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寿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pdf

丟棄過去的悲傷86 页 977.89 KB 访问 1782.97下载文档
寿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pdf寿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pdf寿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pdf寿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pdf寿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pdf寿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pdf
当前文档共86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寿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pdf

稿 意 见 求 征 寿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2022-2035 年) 征 求 见 意 稿 见 稿 征 求 征 意 见 稿 (征求意见稿) 求 意 见 稿 寿县人民政府 二〇二三年七月 稿 意 见 求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 征 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是惠及民生的重大举措。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 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见 稿 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 意 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 求 征 性,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等为重点,加快 征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 稿 彻落实国家、省和区域重大生态修复战略部署,衔接相关规 划目标及任务安排,结合县域生态修复需求,由县自然资源 见 和规划局牵头,在征求了县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分局、水 意 利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及单位,结合实地调 征 以下简称《规划》。 求 研,编制了《寿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 年)》, 《规划》充分衔接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 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安徽省国土空间生 稿 态修复规划(2021-2035 年)》、《淮南市国土空间生态修 见 复规划(2021-2035 年)》、 《寿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意 年)》等上位及相关规划目标、任务安排,在全面分析全县 求 稿 见 前 言 1 稿 意 见 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状况基础上,综合评价生态现状,识别 求 核心问题及风险,落实“南工北旅生态县”的发展战略,提 征 出了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确定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 局、修复分区、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 措施。《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全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 见 稿 作的总纲和空间指引,是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 依据。 意 规划范围包括寿县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为 求 征 2948km²。本规划期限为 2022-2035 年,目标年为 2035 年, 求 意 见 稿 征 求 见 意 稿 见 稿 征 近期目标年为 2025 年,基准年为 2021 年。 2 稿 前 言 ....................................................................................1 征 目 录 ....................................................................................1 第一章 现状与本底 ............................................................1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 1 见 稿 第二节 生态本底 ........................................................3 第三节 生态修复工作成效 ....................................... 7 征 求 第一节 生态问题识别 ............................................. 12 第二节 风险研判 ......................................................17 第三章 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 ......................................... 20 稿 第一节 指导思想 ......................................................20 见 第二节 基本原则 ......................................................20 意 第三节 规划目标 ......................................................21 求 第四章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 ............................. 24 征 第一节 生态保护修复格局 ..................................... 24 第二节 生态修复分区 ............................................. 24 第三节 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 30 第五章 生态修复策略路径 ............................................. 34 稿 第一节 生态空间生态修复策略路径 ..................... 34 见 第二节 农业空间生态修复策略路径 ..................... 37 求 意 第三节 城镇空间生态修复策略路径 ..................... 39 1 征 意 第二章 生态问题与风险研判 ......................................... 12 稿 见 意 见 求 目 录 稿 意 见 求 第一节 山地森林保护提升区生态修复 ................. 41 征 第二节 淮河沿线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 态修复 ................................................................................41 第三节 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区生态修复 ................. 43 见 稿 第四节 中部洪水调蓄与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 .....46 第五节 丘陵岗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 意 态修复 ................................................................................48 态修复 ................................................................................51 征 第七章 投资估算 ..............................................................53 第一节 测算依据 ......................................................53 稿 第二节 测算方法 ......................................................53 见 第三节 资金来源 ......................................................54 意 第八章 效益评估 ..............................................................56 求 第一节 生态效益 ......................................................56 征 第二节 经济效益 ......................................................56 第三节 社会效益 ......................................................57 第九章 保障机制 ..............................................................58 稿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 ............................................. 58 见 第二节 建立政策体系 ............................................. 58 意 第三节 加大科技支撑 ............................................. 59 2 征 求 第六节 江淮运河水系连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 求 稿 见 第六章 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 41 稿 意 见 第四节 强化资金保障 ............................................. 59 求 第五节 严格评估监管 ............................................. 59 征 第六节 鼓励公众参与 ............................................. 60 求 意 见 稿 征 求 见 意 稿 见 稿 征 求 征 意 见 稿 附表 ....................................................................................61 3 稿 意 见 求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征 (一)土地资源 根据 2021 年度“三调”变更调查结果,寿县国土调查 总面积为 294836 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 194710 公顷,占全 见 稿 县国土面积的 66.04%;园地面积为 1448 公顷,占全县国土 面积的 0.49%;林地面积为 8931 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 3.03%; 意 草地面积为 276 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 0.09%;城镇村及工 运输用地面积为 2489 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 0.84%;水域 征 面积为 48500 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 16.45%;湿地面积为 984 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 0.33%;其他用地面积为 5433 稿 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 1.84%。 见 (二)水资源 意 根据淮南市 2021 年水资源公报数据,寿县水资源总量 求 为 12.76 亿 m³; 淮南市各地区中寿县降水量最大,为 1060mm; 征 寿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 7.75 亿 m³,2021 年寿县地表 水资源量为 10.45 亿 m³;寿县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 3.47 亿 m³,2021 年地下水资源量为 3.73 亿 m³。寿县水资源时空 稿 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水资源量年内年际变幅较大,年内 见 60%以上集中在汛期。当地人均水资源量不足,现状人均水 意 资源量 1095m³,低于全省人均水资源量。 1 征 求 矿用地面积为 30317 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 10.28%;交通 求 稿 见 第一章 现状与本底 稿 意 见 求 据统计,寿县已划定湿地保护小区面积为 15601 公顷, 征 以河流水域、内陆滩涂为主,分布在淮河、瓦埠湖、东淝河、 淠河等河流、湖泊周边。 (四)森林资源 见 稿 根据 2021 年度“三调”变更调查结果,全县共有林地 8931 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3.03%。林地类型以乔木林 意 为主,其中乔木林地 6863 公顷,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 76.84%; 公顷,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 0.02%;其他林地 2043 公顷,占 征 全县林地总面积的 22.88%。林地广泛分布在张李乡、炎刘镇、 刘岗镇、小甸镇、寿县八公山国有林场和三觉镇,占全县林 稿 地总面积的 49.33%。 见 (五)矿产资源 求 以小型及以下非金属矿产为主。 意 寿县矿产资源主要特点:矿种少、规模小、资源贫乏, 征 寿县已发现矿种有铁砂矿、磷矿、钾长石矿、水泥用灰 岩矿、冶金用白云岩矿、页岩矿(水泥配料用)、水泥配料 用粘土矿、砖瓦用粘土矿(新型建筑材料用粘土)、建筑石 稿 料、工艺用石材(紫金石)及矿泉水等 11 种(含亚种), 见 其中已查明矿种 5 种(含亚种),列入安徽省资源储量表 3 意 种。到 2021 年,已经查明固体矿产地 52 处,其中大型 1 处, 2 征 求 灌木林地 23 公顷,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 0.26%;竹林地 2 求 稿 见 (三)湿地资源 稿 意 见 求 (六)动植物资源 征 寿县地带性森林植被属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 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多为天然次生植被或人工植被,以常 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为主。境内蕨类植 见 稿 物 4 科、4 属、4 种,裸子植物 6 科、14 属、28 种,被子植 物 111 科、364 属、628 种。境内有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植 意 物 9 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水杉;国家二级保护植 榉树、黄连木。寿县药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药用植物共 226 征 种,其中草本 192 种,木本 34 种,包括银杏、杜仲、枸杞 等名贵药材。 稿 境内动物资源较为丰富,野生哺乳类 21 种,爬行类 17 见 种,两栖类 10 种,鸟类 17 目 40 科 174 种,鱼类 8 目 14 科 意 50 种。境内哺乳类动物主要有东北刺猬、小麝鼩、小伏翼、 求 蒙古兔、大仓鼠等。爬行动物主要有乌龟、鳖、红耳龟、中 征 国石龙子、蓝尾石龙子等。两栖类动物主要有东方蝾螈、中 华大蟾蜍、花背蟾蜍等。鸟类主要有雀鹰、麻雀、山雀、鹌 鹑等。鱼类主要有银鱼、鳗鲡、鲤鱼、青鱼等。 稿 第二节 生态本底 见 (一)地理区位 意 寿县,古称寿州、寿春,淮南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中 3 征 求 物有金钱松、香樟、鹅掌楸、杜仲、喜树;省级保护植物有 求 稿 见 小型 2 处,小型以下 49 处。 稿 意 见 求 —117°04′、北纬 31°54′—32°40′。毗邻省会合肥市, 征 东邻合肥市长丰县、淮南市,西隔淠水与霍邱县为邻,南与 合肥市、六安市毗连,北和淮南市凤台县、阜阳市颍上县接 壤,国土面积为 2948km²。 见 稿 (二)地形地貌 寿县属华北平原向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处江淮丘陵与淮 意 北平原之间,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出丘陵岗地、平 求 征 原、山地(残丘)三种地貌。丘陵岗地占 40%、平原占 35.4%、 征 河湖洼地占 19%、湖泊占 5%、山地占 0.6%。 寿县东南部为丘陵岗地,属剥蚀沉积台地,地形波状起 稿 伏,其中高岗区域起伏明显,高差较大,水土易流失。中部 为平原,分别为中部平原、淮淠平原。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 见 阔,面积约 180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41.4%;淮淠平原呈 意 带状分布于淠河、淮河沿岸,面积约 14 万亩,占全县总面 海拔 241 米。 (三)气候 征 求 积的 3.1%。北部边境地带为八公山山地,境内最高峰白鹗山 寿县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类型。