语层出不穷,不但快速地在网上传播,甚至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用语的一部分, 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网络流行语在反映社会问题上以及 影响语言的演变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 将扩大其影响范围。网络语言虽然有自身特点,但作为人类语言的一种,同样 也充分体现了隐喻作为人类“语言无处不在的原理"。 预期目标: 本文将把隐喻和中国特色的网络用语进行结合,分析隐喻在语言中的重要 作用。并从认知的角度来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进行阐述。笔者将随时关注互联 网流行的网络语,并以此为基础,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分析网络隐喻。最后, 完成论文。 教研室意见: 因为学生多,此部分烦请指导老师填写,签名置空,日期填写9月26-29之间 签 字: 年 月 日 系部意见: 因为学生多,此部分烦请指导老师填写,签名置空, 日期填写9月30日 签 字: 年 月 注:1.本表分选题填写,每题一份,由系部存档。 2.系部、教研室意见要求填写具体,不能简单填写“同意” 、“不同意”。 日

题目申报表参考范例.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