各主要气候要 稿 素的变化均呈单峰型,有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的特点。 见 冬季,淮河、淝河等河间有结冰;春夏秋受长江中、下游温 意 和湿润气候影响,又有江淮分水岭的阻隔,气候要素呈现出 求 稿 见 部,淮河南岸,八公山南麓。地理坐标位于东经 116°27′ 4 稿 意 见 求 气温北低南高,易旱易涝,淮湖洼地渍涝时有发生。 征 根据气象站的资料,寿县年平均气温为 14.8-14.9℃。一 月最冷,平均气温为 0.7℃,一般年份最低温度均在-6℃以 下;7 月最热,平均气温 27.9℃,最高气温 35℃以上。最冷 见 稿 为 1 月,最热 7 月,年较差 27.2℃。2021 年寿县降水量为 953mm,降雨量变化特点是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汛 意 期 6~9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55%左右。 征 寿县地处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八公山南麓,境内河 流湖泊众多。主要流域有淠河流域、东淝河流域,主要湖泊 有寿西湖、肖严湖、梁家湖、瓦埠湖等。其中淠河流域面积 稿 6000km²,河道总长度 260km。东淝河流域面积约 4200km², 见 河道全长 152km。瓦埠湖位于淮河右岸,水面面积 156km²。 意 (五)土壤 求 寿县土壤划分为 6 个土类,12 个亚类,24 个土属,79 征 个土种。以水稻土和黄棕壤土居多,分别约占 74%和 18%。 水稻土质地粘重板结,适耕期较短,一般 5-7 天左右,秋播 宜早, 春播宜迟。 土壤养分状况为: 有机质 1.93%,全氮 0.13%, 稿 速效磷 6.0ppm,速效钾 150ppm,PH 值 7.4-8.0,呈微碱性, 见 肥力条件较好。土壤耕作层容重 1.38-1.60g/cm³,孔隙度 意 39%-48%,田间持水量为 30%,由于下底层板结,对保水保 5 征 求 (四)河流水系 求 稿 见 地温高于气温,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特点。雨量北少南多, 稿 求 (六)自然保护地 意 见 肥较为有利,但若排水不畅易形成渍害。 征 整合调整优化前:境内自然保护地有 3 处,为安徽淮南 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八公山风景名胜区、八公山国家森林 公园,空间位置交叉重叠,寿县境内实际净占地总面积 3316 见 稿 公顷。 整合调整优化后:境内自然保护地有 1 处,为安徽淮南 意 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寿县区域总面积 1704 公顷(报送公 求 征 示数据)。另外,拟新建一处省级湿地自然公园——瓦埠湖 求 意 见 稿 征 求 见 意 稿 见 稿 征 省级湿地自然公园,保护区面积 7402 公顷。 6 稿 意 见 求 (一)筑牢生态安全底线 征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全县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陆域面积 172.83km²,占寿县国土面积的 5.86%,涉及地各类自然公园, 重要湿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其他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 见 稿 值的区域,基本构建了全县生态安全底线。“十三五”期间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把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环境 意 准入关,严控“三高”建设用地。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征 快八公山石灰石矿山迹地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引江济淮工程、 东淝河-瓦埠湖流域生态重建项目等,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修 稿 复成效显著。 见 (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以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湖滨带生态修复和 意 湿地建设、河湖排污口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城镇污水治理、 求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等措施,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 征 面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及水环境质量。2020 年,县境地表水 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达标率 100%,城区无劣Ⅴ类水体。2022 年 20 处黑臭水体已 稿 完成治理 6 处,推进 21 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立 见 治”,完成“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地下水 意 考核点位水质达标率 100%。“十三五”期间完成建设寿县 7 征 求 和环境监管,推进八公山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加 求 稿 见 第三节 生态修复工作成效 稿 意 见 求 水处理厂与管网、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城镇污水处 征 理能力提升至 3.7 万吨/日,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100%,全县 68 个瓦埠湖生态保护项目全部竣工。 (三)水土保持能力不断增强 见 稿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施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丘陵 区以水系为单元,科学调控、工程再造、植被恢复、休耕轮 意 作有机结合,实现坡面防护、径流调控、沟渠拦蓄、沟坡兼 求 设农田林网,实施林农间作,构建网、带、片、点相结合的 征 水土保持体系。根据《安徽省水土保持公报(2020 年)》公 布的数据,寿县水土流失面积 288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稿 0.98%;根据《安徽省水土保持公报(2021 年)》,水土流 见 失面积为 282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96%。从水土流失变 意 化态势上来看,2000 年-2021 年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总体呈 求 现下降趋势,2018 年-2022 年 10 月,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征 10.95 公顷,水土保持能力逐步增强。 (四)森林资源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全面贯彻落实林长制,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 稿 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模式。加强生 见 态林扩面增效、加强森林抚育、强化森林管护、加大森林执 意 法,持续推进绿化造林提质增效。“十三五”期间,寿县实 8 征 治的修复。河湖平原区,开展风蚀扬尘治理和植树种草,建 求 稿 见 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炎刘镇、安丰镇、瓦埠湖周边乡镇污 稿 意 见 求 增绿增效行动 3 项造林工程,共完成人工造林 5.9 万亩。其 征 中长江防护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 1.0 万亩、省千万亩森林增 长工程完成人工造林 2.94 万亩,省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人 工造林 2.96 万亩,封山育林 2.1 万亩。共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见 稿 7 个,创建省级森林村庄 54 个,完成森林抚育 8.4 万亩。2021 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10.3%。全面推进生态廊道建设,2021 年 意 -2022 年底,淮河、江淮运河两条生态廊道新增造林面积 6232 征 亩,退耕还林巩固提升 16000 亩,有效增强水源涵养功能、 维护生物多样性。 稿 (五)耕地保护成效显著 近年来,寿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 见 粮化”;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加强耕地保护,加大土地开发 意 复垦力度,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建立健全管护制度,实 求 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2021 年-2022 征 年,全县共实施土地开发复垦项目 44 个,涉及 4 个乡镇, 新增耕地 1306 亩,已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及省厅备案。对 2021 年下发的耕地卫片图斑 111 个进行全面整改, 已完成整改 103 稿 个,面积 981 亩。 见 (六)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意 “十三五”期间,结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 9 征 求 亩,森林抚育 15301 亩,退化林修复 17440 亩,封山育林 1000 求 稿 见 施了国家长江防护林工程、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省林业 稿 意 见 求 工程建设用地名录和问题整改清单,动态更新重点行业企业 征 用地名录,重点控制重金属排放企业,梳理核实土壤问题区 域,建立重点工程建设用地名录、固体废物问题清单并完成 整改。2020 年,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 见 稿 利用率均 100%。 全面实施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建设覆盖县乡的 意 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建立第三方农业废弃物回收机制, 征 有效地推动了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控制了农业 化学投入品用量,保护和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稿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 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化肥机械深施、 见 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精准施肥等绿色高效施肥技术,肥料、 意 农药用量实现“双减”,2022 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 求 术覆盖率达到 92.96%。 征 (七)城乡人居环境稳步提升 城镇人居环境:2020 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十三五”期间,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 稿 覆盖,完成 23 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荣获“全省美 见 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处在较好的水 意 平,2020 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 11.42 ㎡,获得国家园林县 10 征 求 2022 年废弃农膜回收率达 88%,农药瓶包装物回收率达 86%。 求 稿 见 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重点监管企业名单、重点 稿 意 见 城称号。寿县围绕建设海绵城市、绿色城市,构建城市绿地 求 系统,以打造淝水湿地公园、寿春公园、寿春城遗址公园、 征 龙吟湖公园、凤鸣湖公园以及船官湖、东台湖公园为主体建 设城市湿地,以景观渠及护城河为载体,有效提升了城市蓄 水能力。 见 稿 农村人居环境:“十三五”期间,开展东淝河-瓦埠湖流 域违法建设整治行动;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入河 意 排污沟口规范化建设、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用地和建设用 生明显改善;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 95%以上;完成农村改厕 征 75598 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 90%以上;建成美丽 稿 乡村省级中心村 82 个,省级认定 35 个美丽宜居示范村、11 求 意 见 稿 征 求 见 意 稿 见 个美丽宜居重点示范村。 11 征 求 地土壤污染管控;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环境卫 稿 意 见 求 第一节 生态问题识别 征 针对寿县国土空间全域及生态、农业、城镇空间,从生 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 影响,分析自然地理格局演变规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合理性, 见 稿 诊断突出生态问题、判识重大生态风险。 (一)全域系统性问题 意 1.生态廊道连通性不足,生态稳定性存在下降风险。 征 利用类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2010-2020 年间寿县建设用地 呈现出逐年递增且不断向外扩展的趋势,主要集中在城区周 稿 边和新桥产业园区。建设用地的扩张不可避免占用到城市周 边的生态空间及农业空间,使得农业和生态空间破碎化程度 见 明显,对物种生境造成了一定威胁。同时建设用地比例的扩 意 大可能会造成物种迁移廊道的断裂,造成生境斑块的碎片化、 求 岛屿化,物种得不到在广泛的地域间进行迁移交配的机会, 征 将导致种群的近交衰退,影响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因此, 生物栖息地空间及生态廊道网络受建设用地扩张影响逐渐 破碎割裂,廊道连通度不高,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诱发生物 稿 多样性衰减,生态整体性较差等生态风险与问题。 见 2.三类空间比例失调引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风险。 意 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 12 征 求 生态廊道缓冲和连通功能有待提高,根据寿县历年土地 求 稿 见 第二章 生态问题与风险研判 稿 意 见 求 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关系。随着寿县城市发展的快速推进, 征 农业生产与城镇生活活动对于空间的需求日益高涨,三类空 间利用的失衡逐渐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活 空间设施配套不全和缺少活力等问题。因此,优化城镇、农 见 稿 业、生态空间,需要统筹三类空间互动的用地结构关系,促 进三类空间比例规模协调发展。在城镇、农业与生态空间相 意 邻或冲突区域,对“三调”发现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 征 “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的原则逐步 进行调整和修复,并因地制宜建设边缘地带生态缓冲带。 稿 3.生态修复系统性不足,治理体系及能力有待加强。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寿县积极探索并推进生 见 态修复相关工作。但仍面临生态环境治理需求与治理体系不 意 完善、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协调推进 求 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 征 涉及多类生态系统,但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职能分散于生态 环境、水利、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整体合力还未充分发 挥。 稿 (二)农业空间生态问题 见 1.耕地质量等级有待提升,部分区域存在碎片化。 意 寿县耕地质量等级以中等地、高等地为主,集中在 6 等 13 征 求 湿地等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水资源受限的利用方式,按照 求 稿 见 间。粗放式的城镇空间利用,生态空间的不足,将会割裂人 稿 意 见 求 于丘陵的农田较为碎片化,存在较大的水土流失风险,坡耕 征 地耕作极易破坏土体结构,致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耕地保水保肥能力低,耕地生态质量和土壤肥力有待提升。 2.局部存在农业面源污染,难以有效治理。 见 稿 全县化肥施用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肥料和农药利用 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药化肥过量使用不仅破坏耕地地力, 意 还容易诱发水土流失、河道、水库、塘堰淤积,造成部分水 征 仍存在部分畜禽粪便、垃圾处理、水产养殖等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问题。除此之外,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 弱,农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理体系不完善。 稿 3.农村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人居环境待提升。 见 近年来,寿县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较大、成效明显,但与 意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农村生活垃圾、生 求 活污水、厕所及粪污治理仍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 征 问题。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未实现全覆盖,2020 年生活垃 圾无害化处理率为 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 76%,“三 大革命”仍需深化和推进。乡村道路、排污、排水、垃圾处 稿 理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健全,部分村庄河道水系 见 仍有淤塞萎缩,农村黑臭水体存在较分散,到 2022 年,全 意 县有 14 处农村黑臭水体未完成治理。 14 征 求 环境污染和水体质量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规模以下养殖业 求 稿 见 地到 10 等地,优等地数量相对较少。耕地分布广,部分处 稿 意 见 求 征 1.水生态保护治理深度不够。 淠河、东淝河等局部河湖河床裸露、堤岸坍塌及岸边植 见 稿 被破碎等问题依然存在。河湖连通能力不强,部分河流水动 力不足,存在泥沙淤积、阻塞等现象。东淝河以及瓦埠湖入 意 湖支流存在枯水期自净能力差,河(湖)面及岸坡环境较脏 征 和管理任务艰巨。部分水利设施建设年份较早,不同程度切 断了河湖水系的联系,削弱了江河湖泊水体自净能力和生态 稿 修复能力。 见 2.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仍然繁重。 意 全县水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入河污染物时空分布不均, 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依然存在。由于治污 求 设施不完善,瓦埠湖汇水内存在少量工业污染,仍存在 8 个 征 排污口。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业面源 和畜禽养殖污染管控仍有短板,农药化肥利用效率低,制约 着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瓦埠湖断面、水环境质量不稳 稿 定达标,部分月份存在水质超标现象,河流主要超标因子为 见 溶解氧和氨氮,湖泊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引江济淮”工 意 程施工过程中水下疏浚、抛泥上岸等行为对饮用水水源地水 15 征 求 乱,湿地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弱等问题,湿地保护 求 稿 见 (三)生态空间生态问题 稿 意 见 求 3.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质量有待提升。 征 寿县共有林地 8931 公顷,仅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3.03%, 以乔木林为主,乔木林地 6863 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 76.84%。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淮、淠河湾区的乡镇,森林 见 稿 资源总量偏低,树种结构单一,呈现幼龄林、中龄林多而其 他龄组少的特征。全县森林资源以用材杨树为主,其次是泡 意 桐、杨柳、槐树、柏树等乔木,在所植种的区域往往无法形 征 沿田绿道为主,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生态网络。生物多样性低, 生态系统稳定性差,面临森林火险威胁,容易遭受外来有害 稿 生物入侵风险。 (四)城镇空间生态问题 见 1.城区公园绿地布局不均,绿道尚未形成网络体系。 意 生态环境品质方面存在绿地规模总量不高、绿道网络不 求 成体系、公园活力品质欠佳等问题。城区公园主要有八公山 征 森林公园、四角塘公园等,小公园绿地、广场相对较少,城 区公园绿地布局不均,绿道尚未形成网络体系,以片段式、 分散式建设为主。部分公园环境治理、景观利用和设施配套 稿 存在短板,未充分发挥蓝绿空间价值。部分仍受水体污染、 意 育功能。 见 降雨情况和季节性植被变化影响,尚未充分发挥自然科普教 16 征 求 成山林所应有的生态链。且植树造林以八公山、临路、沿河、 求 稿 见 质存在污染风险。 稿 意 见 求 寿县国民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城市基础设施建 征 设也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寿县城西北临淮河,东南靠瓦埠 湖、东淝河,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内水常受外水位的顶托,既 是淮、淠河的“洪水走廊”,又是淠史杭三大水库泄洪的“洪 见 稿 水仓库”,造成城区洪涝灾害频繁,汛期外水较大,防汛任 务较为繁重。城区堤防防洪标准未达到 50 年一遇,不能完 意 全满足排涝要求,部分排涝泵站存在建设标准较低。防洪、 求 征 治涝工程抗灾能力薄弱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 命和财产安全。 征 3.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 (一)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艰巨。 稿 第二节 风险研判 见 河流水系作为寿县主要的生态要素之一,拥有淠河、东 意 淝河、瓦埠湖、安丰塘、淮河等重要水生态网络,对区域生 求 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征 同时寿县境内有引江济淮工程的重要河段,引江济淮工程建 设中产生较多临时用地,对沿线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损坏。 随着人口增长,生活污水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农田施肥造成 稿 的氮、磷等元素超标问题也将影响水体水质。而流域内瓦埠 见 湖断面、水环境质量不稳定达标,部分月份存在水质超标现 意 象,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业面源和畜 求 稿 见 2.城市生态安全韧性有待加强。 17 稿 意 见 征 (二)城镇安全韧性有待提升。 求 艰巨。 寿县既是淮、淠河的“洪水走廊”,又是淠史杭三大水 库泄洪的“洪水仓库”。洪水淹没范围主要分布在沿淮淠河 见 稿 和湖洼地区,给寿县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洪涝灾害是 寿县的主要灾害类型,寿县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仍有不足, 意 城镇韧性有待提升。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老旧管网缺陷问 征 系城市小气候调节、水质净化、蓄滞雨水和碳汇等服务功能 的绿地空间受到挤压。 (三)生态保护面临城镇扩张和农业发展的双重压力。 稿 “双评价”结果显示,寿县 90.63%的国土面积农业生产 见 功能适宜性较好;86.96%的国土面积城镇适宜性较好,生态 意 保护极重要区仅占 5.95%,主要分布在八公山、瓦埠湖、安 征 适宜、生态极重要区较少。 求 丰塘、淮河淠河区域。寿县绝大部分地区农业、城镇建设均 寿县 2020 年全县常住人口为 83.85 万人,居住在城镇的 人口为 35.97 万人,占 42.90%。预计 2025 年常住人口达到 稿 87 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0%。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见 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农业的发展,生态空间保护面临城镇 意 空间扩张和农业发展的双重压力。城镇人口增加,居民生活 18 征 求 题严重;二是河段积淤;三是城镇硬化面积的加大,使得维 求 稿 见 禽养殖污染管控仍有短板。因此,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 稿 意 见 垃圾排放量的升高,将对垃圾处理系统和居住环境体系提出 求 更大的考验。人口的增长使得城镇空间资源更为紧缺,进而 征 加剧城镇公共空间体系完整性建设难度。城市建设用地的大 规模扩张将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生态安全造成较大压 力。部分地区前期建设过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加之地区污 见 稿 染排放量较大,使得水生态环境存在累积性问题。城镇硬化 面积的加大,使得维系城市小气候调节、水质净化、蓄滞雨 意 水和碳汇等服务功能的绿地空间受到挤压。农田景观易受城 求 意 见 稿 征 求 见 意 稿 见 稿 征 求 征 镇化侵蚀,集中连片程度面临降低风险。 19 稿 意 见 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 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 见 稿 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合肥都市圈建设、 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机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 意 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围绕建设 征 功能和保障生态安全为出发点,以彰显寿县魅力为落脚点,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科学确立生态修复目 稿 标和主要任务,有序部署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建设经济强、 百姓福、生态美的现代化美好寿县提供生态支撑。 见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意 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 求 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征 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生产、生 活、生态空间,打造寿县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建 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稿 坚持规划引领,加强统筹协调。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 见 策部署,落实国家、区域、省级重大战略,落实市级决策部 意 署,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与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协 20 征 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寿县,以解决生态问题、提升生态 求 稿 见 第三章 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 稿 意 见 求 统性和关联性,全方位、全地域、全要素、全过程统筹推进 征 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科学修复。立足寿县自然地理格局 和生态系统状况,准确识别突出生态问题,科学预判主要生 见 稿 态风险,合理确定规划目标。聚焦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 点生态功能区,因地制宜制定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提高修复 意 的科学性和施策的有效性。 征 的组织、实施、考核、激励等机制和适应性生态管理模式。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 稿 生态修复体系。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引入社 会资本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生态保护修复 见 项目,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相应 意 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实施保障的长效机制。 求 第三节 规划目标 征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百里画廊, 生态寿州”目标,锚固“三核三廊,一网多节点”生态安全 格局,以全面改善寿县生态系统质量、全面提升淮河、江淮 稿 运河生态廊道生态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见 为目标,优化生态空间整体结构,强化农业空间生态系统功 意 能,改善城镇空间生态质量。以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 21 征 求 坚持创新机制,鼓励多元参与。创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求 稿 见 同性,注重山上山下、岸上岸下、上游下游、地上地下的系 稿 意 见 求 利用,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推进生态治理与修复,促进形 征 成优质高产的农业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健康安全的 城镇空间。 (一)近期(2025 年)规划目标 见 稿 到 2025 年,生态安全格局稳定性显著提升,重要生态 系统保护修复工程稳步实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意 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建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 10.5%, 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为 征 100%;农业空间生态质量稳步提升,耕地保有量达到 191960 稿 公顷,耕地质量逐步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 村人居生态环境持续提升。城镇空间生态品质不断提高,江 见 淮运河、淮河两岸生态价值稳步提升,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推 意 进,城镇生态网络系统逐步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求 机制基本建立,生 态 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完善,碳汇交 征 易体系初步建立,生 态 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碳排放 强度持续下降,坚定走 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 发展道路。 稿 (二)远期(2035 年)规划目标 见 到 2035 年,全县典型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修复,生 意 态安全格局更加牢固,江淮运河、淮河生态廊道更加牢固, 22 征 求 自然保护地占比达到 4.34%,水生态系统持续好转,集中 求 稿 见 复为主线,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加强自然资源保护 稿 意 见 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生态 求 系统碳汇能力和服务功能显著提高,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征 统一有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优质生态产 品供给能力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全面构建安全、健康、 美丽的国土空间格局,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百里 求 意 见 稿 征 求 见 意 稿 见 稿 征 求 征 意 示范效应。 见 稿 画廊,生态寿州”建设目标,并在全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 23 稿 意 见 求 第一节 生态保护修复格局 征 以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结合寿县 整体生态安全评价,确定生态保护修复格局为“三核三廊, 一网多节点”,其中“三核”为八公山生态核、瓦埠湖生态 见 稿 核、安丰塘生态核;“三廊”为淮淠河生态廊道、江淮运河 生态廊道、安丰塘生态廊道;“一网”为水生态骨干网络; 意 “多节点”为肖严湖生态节点、淠河湾林地生态节点、花果 求 征 水库生态节点、大井水库生态节点,串联“多节点、多脉络”。 征 第二节 生态修复分区 基于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主体功能定位、生态保护红 稿 线以及重要生态问题,利用 ArcGIS 软件构建生态系统评价 模型,开展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 见 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以及生态功能区划、流域单元分区等, 意 落实安徽省生态修复总体布局,根据分区主导问题和生态恢 求 复能力,将寿县划分 6 个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分别为:山地 征 森林保护提升区、淮河沿线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区、中部洪水调蓄与水源涵养区、丘陵岗 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江淮运河水系连通与生物 稿 多样性保护区。 见 (一)山地森林保护提升区 意 1.区域概况 求 稿 见 第四章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 24 稿 意 见 求 比重达 56.79%。主要包括八公山风景名胜区的寿县部分。 征 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是以森林景观、化石遗迹、山水格局 为自然景观特色,以楚汉文化、豆腐文化为人文景观内涵的 低山山岳型国家级森林公园。区域内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因早 见 稿 期人类活动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并未完全恢复。 区域内占比 (%) 耕地 135 10.00% 林地 765 56.79% 园地 81 5.98% 草地 59 4.41% 设施农用地 18 1.36% 城乡建设用地 97 7.21%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51 3.79% 其他建设用地 37 湿地 2 陆地水域 86 自然保护用地 其他土地 0.15% 6.36% 16 1.19% 1346 100.00% 征 求 合计 2.生态修复主攻方向 2.75% 见 建设用地 意 意 求 征 农用地 稿 面积 (公顷) 地类名称 本区域生态修复主攻方向为化解曾对生态环境造成影 响的历史遗留问题,严格保护森林植被,促进山体、植被等 稿 生态环境恢复与质量提升。 见 (二)淮河沿线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求 意 1.区域概况 25 征 表 4.1 山地森林保护提升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见 稿 该区涉及寿县八公山国有林场和团结村,林地占比较大, 稿 意 见 求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阳关镇北部以及丰庄镇和涧沟镇大部 征 分,耕地及陆地水域占比较高,比重分别为 72.98%、11.34%。 该区域紧邻淮河,包括淮河沿线的寿西湖行蓄洪区,地 势相对低洼。区域内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在汛期容易遭受洪水 见 稿 侵袭。湿地破碎化程度增加,洪水调蓄和生物多样性和洪水 调蓄功能下降。 耕地 19707 72.98% 林地 696 2.58% 农用地 园地 311 1.15% 草地 24 0.09% 设施农用地 567 2.10% 城乡建设用地 1845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654 其他建设用地 51 0.19% 湿地 81 0.30% 3061 11.34% 3 0.01% 27000 100.00% 自然保护用地 求 陆地水域 2.生态修复主攻方向 征 其他土地 合计 见 意 意 征 建设用地 6.83% 2.42% 本区域生态修复主攻方向为淮河周边水污染治理,岸线 稿 环境整治,河湖连通性改善,河湖湿地水生态修复和生物多 见 样性保护,防洪能力提升。 意 (三)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区 26 征 区域内占比 (%) 地类名称 稿 面积 (公顷) 求 表 4.2 淮河沿线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求 稿 见 该区涉及八公山乡、寿西湖农场、正阳关农场、孟家湖 稿 求 该区涉及寿春镇、炎刘镇和刘岗镇,包括寿县老城区和 征 新桥产业园,耕地、城乡建设用地、陆地水域占比较高,比 重分别为 66.04%、10.54%、12.04%。 老城区位于寿春镇,紧邻瓦埠湖是著名古城,具有极大 见 稿 的人文意义和历史价值。新桥产业园位于炎刘镇和刘岗镇。 区域内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城镇蓝绿空间不足,老城区污水管 网等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园中存在工业源污染。 耕地 28576 66.04% 林地 2306 5.33% 园地 552 1.28% 草地 82 0.19% 设施农用地 630 城乡建设用地 4561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1102 2.55% 其他建设用地 109 意 0.25% 140 0.32% 5211 12.04% 0 0.00% 43268 100.00% 建设用地 求 湿地 自然保护用地 合计 征 陆地水域 其他土地 见 农用地 1.46% 10.54% 2.生态修复主攻方向 稿 本区域生态修复主攻方向为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城区蓝 见 绿空间打造,海绵城市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工业源污染治 求 意 理。 27 征 区域内占比 (%) 稿 面积 (公顷) 地类名称 征 求 意 表 4.3 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稿 见 意 见 1.区域概况 稿 意 见 求 1.区域概况 征 该区涉及寿县中部区域的乡镇,分别是保义镇、双桥镇、 陶店回族乡、窑口镇、堰口镇、安丰塘镇、板桥镇、张李乡、 迎河镇、正阳关镇、瓦埠镇和大顺镇。包括瓦埠湖和安丰塘 见 稿 周边区域,耕地陆地水域占比较高,比重分别为 64.87%、 22.88%。区域内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 性降低,洪水调蓄能力降低等。 耕地 83700 64.87% 林地 3898 3.02% 园地 161 0.12% 草地 83 0.06% 设施农用地 1987 城乡建设用地 7776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1222 0.95% 197 0.15% 487 0.38% 29525 22.88% 1 0.00% 129035 100.00% 见 建设用地 意 农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求 湿地 自然保护用地 其他土地 合计 征 陆地水域 1.54% 6.03% 2.生态修复主攻方向 稿 本区域生态修复主攻方向为水环境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见 治理,河湖湿地水生态保护及修复,河湖岸线整治,增强河 求 意 湖湿地洪水调蓄功能。 28 征 区域内占比 (%) 稿 面积 (公顷) 地类名称 征 求 意 表 4.4 中部洪水调蓄与水源涵养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见 稿 (四)中部洪水调蓄与水源涵养区 稿 意 见 求 1.区域概况 征 该区涉及寿县南部安丰镇、双庙集镇、小甸镇、隐贤镇、 众兴镇、茶庵镇和三觉镇。区域内地貌复杂多样,以低山丘 陵、平原为主,其中高岗区域起伏明显,高差较大,水土易 见 稿 流失。区域内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蓄水保水能力较低,干 旱灾害时有发生,局部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水源涵养功能 意 较弱等。 (公顷) (%) 耕地 70413 74.76% 林地 3044 3.23% 园地 294 0.31% 草地 112 设施农用地 1622 城乡建设用地 4950 5.26%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1059 1.12% 154 0.16% 548 0.58% 11991 12.73% 1 0.00% 94187 100.00% 其他建设用地 湿地 自然保护用地 其他土地 见 征 陆地水域 合计 意 建设用地 求 农用地 0.12% 1.72% 2.生态修复主攻方向 稿 本区域生态修复主攻方向为土地综合整治、淠河流域水 见 环境综合整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丘陵坡地绿化覆盖率 意 及水源涵养能力提升。 29 征 区域内占比 稿 面积 地类名称 征 求 表 4.5 丘陵岗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求 稿 见 (五)丘陵岗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稿 意 见 求 1.区域概况 征 该区域主要是江淮运河水系连通工程(寿县段)沿线周 边区域,修复区呈带状沿东淝河、瓦埠湖流域从南至北贯穿 寿县全境,途径寿春镇、八公山、炎刘镇等乡镇。区域连通 见 稿 瓦埠湖、淮河,沿河两岸水系较多,农田分布广泛。 区域内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引江济淮工程建设中产生较 意 多临时用地,对沿线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损坏。人工水利 征 样性等产生一定影响。较高输水质量标准对工程沿线区域生 态环境保护修复提出更高要求。 稿 2.生态修复主攻方向 本区域生态修复主攻方向为推进江淮运河沿线河湖水 见 质改善,推进江淮运河沿线丘陵岗地和荒坡荒地造林,提升 意 江淮运河沿线生态林地质量,开展临时用地复垦,打造江淮 第三节 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征 运河沿线地区生态改善。 求 运河“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道风景线”,促进江淮 (一)自然保护地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稿 该区域包括寿县境内的自然保护地范围,主要是安徽淮 见 南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和拟新建的瓦埠湖省级湿地自然公 意 园,面积为 9106 公顷。区域内重点关注自然保护地的生态 30 征 求 设施建设改变沿线河流水文条件,对周边农田排涝、生物多 求 稿 见 (六)江淮运河水系连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稿 意 见 求 的重视,加强对该区域的人力物力投入,提高区域内的生物 征 多样性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 (二)城镇人居环境重点区域 该区域包括寿春镇、炎刘镇新桥产业园范围,面积为 见 稿 12835 公顷。区域内重点关注城市蓝绿空间质量提高、生态 廊道连通、城市污水垃圾回收处理、海绵城市建设、人居环 意 境提升。全面统筹城区内外河流、山体、湿地、公园绿地等 征 合的生态网络。推动城市内部绿地、水系同城镇外围山、水、 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要素有机连接,构建功能复合、 稿 包容联通的城市生态廊道系统和城市间生态绿廊。 (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区域 见 该区域包括窖口镇、堰口镇、刘岗镇、正阳关镇、双桥 意 镇、迎河镇、张李乡 7 个乡镇及寿西湖农场,面积约为 81872 求 公顷。其中窖口镇、堰口镇、刘岗镇、正阳关镇是寿县十四 征 五时期内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该区域的国土空间主导 利用功能为农业生产,重点关注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农业 面源污染的防治、农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内容。 稿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效统筹农用地、低效建设用地和 见 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 意 村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 31 征 求 各类蓝绿空间,合理布局绿廊、绿环、绿楔、绿心等城乡融 求 稿 见 环境保护和修复,充分利用各级政府部门对自然保护地建设 稿 意 见 求 该区域包括陶店回族乡、保义镇、板桥镇、安丰塘镇和 征 安丰塘范围,区域面积约为 40356 公顷。安丰塘作为寿县的 备用水源地,周边为水源涵养功能重点区域,该区域重点关 注水系连通、河道湖泊疏浚清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 见 稿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等,促进安丰塘及周边区域水污染 防治,水质提升,维护水生态、水安全,增强区域的水源涵 意 养能力。 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淮河(寿县段)沿线,以及江淮运河 征 (寿县段)水域 1 公里范围,涉及淮河流域、东淝河流域。 稿 该区域重点关注流域内的水生态和水环境的保护修复,结合 淮河流域的岸线整治和引江济淮工程,着重提高流域水动力, 见 加强水系连通和流域岸线整治,调节水资源分配不均,提高 意 河流调蓄洪水能力。 求 (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征 该重点区域主要分布在瓦埠湖以东的范围,包括瓦埠镇、 双庙集镇、小甸镇、大顺镇,区域面积约为 40919 公顷。该 区域丘陵岗地较多,存在较高的水土流失风险,重点关注坡 稿 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升丘陵坡地绿化覆盖率等。依据不同 见 水土流失成因和防治目标,采取预防保护(生物措施为主)与 意 综合治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封禁治 32 征 求 (五)水生态水环境修复重点区域 求 稿 见 (四)水源涵养功能重点区域 稿 意 见 征 (七)林地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求 育等措施。 该区域主要分布在寿县南部林地面积较多的乡镇,涉及 隐贤镇、安丰镇、茶庵镇、三觉镇,区域面积约为 38567 公 见 稿 顷。该区域重点关注森林提质增效、森林抚育和人工造林等 内容,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完善林分结构,提升森林覆盖率, 意 提升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在尊重自然、坚持自 征 优化树种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和森林生态效益。根据低产低 效林现状和林地条件,因地制宜采取“补植补造、更替调整、 稿 封山育林、抚育改造”等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和单位林地产 出。同时,不断加大森林抚育工程建设力度,重点加强幼林 意 见 抚育管护,优化森林结构。 求 征 稿 见 意 求 33 征 求 然恢复为主的前提下,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良乡土树种, 见 稿 理、生态护岸、拦砂坝建设、岸坡防护、水保耕作、水土保 稿 意 见 求 第一节 生态空间生态修复策略路径 征 (一)严格管控河湖流域重要生态空间 明确“保护第一、治理为要、科学规划、绿色发展”的 保护治理思路,着力打造“淮淠河生态廊道”“江淮运河生 见 稿 态廊道”,进行沿河生态建设、径流水系及河口湿地公园群 的建设。滨河(水)外围地区通过开展水环境治理、生态缓 意 冲带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湿地恢复与建设、生物多样 征 管理,提升河湖生态环境品质,推动实现“有河有水、有鱼 有草、人水和谐”。 稿 加强流域治理。全面构建由行政性制度体系、政策性制 度体系和法制性制度体系所组成的县、乡镇、村的三级“河 见 (湖)长”管理体系,通过河(湖)长制提升寿县环境治理 意 的行政级别,消除“多头治水”的弊病,以保护水资源、防 求 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采取一河 征 (湖)一策的治理方案。至 2035 年,重要河湖库渠水功能 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淠河水体整体上保持地表水 III 类 标准,各湖库富营养化水平持续降低。 稿 (二)加强重要湖泊湿地保护修复 见 加强瓦埠湖、安丰塘等大型湖泊湿地和小微湿地保护修 意 复,提升工业和灌溉用水自给率。加强瓦埠湖、入湖河流等 34 征 求 性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加强县域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和 求 稿 见 第五章 生态修复策略路径 稿 意 见 求 复;严格湿地用途监管,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 征 多样性。系统的开展水体修复、生态植被修复、动植物栖息 地修复、湿地生态景观修复。 巩固瓦埠湖治理成果,开展沿湖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见 稿 合理增加湿地面积,保护滨水鸟类栖息地。大力发展绿色、 有机农业,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截污治理工程,规 意 范渔业活动。充分发挥瓦埠湖对下游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 征 结合安丰塘省级水利风景区建设,修复安丰塘生态系统。 做好淠东干渠入安丰塘段沿线渠道保护,实行全面禁养,控 稿 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入塘。塘外侧 300~500m 区 域划定古塘生态保护区,结合村落、田园与景点的布置建立 意 (三)防治结合,遏制水土流失 见 起生态防护屏障。 求 预防策略:通过限制开发及禁止准入、规范管理、封育 征 保护与生态修复及辅助治理等措施。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 域进行超前整治,防止水土流失发生,尽量避免“先破坏, 后治理”。 稿 限制开发及禁止准入: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限制或禁 见 止措施,重点预防区生产建设活动限制或禁止以及提高水土流失防治 意 标准等措施。 35 征 求 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求 稿 见 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环湖湿地、安丰塘等自然湿地生态修 稿 意 见 求 地优先建设公益林;种植经济林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树种, 征 合理确定种植模式,并按照水土保持技术标准,采取保护表土层、降 低整地强度、修筑蓄排水系统、坡面植草、设置植物绿篱等防治水土 流失的措施;禁止采用全垦等不合理的整地种植方式;在 5°以上不 见 稿 足 25°的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和经济林、整地造林、抚育幼林、种 植中药材等的,应当按照相关技术标准,采取修建水平梯田、水平阶、 意 鱼鳞坑、保留原生植被带等蓄水保土水土保持措施;禁止顺坡种植。 求 征 封育保护与生态修复:封育保护、生态移民、25°以上坡耕地退 征 耕还林还草,以及新能源代燃料等措施。 辅助治理:局部水土流失区的林草植被建设、坡改梯、沟道治理、 稿 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置设施建设、人工湿地及其他面源污染控制等措 施。位于水库、湖泊、河道周边的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旅游景 见 点和村镇等区域,以小流域为单元,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入库(湖、 意 河)生物缓冲带。 求 治理策略:①针对坡耕地治理,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径 征 流排导、泥沙沉降等,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种植生态经济 林或水土保持林等。②针对坡式经济林地治理,修建水平阶 带状整地、种植植物篱拦挡、增加地面覆盖防护等。③针对 稿 存在强烈以上水土流失的残次林、荒草地,视情况采取以阔 见 叶树种为主的林木补植、择优选育等措施,开展水土保持林 意 建设;轻度、中度水土流失的残次林地,以封育保护为主, 求 稿 见 规范管理:林木采伐及抚育更新管理措施,在 25°以上的陡坡 36 稿 意 见 求 田(渔)还河(湖),禁止堤坡、河滩地开垦,加大面源污 征 染防治和沿河两岸、环湖周边生态防护林建设,维护河道及 输水廊道的水质安全,改善生态环境。⑤针对水土流失严重 的农田,采用改变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度、土壤抗蚀力等 见 稿 方法,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改良土壤、提高产量等目的。 (四)强化林业资源保护管理 意 严格实施用途管制,落实林地分级管理,切实保护现有 征 农用地,严格保护公益林地,实行公益林占补平衡,遏制林 地退化,加大对临时使用和灾毁林地修复力度,防止新造林 稿 地水土流失,控制林地抚育中除草剂的过量使用。全面提升 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借鉴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 见 济带生态廊道等先进经验,加强防护林建设、大力推进淮河 意 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提升国土绿化水平,大力推广 求 发展乡土树种,推进城乡绿化融合发展,加强森林城市(镇)、 征 森林村庄建设。因地制宜、分区施策,保持森林资源合理增 长。 第二节 农业空间生态修复策略路径 稿 (一)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地提质改造 见 实施“皖粮”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聚焦“田、土、 意 水、路、林、电、技、管”八个方面目标,因地制宜实施田 37 征 求 森林。严格限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其他 求 稿 见 同时采取补植林木等措施。④针对平原圩区,应逐步实施退 稿 意 见 求 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子工程,完善路、渠、桥、涵、闸等 征 配套设施。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 统筹推进。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 见 稿 动,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和中低产田改造治理区等为重点, 综合利用工程、生物、农艺和农机等措施,指导农业生产者 求 平。 (二)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征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病虫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 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 稿 回收等行动,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力度,加快乡镇生活污水处 见 理设施、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建设。控制并缩小农村面源污 求 (三)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意 染范围,改善和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征 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全 面治理脏乱差,实施“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开展美丽 宜居村庄和最美庭院创建活动,改善村容村貌。大力推进村 稿 庄绿化,开展增绿补绿工程。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见 率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实现所有乡镇政府驻地、美丽乡 意 村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 38 征 意 合理使用农药、肥料,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保护水 求 稿 见 块整治、农田地力提升、灌溉和排水改造、田间道路、农田 稿 意 见 求 (一)严格管控城镇污水排放 征 入河排污管控策略。开展地表水国(省)控断面入河湖 排污沟口溯源,实施入河湖排污沟口分类整治和在线监控能 力建设;建立入河湖污染源、排污沟口、地表水水质联动管 见 稿 理和整治销号制度。 工业污染源治理策略。推进工业园区重点排污企业废水 意 处理设施分类管控。严控敏感区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 征 实施寿县新桥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推进新桥国际产业园区 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加强特征污染物和难降 稿 解废水治理。 统筹推进城乡污水管网建设。实施新老城区雨污分流管 见 网建设,加快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控源截污与箱涵截污改造, 意 基本消除老城区、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管网空白区,建设寿 求 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推进乡镇和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 征 理设施建设。 (二)强化城区海绵城市建设 推进海绵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对降雨的吸纳、蓄渗、净 稿 化和缓释能力,构建良性水循环系统。明确主城区海绵城市 见 建设功能分区,实施雨水调蓄池、老旧管网更新改造、绿色 意 屋顶、渗透地面建造等工程。保留天然雨洪通道,在城市建 39 征 求 强化清洁生产审核、排污许可管理和重点水污染源在线监控; 求 稿 见 第三节 城镇空间生态修复策略路径 稿 意 见 设和更新中留白增绿,通过多样化的海绵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求 建设,扩展主城区滞蓄空间,提高城市内涝防御能力。探索 征 并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新模式,鼓励采用“口袋公园+生 求 意 见 稿 征 求 见 意 稿 见 稿 征 求 征 意 见 稿 态停车位”等多功能复合的空间开发建设新模式。 40 稿 意 见 征 (一)主要任务 求 第一节 山地森林保护提升区生态修复 提升森林质量,加强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在尊重自然、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前提下,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良种苗木, 见 稿 优化树种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和森林生态效益。根据低产低 效林现状和林地条件,因地制宜采区“补植补造、更替调整、 意 封山育林、抚育改造”等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和单位林地产 求 征 出。同时,不断加大森林抚育工程建设力度,重点加强对幼 征 林抚育管护,优化森林结构。 (二)重点工程 稿 专栏 7-1 山地森林保护提升重点工程 见 1、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包含松材线虫病治理工程、森林提质增效、封山育林、森林抚育 意 等项目。 求 实施内容: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森林质量,完善林分结构,保护八 建设时序:2023-2030 年。 征 公山及其他林地的环境减少人为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第二节 淮河沿线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修复 稿 (一)主要任务 见 加强行洪区环境治理,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洪水调蓄 意 功能,严格保护沿淮重要湿地和水系,重点推动淮河岸线整 求 稿 见 第六章 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41 稿 意 见 求 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开展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生 征 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粮食高产稳产。深入推进沿淮蓄 滞洪区和湿地的生态修复,提升沿淮湿地生态功能,改善水 禽栖息地生态环境并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 见 稿 (二)重点工程 专栏 7-2 淮河沿线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工程 意 1、沿淮行蓄洪区环境治理工程 求 征 包含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项目、安徽省淮河流域 征 一般行蓄洪区建设项目。 实施内容:疏浚支流主要排水河道,加固低洼地圩区堤防,新建、 稿 重建、扩建、更新改造排涝泵站,新建、重建、扩建、加固涵闸等建 见 筑物,实施部分排涝干沟、撇洪沟疏浚及桥梁工程,扩大沿淮行蓄洪 区等其他洼地主要排水河道的排涝能力。 意 建设时序:2024-2026 年。 求 2、重要河湖湿地修复工程 征 包含肖严湖治理项目、寿西截涝渠治理项目。 实施内容:实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植 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田间工程治 稿 理与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治理与生产利用相结合。目的在于控 见 制水土流失,湿地植被恢复,清淤疏浚,水系连通、改善生态环境。 意 建设时序:2023-2025 年。 求 稿 见 治,改善河湖连通性并修复破碎化的湿地景观格局。结合高 42 稿 意 见 求 包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涧沟镇)、农民城污水管网延伸项目 征 实施内容:新建城乡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有效处理城区的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 建设时序:2023-2035 年。 见 稿 4、土地综合整治 正阳关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程。 意 实施内容:包括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 求 征 建设时序:2023-2035 年。 征 5、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包含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畜禽粪污资源 稿 化利用、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 4 个项目. 见 实施内容: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 型农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农田排水调控、循环利用、坡耕地径流 意 拦截、生态净化;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培育粪肥利用“收、贮、 征 建设时序:2022-2035 年。 求 运”一体机制;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 第三节 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区生态修复 (一)主要任务 稿 重点围绕主城区生态功能的提升,开展城市绿地系统、 见 城内外河湖水系连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红线衔接,将自然引 意 入城市,完善城内外蓝绿生态网络,合理布局绿心、绿楔、 求 稿 见 3、污染防治能力提升 43 稿 意 见 求 绿色生态网络。保护和管控城镇生态空间,治理工业源污染, 征 结合城市规划,对河道配置护岸护堤林、建设生态河道、湿 地、园林绿地,强化对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经济开发区 建设等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建设 见 稿 品质内涵。 (二)重点工程 意 专栏 7-3 城镇人居环境重点工程 征 工程包含西护城河区域环境整治项目、新老城区绿化提升工程、 寿县瓦东干渠新桥片区水环境治理、东淝河流域(寿县县城段)城市 稿 生态绿廊水环境整治项目、污水提升泵站项目、茶庵镇镇区环境综合 见 治理项目共计 6 个项目。 实施内容: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河道整治、绿地系统建设。即 意 对现状河道清淤、疏浚贯通、场地地形重新整理、拆除部分低矮破旧 公园等。 建设时序:2023-2035 年。 征 求 建筑、沿线边坡驳岸治理;对老城区进行绿化改造,新建、改建空袋 2、危废处理工程 稿 工程包含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危废暂存中心建设项目、建筑垃圾 见 处理厂建设项目、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共计 3 个项目。 意 实施内容:建设废弃物、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对城市 44 征 求 1、城镇人居环境治理工程 求 稿 见 绿环、绿廊等城市结构性绿地,构建完整连贯、覆盖城乡的 稿 意 见 求 态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避免对生态和居民健康产生危害。 征 建设时序:2023-2030 年。 4、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包含东津圩防洪排涝渠整治项目、新桥水系综合治理目。 见 稿 实施内容:实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植 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田间工程治 意 理与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治理与生产利用相结合。目的在于控 求 征 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改善生态环境。 征 建设时序:2023-2027 年。 5、污染防治能力提升 稿 包含寿县新桥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寿县 见 紫金路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寿县九龙双桥拓展区至第二净水厂污水主 管网项目、新城区东津大道污水主管网建设项目、新城区宾阳大道污 意 水主管网建设项目、新建寿县新桥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项目、老垃圾 6、土地综合整治 征 建设时序:2023-2035 年 求 填埋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共计 6 个项目。 包含刘岗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程。 稿 实施内容: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 意 见 建设时序:2025-2035 年。 求 稿 见 建设和经济社会活动产生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将废弃物对环境生 45 稿 意 见 求 (一)主要任务 征 结合小流域治理、水环境整治、河湖生态修复和人居环 境提升等,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重点保护修复河湖生态 系统,维持河湖生态廊道功能。推进瓦埠湖湿地公园保护工 见 稿 作,提高湿地与周边水体的连通性,加强水生态修复治理, 保护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开展流域水环境整治,实施退耕 意 还湖,全面整治瓦埠湖岸线侵占,提高湖泊洪水调蓄能力。 征 源地规范化建设,重点加强土地整治和修复,加强流域内农 业面源污染治理,保障水源水质和饮水安全。 (一)重点工程 见 1、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 稿 专栏 7-4 中部洪水调蓄与水源涵养区重点工程 意 包含寿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瓦埠湖大桥桥头区环境综合治 求 理及风貌提升工程,农村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寿县陡涧河水环境综合 征 整治项目,寿县堰口镇、安丰塘镇水质提升项目共计 5 个项目。 实施内容:垃圾清理运转常态化。积极组织保洁公司继续进入各 村街,自然村庄放置垃圾桶,户户垃圾桶装化,保洁员责任网格化, 稿 完善垃圾转运机制建设,实现全村卫生保洁常态化。因地制宜开展污 见 水治理,可通过分散式或集中式处理。集中治理行政村周边沟塘、河 意 道及水环境。加大自然村庄整治及道路绿化、亮化、美化。 46 征 求 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瓦埠湖流域饮用水水 求 稿 见 第四节 中部洪水调蓄与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 稿 意 见 求 2、安丰塘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征 包含芍陂(安丰塘)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寿县洪小河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一期)I 标段。 实施内容:因地制宜实施重要河湖生态补水,提升河湖生态用水 见 稿 比例;加强河湖水系连通修复,推动建立河流与湖泊间的互济互调体 系,维持河湖生态系统完整性。建设生态护坡,进行堤岸加固、河道 意 清淤。 求 征 建设时序:2025-2035 年 征 3、瓦埠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水源涵养、自然湿地修复、水生态治理、湿地 稿 植被修复。 建设时序:2023-2025 年。 见 4、河流水系综合治理 意 包含梁家湖治理工程、淠河防洪治理工程、淠河寿县段河道治理 征 水系治理共计 6 个项目。 求 工程、寿县陡涧中心沟治理工程、中心沟下段治理、沿瓦埠湖生态渠 目的在于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全面规 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稿 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田间工程治理与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 见 合,治理与生产利用相结合。 意 建设时序:2023-2027 年。 求 稿 见 建设时序:2023-2025 年。 47 稿 意 见 求 包含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窖口镇、堰口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 征 点。 建设时序:2023-2030 年。 6、污染防治能力提升 见 稿 包含瓦埠街道居民分户雨污管网延伸分流建设项目、安丰塘镇生 活污水管网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瓦埠镇、安丰塘镇、堰口镇) 意 共计 3 个项目。 求 征 建设时序:2023-2035 年。 征 7、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包含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畜禽粪污资源 稿 化利用、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 4 个项目。 见 实施内容: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 意 型农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农田排水调控、循环利用、坡耕地径流 求 拦截、生态净化;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培育粪肥利用“收、贮、 建设时序:2022-2035 年。 征 运”一体机制;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 第五节 丘陵岗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修复 (一)主要任务 稿 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水源地综合治理、森林质量提升等 见 工程,恢复山体植被,提升江淮丘陵地区植被覆盖率,改善 意 储水能力,提高水土保持能力。结合小流域综合整治对水土 求 稿 见 5、土地综合整治 48 稿 意 见 求 与沟道治理相结合,田间工程治理与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 征 合,防治水土流失。 (二)重点工程 专栏 7-5 丘陵岗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点工程 见 稿 1、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包含金小堰治理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天河 意 治理(含南小河、东淝河西支、红旗沟、邵堰、三流堰)、万小河治 征 实施内容:实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植 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田间工程治 稿 理与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治理与生产利用相结合。目的在于控 见 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改善生态环境。 2、水源地综合治理 求 包含寿县饮用水源地综合治理项目。 意 建设时序:2023-2027 年。 征 实施内容:综合整治紧紧围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基础设施 建设和水生态防护等,确保在原有基础上高质量规范提升建设标准和 提升水生态防护能力。推进乡镇饮用水源地防护栏、水毁修复、生态 稿 隔离、监视监控和生态护坡等工程建设,着力解决乡镇饮用水源地存 见 在问题,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安全水、放心水。 意 建设时序:2023-2025 年。 49 征 求 理项目共计 5 个项目。 求 稿 见 流失较为严重区域,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 稿 意 见 求 包含茶庵镇街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隐贤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征 实施内容:对道路周边的卫生死角都进行了集中清理,拆除公路 沿线乱搭建的违法建(构)筑、非法设置和与周围环境不协调、造成视 觉污染的广告牌。对以拦河水闸、水坝、小河桥梁等周围水域的水面 见 稿 漂浮物进行了集中打捞,对河道进行了疏浚清淤,并且对河岸 1.5 米 以内阻碍行洪的林木、竹子进行了砍伐,解决了河道堵塞、河泥堆积、 意 杂草丛生、水质恶化等问题。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搭建、乱倾倒、 求 征 乱采挖等“三乱”行为进行了集中清理。 征 建设时序:2023-2035 年。 4、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稿 主要包括松材线虫病治理工程、森林提质增效、森林抚育、人工 见 造林,涉及的主要区域为张李乡、淠河沿线。 建设时序:2025-2035 年。 意 5、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求 包含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畜禽粪污资源 征 化利用、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 4 个项目。 实施内容: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 型农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农田排水调控、循环利用、坡耕地径流 稿 拦截、生态净化;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培育粪肥利用“收、贮、 见 运”一体机制;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 意 建设时序:2022-2035 年。 求 稿 见 3、城镇人居环境治理工程 50 稿 意 见 求 (一)主要任务 征 围绕“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道风景线”,坚持 保育结合、综合治理,系统推进江淮运河沿线丘陵岗地和荒 坡荒地造林,积极营造护堤护渠林、生态景观林和特色经济 见 稿 林,加快改造低产低效林,着力构建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 统,提升江淮运河沿线生态林地质量。同时,同步开展江淮 意 运河沿线污水治理、生态敏感区保护和修复等工作,加强江 征 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原地址、同面积、同质量原则, 推进临时用地复垦工程。 (二)重点工程 稿 专栏 7-6 江淮运河水系连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点工程 见 1、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意 包含瓦埠湖南部入湖口东淝河生态修复工程、重点湖泊水生态修 求 复与治理工程、主要河流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 征 实施内容:因地制宜实施重要河湖生态补水,提升河湖生态用水 比例;加强河湖水系连通修复,推动建立河流与湖泊间的互济互调体 系,维持河湖生态系统完整性。 稿 建设时序:2025-2030 年。 见 2、环境监测治理能力建设 意 包含瓦埠湖生态气象监测系统水上观测平台建设项目、瓦埠湖湖 51 征 求 淮运河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打造“生命桥”,整体提升廊道 求 稿 见 第六节 江淮运河水系连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修复 稿 意 见 求 实施内容:建立气象、生态自然资源等部门生态气象监测共建共 征 享机制,目的在于补齐防汛重点河流湖泊,以及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 易发多发地区的气象监测短板,提升暴雨、雷电等中小尺度强对流天 气的监测能力,为防灾减灾提供可靠数据支撑,提升气象综合监测服 见 稿 务能力。 建设时序:2023-2025 年。 意 3、生态廊道建设 征 实施内容:沿淮河、江淮运河两边 15km 范围绿化,植树造林改 善淮河、江淮运河沿线自然环境,提升水土保持能力,提高生物多样 稿 性。 建设时序:2025-2035 年。 意 包括江淮运河临时用地复垦项目。 见 4、土地综合整治 复土壤环境 建设时序:2025-2035 年。 征 求 实施内容:对江淮运河沿线的临时用地进行土地平整、复垦,恢 5、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程 稿 实施内容:在江淮运河流域范围,进行湿地管护、水产种质资源 见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保持运河范围物种多样性。 意 建设时序:2025-2035 年。 52 征 求 包含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项目。 求 稿 见 泊湿地生态气象监测项目。 稿 意 见 求 第一节 测算依据 征 政策规范依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关 于印发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专项资金管理方法的通知》 (财建〔2016〕876 号)、《基本建设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 见 稿 81 号)、《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 号)、《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 号)、 意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林规法〔2016〕58 号)、 复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3〕80 号)、《重点区 征 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改农经 稿 规〔2021〕1L28 号)、《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关于规 范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的通知》(中价协〔2012〕3S 号)等 见 参考国家已实施的其他生态建设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 意 第二节 测算方法 求 投资估算主要依据两方面内容:一是根据现有规划面积 征 估算的工程量,按国家相关工程建设费用标准估算;二是根 据当地已完成的相类似典型项目的综合单价,结合本工程配 套设施工程量、工程难易程度与已知类似项目相比较,选取 稿 综合系数进行投资估算。本规划工程测算主要依据寿县各部 见 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估算标准,参考在建工程、当前物 意 价水平、本地施工实际等多种情况,根据重点工程项目布局 53 征 求 《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矿山地质环境恢 求 稿 见 第七章 投资估算 稿 意 见 求 析测算,结合寿县各部门“十四五”发展规划资金规划,近 征 期(截至 2025 年)规划生态修复项目 36 项,预计投资 685485 元。 表 8.1 近期项目投资测算表 投资估算(万元) 2122 淮河沿线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工程 147100 寿县城镇人居环境重点工程 中部洪水调蓄与水源涵养区重点工程 丘陵岗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点工 程 218072 213992 江淮运河水系连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点工 程 28200 征 见 稿 重点工程 山地森林保护提升重点工程 685486 合计 稿 见 采取政府投入引导和市场投入相结合,中央和地方多层 次多渠道筹措资金相结合,现有投资渠道与新开专项相结合, 意 合理划分支出责任,确保重点任务落地实施。 求 1.中央和省级资金投入 征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生态修复专项资金,在安排国家自 然保护地、水土流失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综合整治 等重点工程补助资金时,给予寿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以适当 稿 倾斜。 见 2.地方投入 意 按照有关规定,把寿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 54 征 求 意 76000 第三节 资金来源 求 稿 见 的建设内容、修复措施和工程量等进行投资测算。经综合分 稿 意 见 求 入地方财政预算,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加强水利、林业、生 征 态环境等相关资金的整合,统筹地方政府投资,加大对生态 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项目的支持力度。 3.金融支持 见 稿 积极争取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以及各地通过特许经营 等 PPP 模式推动生态保护修复。支持利用外资和国外优惠贷 意 款、项目资金等渠道开展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征 按照“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资源整合”的 要求,构建“谁投资、谁受益”“谁修复、谁受益”的生态 稿 保护修复市场化机制,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投资环境, 建立持续回报和合理退出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 见 态保护与修复。如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 意 见 稿 征 求 意 鼓励企业通过自主投资、与政府合作、公益参与等模式参与。 55 征 求 4.社会资金 求 稿 见 程项目纳入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工程建设资金列 稿 意 见 求 第一节 生态效益 征 提升寿县生态系统安全保障。通过实施寿县国土空间生 态修复规划,将构建“三核三廊,一网多节点”生态保护修 复格局,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全县生态保护红线 见 稿 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 5.86%,2035 年森林覆盖率预计达到 10.5%,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达 4.34%,淮河、江淮运河生态 意 廊道逐步建立,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同时 征 过生态廊道串联各类生态源地,构建县域生态骨架,将进一 步提升区域生态安全水平。 稿 第二节 经济效益 通过建设防洪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森林质量提升工 见 程,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水质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 意 将不断提升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进而起到拉动经济发展的 求 作用,直接推动区域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作用,尤其是与生态 征 环境保护相关的产业发展。同时通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耕 地资源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了耕 地产出效益,农副产品收益和农村人居收入显著增加。促进 稿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助于乡村振兴,促进新型城镇 见 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促进林果业、畜牧业、农副产品商贸 意 流通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拉动内需,促进就 56 征 求 将提升流域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通 求 稿 见 第八章 效益评估 稿 意 见 业和劳动收入的提高。 求 第三节 社会效益 征 通过实施生态修复规划,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 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 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见 稿 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通过实施生态修复规划,全面提升寿县生态环境质量, 意 为居民营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促 征 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和经济高 求 意 见 稿 征 求 见 意 稿 见 稿 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可观的社会效益。 57 征 求 进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和 稿 意 见 求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 征 成立寿县领导工作小组,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县自然资 源和规划局组织协调,县水利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分局等 各单位和各乡镇同时参与,围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目 见 稿 标任务,统筹谋划,强化合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 生态修复规划中的重大工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共同落 意 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政府发挥 求 征 主导作用,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统筹安排各个部门协 征 同合作。 生态修复作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 稿 织领导,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县政府要把生态修复列入重要 议事日程,各级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进一步细化规划任 见 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实施方案,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 意 “三到位”。 求 第二节 建立政策体系 征 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相关法规体系和政策框架体系; 完善发展生态产业、推进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等方面的 相关制度措施;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和 稿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从严管控岸 见 线开发、河段利用、区域开发和产业发展。健全企业排污许 意 可、环境信用评价、违规企业信息强制性披露等制度;定期 求 稿 见 第九章 保障机制 58 稿 意 见 求 第三节 加大科技支撑 征 按国土空间“一张图”相关要求构建数据库,建设整治 与修复一张图,集成规划管理、项目管理、动态监测预警、 综合评价、信息共享、移动巡查等应用模块,实现全类全程 见 稿 数字化、评价分析智能化、过程管控精细化、监测预警实时 化。充分将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环境监测系统、5G、物联 意 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运用到生态修复规划实施中,构建覆 征 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推动生态修复进入智能时代。 第四节 强化资金保障 稿 积极争取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和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建立上下联动的资金保障体系,确保财政资金投入与生态保 见 护修复目标任务相适应。整合优化支持政策,发挥政策导向 意 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引导多元化资金 求 投入,同时,压实责任主体修复工作,坚持“谁破坏、谁修 征 复”的刚性约束,责令企业依法履行修复义务,承担修复或 赔偿责任。 第五节 严格评估监管 稿 建立寿县生态保护的生态指标体系,通过不断提升节能 见 环保门槛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意 完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发展标准,对绿色发展和服务活动的 59 征 求 盖全域、多时态的生态修复“智能哨兵系统”和多指标天- 求 稿 见 曝光违反负面清单管理的企业。 稿 意 见 求 的完成。针对不同的功能区域定位,分类建立区域评价指标 征 体系,优化考核评价标准,考核结果纳入党政考核目标。完 善干部考核评价任用环境责任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 资产、环境责任的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对造成严重污染环 见 稿 境、严重破坏生态的实行终身追责。 第六节 鼓励公众参与 意 加强对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各级 征 力推行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积极发动、组织引导人民群众 参与生态修复工作。涉及群众利益的规划、决策和项目,应 稿 充分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公开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 件;健全举报制度,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 见 络平台作用。限期办理群众举报投诉的环境问题,奖励查实 意 的环境问题举报人;通过公开听证、网络征集等形式,积极 意 见 稿 征 求 推行环境公益诉讼。 60 征 求 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生态理念和环境意识。加强消费引导,大 求 稿 见 风险和效果开展评估。加强监督检查,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 稿 意 见 附表 面积 (单位:公顷) 占面积比例 (%) 耕地 194710.31 66.04% 园地 1447.56 0.49% 见 稿 征 求 附表 1 2021 年寿县国土空间土地利用现状表 林地 8931.21 3.03% 草地 275.53 0.09% 城镇建设用地 4872.99 1.65% 村庄建设用地 24926.29 8.45%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4237.03 1.44% 其它建设用地 518.05 0.18% 湿地 983.69 0.33% 陆地水域 48499.67 地类 意 农用地 稿 见 16.45% 其他土地 5433.39 1.84% 总计 294835.72 100% 求 见 稿 建设用地 意 征 求 意 见 稿 征 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为三调数据中交通运输及水工建筑用地分类;其他建 设用地为采矿用地及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湿地统计面积为内陆滩涂。 61 征 求 城乡建设用地 基期年 近期 (2025 年) 远期 (2035 年) 指标属性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公顷 17283 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 约束性 林地保有量 公顷 8931 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 10.30% 10.50% 10.50% 约束性 湿地面积 公顷 984 15601 30173 约束性 自然保护地占比 % 0.59% 4.34% 4.34% 约束性 求 单位 自然恢复治理面积 公顷 194331 191960 191960 约束性 公顷 / / / 预期性 51.42 / / 预期性 / / 预期性 / 165 330 预期性 / / / 预期性 意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 公顷 积 公顷 求 退化湿地修复面积 公顷 / / / 预期性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公顷 / 120 3170 预期性 重要生态廊道修复或 公顷 新增建设面积 / 5458 / 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 公顷 109913 134933 见 预期性 142933 预期性 森林质量提升面积 公顷 5600 9563 / 预期性 生 态 提 升 城镇开发边界内人均 公园绿地面积 类 ㎡ 11.42 预期性 城区公园绿地、广场 步行 5 分钟覆盖率 % 26.83% 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 预期性 意 稿 退化耕地修复面积 求 征 河湖岸线生态修复长 千米 度 生态修复 类 生态退耕面积 公顷 征 耕地保有量 征 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 意 见 稿 注:湿地面积基期年数据来源于三调数据,近期及远期年包含了河流水域。 求 稿 见 意 见 稿 保护目标 类 指标名称 见 稿 指标类型 征 表 2 规划指标一览表 62 征 9106 81872 窖口镇、堰口镇、刘岗镇、正阳关镇、双桥镇、迎河镇、张 李乡、寿西湖农场 40356 陶店回族乡、保义镇、板桥镇、安丰塘镇、安丰塘 5 水生态水环境修复重点区域 / 淮河(寿县段)沿线、江淮运河(寿县段)水域 1 公里范围 /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40919 瓦埠镇、双庙集镇、小甸镇、大顺镇 4 38567 隐贤镇、安丰镇、茶庵镇、三觉镇 4 求 征 征 稿 意 见 求 意 见 林地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征 稿 水源涵养功能重点区域 求 寿春镇、炎刘镇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区域 求 / 安徽淮南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瓦埠湖省级湿地自然公园 12835 城镇人居环境重点区域 征 涉及乡镇个数(个) 意 见 自然保护地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分布范围 稿 面积(公顷) 意 见 重点区域 稿 表 3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区域表 63 2 8 征 征 沿淮行蓄 洪区环境 治理工程 安徽省沿淮行蓄 洪区等其他洼地 治理项目 沿淮行蓄 洪区寿县 段 新建梁家湖、隐贤排涝泵站,时淠排涝干沟整治等 意 见 64 所属领域或部 门 意 见 / 求 淮河 沿线 洪水 求 森林抚育 采取割灌除草、病虫害防治、修枝间伐等措施,改善林分 质量,提高森林效益。 稿 / 采取砍灌除杂、补植补造等封育措施,改善林分质量,提 高森林覆盖率 征 求 5 / 采取修枝间伐、割灌除草、病虫害防治、补植补造等措施, 提高森林质量。 封山育林 意 见 4 时序安排 / 森林提质增效 林地质量 提升工程 重点任务 设立固定监测站,购置影像数据智能管理设备,每年开展 2 次全覆盖监测。对死亡(病死、其他原因致死)松树清理 2021-2025 征 求 山地 森林 保护 提升 重点 工程 稿 3 实施区域 松材线虫病治理 工程 1 2 项目名称 稿 重点项目 意 见 重点 工程 征 序 号 稿 表 4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安排表 县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林业 局) 2021-2025 县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林业 局) 2021-2025 县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林业 局) 2021-2025 县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林业 局) 2021-2025 县水利局 征 2021-2025 河道综合治理 寿西截涝渠治理 项目 寿县(寿 西) 河道综合治理 乡镇污水处理厂 建设(涧沟镇) 涧沟镇 农民城污水管网 延伸项目 正阳关镇全域土 地综合整治试点 工程 2021-2025 县水利局 2021-2025 县水利局 新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 2026-203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涧沟镇 新建污水毛细支管,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程度,提高污水收 集率的同时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 2026-203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正阳关镇 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 2021-2025 正阳关镇 求 征 意 见 求 征 11 土地综合 整治 县水利局 求 正阳关、迎 肖严湖治理项目 河、丰庄、 板桥镇 污染防治 能力提升 10 稿 排涝泵站、干渠、堤坝等建设 征 重要河湖 湿地修复 工程 意 见 调蓄 与生 物多 样性 重点 工程 所属领域或部 门 意 见 沿淮行蓄 洪区寿县 段 时序安排 稿 安徽省淮河流域 一般行蓄洪区建 设项目 重点任务 稿 9 实施区域 意 见 8 项目名称 求 7 重点项目 征 6 重点 工程 稿 序 号 65 征 项目名称 实施区域 重点任务 时序安排 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 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2022-2035 征 求 17 寿县 城镇 人居 环境 重点 工程 城镇人居 环境治理 工程 寿县 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培育粪肥利用“收、贮、运”一 体机制;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 农膜农药包装废 弃物回收利用 西护城河区域环 境整治项目 2022-2035 县农业农村局 局 寿县 组织 1 个农田地膜残留国控监测点、3 个农田地膜残留省控 监测点监测;推广一膜多用、行间覆盖、适时揭膜等技术;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与可再生资源、垃圾处理、农资销 售体系等相结合 2022-2035 县农业农村局 局 寿县 现状河道清淤、疏浚贯通、场地地形重新整理、沿线边坡 驳岸治理、配套建设、整理相关水体 2026-2035 县水利局 新老城区绿化提 升工程 寿春镇 1.对古城区四条大街行道树进行补植、棋盘街色带补植;寿 春公园周边绿化提升;补植品质树种,增加绿量,提升公 园品味;新城区所有道路绿化全部提升改造工作 2026-203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稿 畜禽粪污资源化 利用 意 见 16 县农业农村局 局 求 意 见 稿 15 2022-2035 征 14 农田排水调控、循环利用、坡耕地径流拦截、生态净化, 减少氮磷流失 征 农业面源 污染综合 治理 寿县 县农业农村局 求 农田面源污染综 合防治 寿县 征 13 意 见 农药化肥减量增 效 求 12 所属领域或部 门 稿 重点项目 意 见 重点 工程 稿 序 号 66 征 项目名称 实施区域 重点任务 时序安排 新桥片区干渠、小水库等水环境治理 2026-2035 21 县水利局 求 20 寿春镇 水系水质提升、周边片区截污、水系景观外环境打造,水 系沟通等 污水提升泵站项 目 寿春镇 / 寿县新桥国际产 业园危废暂存中 心建设项目 新桥产业 园 建筑垃圾处理厂 建设项目 餐厨垃圾处理厂 建设项目 征 意 见 19 东淝河流域(寿 县县城段)城市 生态绿廊水环境 整治项目 求 18 寿县瓦东干渠新 炎刘镇、刘 桥片区水环境治 岗镇 理 所属领域或部 门 稿 重点项目 意 见 重点 工程 稿 序 号 县水利局 2026-2035 县水利局 / 2026-203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 2023 年实施项目前期工作、开工;2024 年完成土建工程部 分施工等 2021-202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 2023 年实施项目前期工作、开工;2024 年完成土建工程部 分施工等 2021-202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征 求 23 稿 意 见 危废处理 工程 求 22 征 意 见 稿 征 2026-2035 67 征 项目名称 实施区域 重点任务 时序安排 植被恢复、岸线整治,河道清淤等 2021-2025 求 县水利局 2026-2035 县水利局 炎刘镇 格栅及进水泵房、曝气池、AAO 生化池、二沉池、消毒间、 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污泥浓缩及脱水间等;配套管网和 提升泵站建设、给水、排水、通风、道路、绿化等。工程 处理规模为 1 万 m3/d 2021-202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寿县紫金路污水 管网建设项目 寿春镇 新建紫金路污水管网,分二期进行建设,一期建设由大顺 路与紫金路交口新建一条污水主管网接至众兴路,全长 849 米,设有污水检查井 18 座,将沿线各排水小区、排水户接 入新建管网。二期建设由通淝路至定湖大道段污水管网, 全长 2676 米,其他还包括配套各规格混凝土污水检查井 45 座,顶管工作及接收井各 1 座,倒虹吸井 2 座。 2026-203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寿县九龙双桥拓 展区至第二净水 厂污水主管网项 目 寿春镇 建设污水毛细支管,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程度,提高污水收 集率 2026-203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炎刘镇 污染治理、植被恢复、岸线整治,河道清淤等 征 新桥污水处理厂 扩建工程 征 求 28 意 见 求 征 污染防治 能力提升 意 见 27 稿 稿 26 征 新桥水系综合治 理目 25 意 见 水土流失 治理工程 寿春镇 求 东津圩防洪排涝 渠整治项目 24 所属领域或部 门 稿 重点项目 意 见 重点 工程 稿 序 号 68 征 项目名称 实施区域 重点任务 时序安排 建设污水毛细支管,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程度,提高污水收 集率 2026-2035 建设污水毛细支管,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程度,提高污水收 集率 老垃圾填埋场环 境综合整治工程 项目 寿春镇 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寿县老垃圾填埋场,拟采用“筛分+资 源化利用”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垃 圾开挖工程、垃圾筛分工程、筛分产物利用、垃圾转运工 程、场地恢复等 刘岗镇全域土地 综合整治试点工 程 2021-202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刘岗镇 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 2021-2025 县自然资源和 规划 征 求 寿县农村环境综 合整治项目 寿县 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村庄美化 2026-2035 县农业农村局 34 农村人居 环境治理 工程 瓦埠湖大桥桥头 区环境综合治理 及风貌提升工程 瓦埠湖大 桥桥头区 生活垃圾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治理、街道美化 2026-203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稿 意 见 33 中部 洪水 调蓄 与水 源涵 养区 重点 求 意 见 稿 32 求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征 土地综合 整治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2026-2035 征 寿春镇 征 31 意 见 30 新城区宾阳大道 污水主管网建设 项目 寿春镇 求 29 新城区东津大道 污水主管网建设 项目 所属领域或部 门 稿 重点项目 意 见 重点 工程 稿 序 号 69 征 寿县陡涧河水环 堰口镇、安 境综合整治项目 丰塘镇 37 寿县堰口镇、安 堰口镇、安 丰塘镇水质提升 丰塘镇 项目 38 芍陂(安丰塘) 生态保护与修复 项目 寿县 寿县洪小河生态 环境综合治理 (一期)I 标段 瓦埠湖水生态修 复与治理项目 点源、面源污染控制,生活污水管网建设 2021-2025 求 瓦埠湖生 态保护修 复工程 所属领域或部 门 县生态环境分 局 2026-2035 县生态环境分 局 2026-2035 县生态环境分 局 污染治理、植被恢复、水质提升 2026-2035 县生态环境分 局 洪小河 污染治理、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生物多样性提升 2026-2035 县水利局 瓦埠湖 水系连通、水源保障,点源、面源污染控制,自然湿地修 复 2026-2035 县生态环境分 局 水系连通、水源保障,点源、面源污染控制 意 见 稿 流域点源、面源污染控制,现状河道清淤、疏浚贯通、沿 线边坡驳岸治理、 求 征 稿 安丰塘生 态保护与 修复工程 意 见 求 寿县 求 36 40 时序安排 征 35 寿县瓦埠湖流域 农村生活污水治 理项目 39 重点任务 稿 实施区域 征 工程 征 项目名称 意 见 重点项目 稿 重点 工程 意 见 序 号 70 征 项目名称 实施区域 重点任务 时序安排 湖泊综合治理 2021-2025 43 淠河寿县段河道 治理工程 河道综合治理 46 河道综合治理 安丰塘镇、 中心沟下段治理 堰口镇、窑 口镇 河道治理 36km,护坡护岸、重建跨河穿堤工程等 沿瓦埠湖生态渠 水系治理 寿县 求 意 见 寿县陡涧中心沟 堰口镇、安 治理工程 丰塘镇 征 稿 意 见 征 求 45 稿 寿县 河流水系 综合治理 44 2021-2025 县水利局 2021-2025 县水利局 2021-2025 县水利局 2021-2025 县水利局 2021-2025 县水利局 征 现状河道清淤、疏浚贯通、场地地形重新整理、沿线边坡 驳岸治理、防洪配套建设 征 淠河防洪治理工 隐贤镇、张 程 李乡 县水利局 求 意 见 42 求 41 安丰镇、隐 梁家湖治理工程 贤镇,张李 乡 所属领域或部 门 稿 重点项目 意 见 重点 工程 稿 序 号 河道清淤、疏浚贯通、场地地形重新整理、沿线边坡驳岸 治理 71 征 项目名称 实施区域 重点任务 时序安排 完善路、渠、桥、涵、闸等配套设施。将农田水利“最后 一公里”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推进。到 2025 年,新增 建设高标准农田 30.6 万亩,改造提升 12 万亩。 2021-2025 窑口镇 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 求 县农业农村局 2026-2035 县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 2026-2035 县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 堰口镇 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 50 瓦埠街道居民分 户雨污管网延伸 分流建设项目 瓦埠街道 新建污水毛细支管,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程度,提高污水收 集率的同时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 2026-203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安丰塘镇生活污 水管网铺设 安丰塘镇 铺设镇区污水管网 2026-203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2021-202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意 见 求 乡镇污水处理厂 瓦埠镇、安 建设(瓦埠镇、 丰塘镇、堰 安丰塘镇、堰口 口镇 镇) 征 意 见 求 52 污染防治 能力提升 稿 堰口镇全域土地 综合整治试点 稿 49 51 征 窖口乡全域土地 综合整治试点 征 土地综合 整治 寿县 征 48 意 见 47 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 项目 所属领域或部 门 稿 重点项目 意 见 重点 工程 稿 序 号 新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 72 征 项目名称 实施区域 重点任务 时序安排 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 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2022-2035 征 求 60 水土流失 治理工程 农膜农药包装废 弃物回收利用 2022-2035 县农业农村局 寿县 组织 1 个农田地膜残留国控监测点、3 个农田地膜残留省控 监测点监测;推广一膜多用、行间覆盖、适时揭膜等技术;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与可再生资源、垃圾处理、农资销 售体系等相结合 2022-2035 县农业农村局 金小堰治理项目 炎刘、双庙 集镇 河道综合治理 2021-2025 县水利局 水土保持生态清 洁小流域治理项 目 寿县 2021-2025 县水利局 稿 畜禽粪污资源化 利用 意 见 59 丘陵 岗地 水源 涵养 与生 物多 样性 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培育粪肥利用“收、贮、运”一 体机制;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 县农业农村局 求 意 见 稿 56 寿县 2022-2035 征 55 农田排水调控、循环利用、坡耕地径流拦截、生态净化, 减少氮磷流失 征 农业面源 农业面源 污染综合 治理 寿县 县农业农村局 求 农田面源污染综 合防治 寿县 征 54 意 见 农药化肥减量增 效 求 53 所属领域或部 门 稿 重点项目 意 见 重点 工程 稿 序 号 污染治理、植被恢复、岸线整治,河道清淤等 73 征 天河治理(含南 小河、东淝河西 炎刘镇、三 支、红旗沟、邵 觉镇 堰、三流堰) 时序安排 南小河、东淝河西支流、红旗沟、邵堰、三流堰排水渠治 理,河道疏浚,重建配套建筑物等 2021-2025 万小河治理项目 63 征 62 河道综合治理 茶庵镇胜利渠小 流域整治 茶庵镇 河道清淤、疏浚贯通、场地地形重新整理、沿线边坡驳岸 治理 寿县饮用水源地 综合治理项目 / 县水利局 2021-2025 县水利局 2021-2025 县水利局 2026-2035 县水利局 2021-2025 县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林业 局) 2021-2025 县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林业 局) 征 求 66 / 采取修枝间伐、割灌除草、病虫害防治、补植补造等措施, 提高森林质量。 林地质量 提升 森林提质增效 意 见 / 设立固定监测站,购置影像数据智能管理设备,每年开展 2 次全覆盖监测。对死亡(病死、其他原因致死)松树清理 求 65 松材线虫病治理 工程 征 稿 水源地综 合治理 意 见 64 稿 征 小甸镇 所属领域或部 门 稿 重点任务 意 见 实施区域 求 项目名称 稿 61 保护 区重 点工 程 重点项目 意 见 重点 工程 求 序 号 74 征 项目名称 实施区域 重点任务 时序安排 / / 充分利用荒滩、荒地、路旁、渠旁、库旁、村庄等非耕地, 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做能栽尽栽,能绿尽绿,进一步提升 全县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 2021-2025 县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林业 局) 2021-202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求 2021-2025 征 求 森林抚育 县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林业 局) 采取割灌除草、病虫害防治、修枝间伐等措施,改善林分 质量,提高森林效益。 69 隐贤镇污水处理 厂建设 隐贤镇 新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 茶庵镇街区环境 综合治理项目 茶庵镇街 区 垃圾清理、植被恢复、污水管网建设等 2026-2035 县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 农药化肥减量增 效 寿县 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 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2022-2035 县农业农村局 农田面源污染综 合防治 寿县 农田排水调控、循环利用、坡耕地径流拦截、生态净化, 减少氮磷流失 2022-2035 县农业农村局 求 72 农业面源 污染综合 治理 意 见 求 71 征 意 见 稿 城镇人居 环境治理 工程 稿 人工造林 征 68 70 征 意 见 67 所属领域或部 门 稿 重点项目 意 见 重点 工程 稿 序 号 75 征 项目名称 实施区域 重点任务 时序安排 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培育粪肥利用“收、贮、运”一 体机制;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 2022-2035 县农业农村局 求 寿县 县农业农村局 2021-2025 县水利局 寿县境内 瓦埠湖南 部东淝河 区域 重要河湖湿地修复 重点湖泊水生态 修复与治理工程 寿县 污染治理、植被恢复、水环境保护 2026-2035 县水利局 主要河流水生态 修复与治理工程 / 污染治理、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生物多样性提升 2026-2035 县水利局 瓦埠湖生态气象 监测系统水上观 测平台建设项目 / / 2026-2035 县水利局 求 78 环境监测 治理能力 建设 意 见 77 征 稿 水生态保 护与修复 工程 意 见 江淮 运河 水系 连通 和生 物多 样性 保护 区重 点工 程 稿 75 瓦埠湖南部入湖 口东淝河生态修 复工程 征 农膜农药包装废 弃物回收利用 求 征 2022-2035 求 寿县 组织 1 个农田地膜残留国控监测点、3 个农田地膜残留省控 监测点监测;推广一膜多用、行间覆盖、适时揭膜等技术;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与可再生资源、垃圾处理、农资销 售体系等相结合 74 76 征 意 见 畜禽粪污资源化 利用 73 所属领域或部 门 稿 重点项目 意 见 重点 工程 稿 序 号 76 征 项目名称 实施区域 重点任务 时序安排 / / 2026-2035 江淮运河 沿线 沿淮河江淮运河两边 15 公里范围绿化 江淮运河临时用 地复垦工程 / 弃土场、排泥区、施工导流、临时堆土区、施工道路建设 82 水生生物 资源保护 工程 水生生物资源保 护工程 / 湿地管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 意 见 求 意 见 征 77 县水利局 求 土地综合 整治 征 81 稿 淮河江淮运河生 态廊道建设项目 征 生态廊道 建设 稿 80 求 征 意 见 79 求 瓦埠湖湖泊湿地 生态气象监测项 目 所属领域或部 门 稿 重点项目 意 见 重点 工程 稿 序 号 2026-2035 县水利局 2026-2035 县自然资源规 划局、水利局 2026-2035 县生态环境分 局 征 4 5 项目名称 资金来源 200 各级财政资金 6000 各级财政资金 封山育林 133.3 各级财政资金 森林抚育 448 各级财政资金 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项目 38.17 各级财政资金 12400 / 各级财政资金 松材线虫病治理工程 森林质量提升工 程 森林提质增效 投资(万元) 122.4 2000 / 36100 肖严湖治理项目 80 各级财政资金 10000 8 重要河湖湿地修 复工程 寿西截涝渠治理项目 20 各级财政资金 15000 9 土地综合整治 正阳关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程 6133.33 各级财政资金 73600 建筑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 / 各级财政资金 8500 / 各级财政资金 4000 12 各级财政资金 2500 4 各级财政资金 10244 5.4 各级财政资金 1400 8 各级财政资金 4927.82 13 求 14 15 意 见 水土流失治理工 程 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 东津圩防洪排涝渠整治项目 新桥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污染防治能力提 升 寿县紫金路污水管网建设项目 求 意 见 12 危废处理工程 征 11 淮河沿线洪 水调蓄与生 物多样性重 点工程 稿 10 安徽省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区建设项目 征 7 求 征 / 稿 沿淮行蓄洪区环 境治理工程 6 征 项目规模(公 顷) 意 见 3 山地森林保 护提升重点 工程 重点项目 求 2 重点工程 稿 1 投入情况 意 见 序 号 老垃圾填埋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78 稿 表 5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近期重点工程投资估算情况一览表 征 重点项目 土地综合整治 刘岗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程 17 农村人居环境治 理工程 寿县瓦埠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项目规模(公 顷) 资金来源 投资(万元) 15817.12 各级财政资金 186500 0.206 各级财政资金 75 各级财政资金 19 淠河防洪治理工程 15 各级财政资金 淠河寿县段河道治理工程 200 各级财政资金 3000 寿县陡涧中心沟治理工程 66.66 各级财政资金 6000 中心沟下段治理 60 各级财政资金 13000 沿瓦埠湖生态渠水系治理 300 各级财政资金 12000 41400 各级财政资金 122180 / 各级财政资金 34160 30 各级财政资金 12000 30 各级财政资金 2000 天河治理(含南小河、东淝河西支、红旗沟、邵堰、三流堰) 260 各级财政资金 50000 万小河治理项目 45 各级财政资金 12000 / 各级财政资金 / / 各级财政资金 / 22 河流水系综合治 理 征 21 中部洪水调 蓄与水源涵 养区重点工 程 2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5 污染防治能力提 升 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瓦埠镇、安丰塘镇、堰口镇) 28 求 29 丘陵岗地水 源涵养与生 物多样性保 护区重点工 程 水土流失治理工 程 30 31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 茶庵镇胜利渠小流域整治 森林质量提升 求 意 见 27 金小堰治理项目 征 26 意 见 土地综合整治 稿 24 松材线虫病治理工程 79 10000 求 梁家湖治理工程 求 18 征 3651.92 稿 意 见 稿 16 20 征 项目名称 稿 重点工程 投入情况 意 见 序 号 10000 征 重点工程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投入情况 项目规模(公 顷) 资金来源 投资(万元) / 各级财政资金 / 33 森林抚育 / 各级财政资金 / 34 人工造林 14.1 各级财政资金 35 各级财政资金 土地综合整治 江淮运河临时用地复垦工程 / 各级财政资金 稿 意 见 征 求 稿 意 见 求 征 80 / 5875.1 征 求 瓦埠湖南部入湖口东淝河生态修复工程 意 见 水生态保护与修 复工程 征 36 江淮运河水 系连通和生 物多样性保 护区重点工 程 求 35 意 见 森林提质增效 稿 32 稿 序 号 22324.5

相关文章